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山水,无字的书法:从美国抽象主义看中国二十世纪的艺术家

抽象的山水,无字的书法:从美国抽象主义看中国二十世纪的艺术家

Chapters

我们将中西艺术互相比照,探讨海外中国艺术家如何回应二十世纪涌现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潮。


象表现主义孕育于战后纽约,对二十世纪影响深远。此风格源于欧洲现代主义,不过在二战战火蔓延之际,许多欧洲艺术家走避美国,在另一片大陆茁壮成长,成为第一代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促使纽约成为现代艺术之都。抽象表现主义鼓励个人主义,着重绘画手法,为战后艺术家带来汰旧立新、不拘一格的创作自由。

作为第一道席卷全球的美国艺术风潮,抽象表现主义立刻为世界各地艺坛带来冲击。其魅力远及巴黎,影响了因祖国政治局势动荡而移居当地并展出作品的中国艺术家。那一代远渡重洋的先辈侨民接受崭新艺术思潮的洗礼,并思考它对自身的裨益。当他们的同辈在中国遭受外在政治环境左右时,游历巴黎或在当地从事创作的中国现代艺术家得以专注于内在省思,糅合中西技法,催生出抽象或半抽象风格。

张大千在加州卡梅尔小镇作画,1970年。图片提供:THE ESTATE OF ROGER FREMIER。

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为曾在巴黎创作或办展的著名中国艺术家引来全球关注和国际声誉,当中包括丁雄泉、赵无极、朱德群、张大千和萧勤。每位艺术家各自有投身和回应抽象艺术的独特方式,把他们的作品与美国同道并列对照,就能领略令人惊叹的异同。

弗朗兹・克莱恩与丁雄泉

丁雄泉在纽约工作室的楼顶作画,约1960年。

弗朗兹・克莱恩(1910-1962年)的《「贯穿市镇」的习作》是纸本初稿,为创作大幅画布作品而准备。遒健苍劲的黑色笔触叫人不期然联想到书法,但是克莱恩坚称自己的艺术别有渊源:「书法是书写的艺术,而我并非在书写。」若不考虑艺术家的说辞,我们可以看到他笔下的形态确实近似书法之道。

丁雄泉(1929-2010年)在巴黎度过六年时光后,于1959年抵达纽约,并于工作室的楼顶画下一批大型抽象作品,包括《流星》。他受法国不定形流派艺术家的抒情抽象启发,尝试行动绘画风格,与克莱恩技法相若。这个时期的丁氏作品衍生自汉字,或从古典诗词中寻找灵感,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

从左至右:《流星》,丁雄泉,1959年作,76.2 x 101.6公分,油彩画布,© THE ESTATE OF WALASSE TING;《「贯穿市镇」的习作》,弗朗兹・克莱恩,约1956年作,21.6 x 27.9公分,墨纸本,© 2020 THE FRANZ KLINE ESTATE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菲利普・加斯顿与赵无极

菲利普・加斯顿(1913-1980年)的《访问》作于1955年,当时油画的革新让他深深迷上粗糙的笔触和肌理。加斯顿的即兴创作模糊斑驳,强调无拘无束的创作自由,带出关于艺术和创造本质的叩问。这种艺术上的哲学探讨,与中国文人的雅好不谋而合。

1957年,赵无极(1920-2013年)在为期四个月的访美行程中结识了加斯顿和其他美国艺术家,其后于1958 年创作油画《无题》。赵氏从1948年起客居巴黎,对西方艺术深感兴趣,并表示:「塞尚助我找到自我,让我重新成为一名中国画家。」此画布满类似上古甲骨文的半抽象象形符号,这些自由发挥的形状和抽象空间彼此产生作用,与加斯顿的《访问》在形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左至右:《无题》,赵无极,1958年作,81 x 75公分,油彩画布,© ZAO WOU-KI FOUNDATION;《访问》,菲利普・加斯顿,1955年作,173.7 x 149.2公分,油彩画布,© 2020 THE ESTATE OF PHILIP GUSTON。

