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一朝,瓷藝登峰造極,式樣紛呈。佳瓷美器,或作室內陳設,或供戶外使用,遍置祭壇、桌面、庖廚、書案、梳妝房間各隅。除汝窰或為宮中御用外,其餘品類未受限制,故多有臻品廣泛流通於民間。各窰廠雖大量製瓷,然而燒成瓷作風格品質迥異,既作日常器皿,亦製上等佳瓷,工藝巧妙,型飾獨特,由收藏家挑選搜集,供鑑藏家品評欣賞。
中華瓷藝傳統深厚悠長,實用器之出現,遠溯青銅時代。瓷匠需憑絕藝巧技,窮精神心力,高溫窰燒,達致瓷胎玻璃化之溫度,方可製成堅固耐用、瓷質細密之器。此雖為製瓷技巧重大突破,瓷品地位卻無甚上升。漢唐兩代,越窰製瓷優秀精良,用於上乘墓葬品,設計非為實用,是次拍賣之越窰青釉鳥柱盃(編號46),以及越窰青釉雞頭壺(編號55)即為佳例。
時至大唐,飲茶風尚甚盛,自成一道。愛好茗茶之雅士,於此時開始記錄茶器品類,評定高低,瓷質吸熱保溫,以之品茶,茶熱而杯不燙手,故深獲愛茶人士青睞,視為製作茶器之至臻。唐代瓷窰遍產茶具,其中河北邢窰、定窰白瓷(編號49)、浙江越窯青瓷(編號56)、河南各窰黑釉瓷(編號58),以及湖南長沙釉下彩瓷器(編號52)均為佳品。愛茶之士記錄各窰茶具品類,品味愈見講究,各地瓷窰蔚然成家,競爭愈烈,製品愈見精良。其中白瓷尤為出眾,釉色瑩亮,終讓瓷品成為高雅之器,本拍賣之兩件白瓷盃(編號50)即為珍罕佳例。中國瓷器淨白晶瑩,瓷質透亮,堅硬如石,指彈器身,發音清脆,但凡現身之處,無論中外,均矚目哄動,種種傳說,相應而生。藝匠憑其巧手妙工,化價值遠低於金銀玉石之土質為優雅實用之瓷器,如此精良質材,於此前從未面世。
宋朝,可謂瓷器之年代。品瓷之道,於此期間更臻極致,瓷器出品地區大幅倍增,成品愈見優秀,推陳創新,巧思層出。各地瓷窰,或巧製各式瓷器,或精研單一特產以聞名於世,仿效者眾。青釉瓷聞名者除越窰(編號59)外,亦不乏後起之秀,北有陝西耀州窰(編號63),南有浙江龍泉窰(編號65、69);白釉瓷則北有定窰(編號66),南有江西景德鎮(編號101、104);黑釉瓷者,南以吉州、建窰(編號分別為93、91及90、94)見著,北以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瓷窰佳例聞名(編號77、76),唯無單一瓷窰獨佔鰲頭。河南鈞窰創製濃厚天青(編號83、85)等藍釉,潤澤瑩艷,帶紫斑(編號86)之鈞窰釉彩匯合穿流,尤為瑰麗。磁州(編號72、78)及登封窰(編號71)瓷器翻陳出新,上施書法風格紋飾,或黑白相映,或深淺漸變。宋瓷風格多樣,佳器紛呈,無論小康人家,或皇室貴族,均用之於日常,而官用瓷器地位則更為尊貴,備受擁戴,可比金銀。
編號 49
編號 69
編號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