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 梅瓶者,小口,短頸,豐肩,肩下漸收,圈足,屬中國藝術品中之經典器形,初源於北宋,後流行於歷代各朝。
梅瓶原作儲存梅酒之用;瓶頸細小,易於封存,配合瓶身曲線,方便美酒徐徐斟出。部分早期梅瓶所帶書紋,證明此類瓶為酒器。比較一宋代磁州窰例,帶「清沽美酒」字樣,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另可比較一例,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瓶身書「醉鄉酒海」。據金朝文獻記載,梅瓶亦為花器,以之承載清瘦梅花,尤其合宜。
自始創之初,時各大窰口均有製作梅瓶,成品形狀、尺寸及紋飾多樣。
宋及金代
中國藝術珍品拍賣:北宋 定窰白釉刻牡丹紋梅瓶,估價 500,000 — 700,000 美元
宋金時期,中國中部及東部各窰均製梅瓶。其中之一即為河北定窰,以製白釉器為主,釉色呈牙白。定窰梅瓶,現存作例極罕。本季2017年9月13日「中國藝術珍品」拍賣特別呈現一件定窰白釉刻牡丹紋梅瓶(拍品編號84)。此瓶,胎質細膩,器形端莊,線條曼妙,施釉瑩潤,映襯牡丹花葉紋飾,刻花靈動,相得益彰,彰顯定窰梅瓶成就。同時期河北磁州窰及相關作坊亦有燒製梅瓶,部份飾花卉紋,亦有動物、人物、書法等紋飾,引用刻花、剔花、劃花等技。與此同時,其他各窰則製青釉、青白、仿玳瑁釉等,並於器身刻紋。器形方面有豐碩束腰、有修長卵形如蠶繭、也有瓶身曲線如「S」形者,變化多樣。
(左)北宋 磁州窰白地褐彩剔牡丹紋梅瓶,拍品售於倫敦蘇富比,成交價:389,000 英鎊
(右)宋 青白釉劃花纏枝花卉紋梅瓶,拍品售於倫敦蘇富比,成交價:50,000 英鎊
元代
中國藝術珍品拍賣:元 磁州窰白地黑花小口瓶,估價 6,000 — 8,000 美元
元代藝匠,多效仿宋金風格製作梅瓶,同時亦略有創新。磁州窰及磁州窰風格作坊,仍用刻花、剔花、劃花等技,並繼續圍繞器身施花卉、書法等紋飾,然而亦見此類紋飾於尺寸更小之器。另一元代之創新,為六方、八方梅瓶等多方形器,刻浮雕紋飾,罩施龍泉青釉,此形狀及浮雕紋飾,靈感源自鏨胎及嵌寶金屬器。金、元期間,鈞州亦開始製作梅瓶,施鈞窰典型紫紅天藍釉,亦有斑點釉色與地色成強烈對比者。元代最重要之梅瓶作品,則屬青花瓷,江西景德鎮瓷匠,將高嶺土加入胎土配方,以進口鈷藍料繪瓷,再以透明釉料罩施全器,成品青花濃艷,構圖如畫。
(左)元 龍泉青瓷折枝花果紋六棱梅瓶,拍品售於香港蘇富比,成交價: 1,720,000 港幣
(右)此拍品售於2004年4月25日香港蘇富比,成交價:1,406,400 港幣
明代
中國藝術珍品拍賣:明永樂 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估價 150,000 — 250,000 美元
鈷藍料製青花梅瓶,繼續流行於明代。永樂年間,梅瓶器形更臻完善,器者豐肩,肩下緩收,尤顯秀美。如此器形,見於青花瓷瓶,如本場55號拍品(明永樂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亦見於同期單色釉器,如藍釉梅瓶,如本場56號拍品(明十五世紀藍釉梅瓶),另有甜白釉梅瓶例可供比較。除此之外,花卉、動物及人物紋飾青花梅瓶,流行於明朝各時期,瓷匠亦創製各式器形,並有釉裏紅、琺華、及青釉下刻花等各式,其中琺華為明代始創。梅瓶器形深受推崇,金屬器藝匠亦紛紛仿效,製作掐絲琺瑯梅瓶。
(左)中國藝術珍品拍賣:明十五世紀 藍釉梅瓶,估價 30,000 — 50,000 美元
(右)明十六世紀 琺華攜琴訪友圖梅瓶,拍品售於倫敦蘇富比,成交價:56,250 美元
清代
此拍品售於2007年4月8日香港蘇富比,成交價:10,960,000 港幣
時至清代,梅瓶器形及紋飾仍然流行,啟發工藝創思。釉下青花、釉裏紅、青釉瓷繼續盛行,更創製彩瓷及單色釉瓷,推陳出新,如青花釉裏紅器,亦如五彩及鬥彩器等。與此同時,梅瓶亦流行於單色釉瓷,有藝匠取靈感自元朝雛本,於器身刻畫紋飾,亦有藝匠製光素無紋之梅瓶,致力研發釉彩顏色,如爐鈞釉、窰變釉、郎窰紅釉等。清代瓷匠製作梅瓶,器形比例多變,盡展技藝巧思。此外,藝匠亦依照梅瓶器形,製成玻璃器、玉器等。
(左)清十八世紀 闘彩「穿花龍鳳」紋梅瓶,拍品售於倫敦蘇富比,成交價:80,500 英鎊
(右)此拍品售於2011年4月8香港蘇富比,成交價:475,000 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