马克・罗斯科与朱德群

马克・罗斯科(1903-1970年)在1968年创作压克力彩纸本作品《无题》, 各色色块在静谧的画面上漂浮。罗斯科着迷于表达深沉的人类情感,例如「悲恸、狂喜、绝望」,认为只关注他画中色彩关系的观众,其实是不得要领。他画中的视觉空间呈现罗斯科对无意识的兴趣,而且作品无需立体透视,就能营造出细腻的氛围和光线感,与中国山水画遥相呼应。

Chu Teh-Chun in his studio
朱德群在工作室。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展览图录《朱德群画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朱德群(1920-2014年)曾是赵无极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同窗,他在1955年抵达巴黎,随后毕生定居当地。朱氏深受瓦西里・康丁斯基启发,发展出一套中西并蓄的抽象山水。他说过:「我希望透过西方色彩关系和书法的抽象线条,熔铸成新风格的抽象绘画。」在1963年的油画《144号》里,画家用颜料和画框把作品的内在力量凝聚起来,但却依然阻挡不住诗意、感人的搏动。



「我希望透过西方色彩关系和书法的抽象线条,熔铸成新风格的抽象绘画。」
朱德群

从左至右:《144号》,朱德群,1963年作,油彩画布,147 x 97.5公分,© FONDATION CHU TEH-CHUN;《无题》,马克・罗斯科,1968年作,压克力彩纸本,裱于画布,70.5 x 54.6公分,© 1998 KATE ROTHKO PRIZEL & CHRISTOPHER ROTHKO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海伦・弗兰肯塔勒与张大千

1952年秋天,海伦・弗兰肯塔勒(1928-2011年)用未经打底的画布,完成第一幅使用「渗透染色」技法的画作。《冬日水滨》绘于三十年后,见证她如何继续透过颜料的流动,用泼洒、渲染的方式,创造出抽象风景。

张大千(1899-1983年)是中国传统书画大家,一生四处游历,不断接触欧美现代主义艺术。张氏的泼墨泼彩山水名满天下,水墨和颜料层层交融漫漶,勾勒出景物的轮廓。1966年的《莽莽风雨压城来》可见他与弗兰肯塔勒一样,深信色彩和颜料流动的痕迹能够刻画天气。

从上至下:《莽莽风雨压城来》,张大千,1966年作,59.4 x 94.9公分,设色纸本;《冬日水滨》,海伦・弗兰肯塔勒,1980年作,75.6 x 139.7公分,压克力彩画布,© 2020 HELEN FRANKENTHALER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肯尼斯・诺兰与萧勤

肯尼斯・诺兰(1924-2010年)被誉为是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色域绘画的重要人物。艺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将这种风格归类为「后绘画性抽象」,1964年,诺兰举办了一场同名作品展。压克力彩画布作品《枯燥的选择》作 于1965年,画中四道彩色的V形色带,呼应呈对角摆放的画布。与其他活跃于六十年代的色域画家一样,诺兰找到把几何形状和色彩熔冶共生的方式,探索出充满个人特色的和谐与阵列。

艺术家萧勤(生于1935年)五十年代在台湾生活工作,直至1959年才定居米兰。在那里,他接触到以「静观」精神为宗旨的庞图运动。《冥想的能量》具有鲜明的对称结构,跟肯尼斯・诺兰和弗兰克・史蒂拉的早期绘画风格相近,并引申出关于「心识」的佛家概念。萧氏在1966年开始往来纽约,结识了不少知名美国艺术家,期间继续磨砺自己创造图像的能力,把中国水墨传统和借镜自欧美现代抽象艺术的崭新技法融为一体。

从左至右:《枯燥的选择》,肯尼斯・诺兰,1965年作,压克力彩画布,215.9 x 215.9公分;《冥想的能量》,萧勤,1964年作,压克力彩画布,160 x 130公分。

风靡国际

二十世纪后半叶,抽象主义为美国、欧洲和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寻找美学共识的契机,在国际上风靡一时。抽象主义驱使人们内思自省,吸引一代来自东西方的艺术家孜孜探寻,糅合新旧思潮。

「虽然巴黎对于我的整个学艺生涯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但我还是想说,我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
赵无极

赵无极在巴黎的工作室,1958年。

現代藝術 | 亞洲

关于作者

相关新闻及影片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