中國藝術品

歷久彌珍:淺談中國陶瓷

Sotheby's

生於亂世的創意工藝

繁榮昌盛的漢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及唐代(公元618-907年)之間的四百年動盪不安,然而創意層出。越窰位於浙江紹興,興盛於晉代(265-420年),以青瓷著名,釉色青綠如玉,而器形及紋飾則不拘定式。

晉 越窰青釉雙繫雞首壺
估價: 40,000-60,000港元

絲綢之路與唐三彩器

唐 灰陶加彩俑
估價: 30,000-40,000港元

唐代(公元618-907年)國力鼎盛、經濟發展蓬勃、與外國交流頻繁,文藝發展長足。唐代前半葉期間,社會富裕階層對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藝匠為了迎合其喜好,積極創新,技藝精進。而首都長安則透過絲綢之路與西亞通商日漸頻繁,藝匠因而接觸各種風格及技巧,並迅速吸收為己用,創造當時獨特的美學風潮。三彩器以富麗華美見稱,反映藝匠精益求精的創意。三彩器豐富多變,啟發多數自外來的金屬器、琉璃器物、布料及其他奇珍,唐代藝匠參考其圖案及設計概念,再加以發揮新創。

簡約靈逸的宋瓷

宋代(960-1279年)瓷器美學風格簡約秀雅,深富現代感。主要類別包括汝、官、哥、鈞、定五窰,獲後人推崇為宋代五大窰。汝窰器近千年來地位崇高,極其珍罕,自1940年起僅有七件曾經現身拍賣會,2017年10月,一件御瓷汝官窰更以2億9430萬港元成交價創下拍賣紀錄。汝官窰造於河南汝州,為北宋末年宮廷專屬,千年以來,一器難求,極甚玄奥。當然,不是所有宋代瓷器都以億元計,蘇富比拍賣每年都有各式釉料、紋飾及器型配搭獨特的宋代瓷器供一眾藏家選購。

由左至右

宋 霍州白釉豆
估價: 200,000-300,000港元

北宋 鈞窰天藍釉折沿盤
估價: 250,000-300,000港元

北宋至金 鈞窰月白釉紫斑盌
估價: 150,000-200,000港元

遠送外邦的元代青花

元朝(1271-1368年)期間,江西景德鎮的青花瓷成就卓著,奠定其作為瓷器重鎮的地位。元代青花瓷所用的鈷藍料提煉自波斯鈷礦,而伊斯蘭金屬器對元代青花的最初發展深具影響,景德鎮瓷匠按外國美學風格加以發揮,創成獨特的傳世珍瓷。尺寸龐大的青花瓷器,是此朝最具特色的出品,曾外銷至亞洲各地,廣受青睞,遠至中東各地,亦喜用之於宴客盛會。

元 青花蓮塘鷺鷥紋匜
估價: 350,000-450,000港元

明朝:獨當一面的中華瓷器

綜觀歷代各朝,明朝(1368-1644年)可說是與瓷器製作關聯最為密切的一個朝代,西方更常以英文「Ming Vase」泛指製於二十世紀之前的中國瓷瓶。明代青花瓷風格獨特成熟,而除了這個聞名海外的瓷器品類之外,單色瓷及彩瓷亦有製於明代,例如售於2014年的成化雞缸盃,即屬經典的鬪彩瓷器(鬪彩以紅、綠、黃原色為主,釉下青花勾勒兼裝釉上諸色)。

臻善創新的清代珍瓷

景德鎮經歷近六十年的沉寂時期之後,清代(1644-1912年)康熙帝復興景德鎮御瓷的製作。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統治期間,清宮御瓷作坊從明朝等歷代瓷器工藝當中取得靈感,再融合當時新創技術突破,製作大量新穎而又慕古的傳世珍品。除了將歷代瓷器經典加以臻善創新之外,清代瓷器另一重要發展,是不透明的釉上顏彩,畫匠得以運用明豔豐富的色彩,繪成各式秀美華麗的紋飾。

相關新聞及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