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東方派:峇里殖民時代的歐洲藝術家

最後的東方派:峇里殖民時代的歐洲藝術家

Chapters

藝術是連繫不同世代與文化的橋樑,作品雖殊異但呈現出共同的審美追求和豐富多采的生活面相。適逢香港蘇富比舉辦「現代藝術網上拍賣」(2月7日至15日),讓我們一起回顧藝術史教授 John Seed 如何以清晰的文字爬梳歷史脈絡,帶我們認識被譽為「最後的東方派」的歐洲藝術家,領略他們筆下峇里島的殖民風情。這些藝術大師生於一百多年前的歐洲,卻選擇離鄉別井,到遙遠的東方尋找靈感,最後將自己的名字與一個東南亞小島——他們的第二個家永遠緊扣在一起。本次網上拍賣呈獻的作品包羅萬有,其中精選來自「跨世代:東南亞重要私人美術館珍藏」的魯道夫・邦尼及勒邁耶畫作。歡迎閱讀文章,了解這個「跨世代」計劃。


1920年代,印尼荷蘭殖民政府為世界打開了一座地方文化的「活博物館」之門——峇里島。這座島嶼上佈滿稻田,印度教寺廟俯拾皆是,為當時的歐洲文人雅士提供了一個遠離現代繁囂、歸隱避世的桃源。事實上,峇里社會隱藏著不少民生問題,例如赤貧的社會、一個為封建貴族撐腰的殖民體系。可是,這片土地仍然成為了歐洲人心目中寧靜安詳、感性迷人的烏托邦。在二次大戰烽火燃起之前的數十年裡,那些經常走訪並常駐峇里島的歐洲藝術家,均在當地發掘到一些與保羅・高更在十九世紀末的大溪地上體會到的類似感受——誠如後者,在藝術世界的濾鏡之下,峇里島是一個如夢似幻、令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之鄉。

勒邁耶

比利時貴族勒邁耶在1932年負笈峇里島,時年52歲。在抵達峇里島之前,他周遊列國,曾到訪歐洲、非洲、亞洲及波利尼西亞,最後決定定居峇里。遠赴南方以後,勒邁耶受當地的豐沛文化與綠意盎然的風光深深吸引。他在島上的一間小屋裏租住,邂逅了芳齡15歲的雷貢舞者妮・帕洛。妮・帕洛在16歲正式結束舞蹈生涯,在1935年與勒邁耶共諧連理,成為他的終身靈感女神;她一直長伴在丈夫左右,直至勒邁耶在1985年離世。

妮・帕洛像,相片為本拍品藏家之先父故藏

勒邁耶的作品深受法國印象派霧氣繚繞、大氣磅礡的畫風影響,常以妮・帕洛及其他峇里女子入畫,刻畫她們喁喁細語、漫步海灘、或在花園中採花的曼妙身姿。隨著勒邁耶的名氣日盛,他的小居成為了歐洲及美國遊人的熱門造訪之地;這些旅人一邊享用著妮・帕洛為他們準備的點心,一邊觀賞著勒邁耶的華美收藏,為之讚嘆不已。在日軍佔領期間,勒邁耶在軟禁下堅持以麻布作畫,在戰後重歸畫壇,聲名鵲起。如今,那所飾滿油畫與峇里藝術品的沙努爾小築,已改建為勒邁耶博物館,供遊客入內觀賞。


魯道夫・邦尼

魯道夫・邦尼是一位受傳統學術派訓練的荷蘭藝術家,他在欣賞過刻畫峇里民生的鋼筆墨水作品後,在1928年毅然登上輪船,遠渡印尼。翌年,他定居峇里島,見證了當地的文化藝術氛圍在歐洲人來訪後所產生的急劇變化。邦尼心繫峇里社會,對當地文化心馳神往,不久後便投身峇里的傳統文化保育事業,致力發展現代繪畫風格與主題。他與烏布王子攜手合作,成立了琵達瑪哈基金會(Pita-Maha),為峇里的藝術家群體發聲並給予援助。在戰爭期間,邦尼遭到拘禁,其後重返峇里,親手設計並規劃了畫宮博物館(The Museum Puri Lukisan),以傳承峇里傳統藝術,是為他流芳百世的重要文化遺產。

邦尼的作畫技藝精湛、成就非凡,以多幅刻畫峇里男女的粉筆粉彩畫為人所稱道,畫中人神情優雅自若,身材苗條而優美。

羅莫爾多・羅格泰利

羅莫爾多・羅格泰利是一位交遊廣闊、瀟灑不羈的義大利藝術家,他在1939年初抵達印尼,在巴達維亞租借了一家工作室,預備舉辦展覽。他在一封寄予好友的信函內寫道:「在義大利,他們問我怎麼看待爪哇。我就回答:『天堂』」。他在展覽上展出了刻畫當地民俗傳統的風景作品,結果大獲成功,驅使他前往峇里島,並在當地結識了埃及裔義大利畫家埃米利奧・安布隆,在薩揚創立了一所工作室。

1940年2月,泗水藝術畫廊(Soerabaia Kunstkring)舉辦了一場展覽,向觀眾呈獻羅格泰利筆下婀娜誘人的雷貢舞者與隨性自然的峇里裸女作品。羅格泰利的峇里肖像畫細膩迷人、明亮大膽,充滿感官刺激,可謂其短暫的事業生涯中最為出色的創作。羅格泰利於1943年2月在菲律賓人間蒸發,此後銷聲匿跡;在此之前,他將十八幅峇里作品送往紐約杜西特畫廊,讓廣大藝好有幸能夠一睹他的筆下風采。

最近出版的《羅莫爾多・羅格泰利:從永恆之城羅馬到諸神之島巴厘島的藝術之旅》為這位藝術家的生平作品與事業生涯作出了精彩概述。

羅蘭・史特拉瑟

羅蘭・史特拉瑟生於越南,是一名藝術家兼探險家,他在1919年展開歷時一年半的長征之旅,創出首批峇里畫作。他的足跡遍及印度、日本、蒙古及西藏,直至1930年代中期,史特拉瑟與愛妻恩里卡返回峇里,定居湖畔小屋,屋中可眺望活火山巴圖爾山的壯麗景色。在大戰期間,二人攜同兩匹馬、一隻寵物猴與七隻小狗在島上匿藏,以來當地居民的善心接濟來維生。1946年,踏入花甲之年的史特拉瑟在澳洲軍隊的協助下銷毀了三十幅作品,離開了峇里島。

史特拉瑟以峇里為題的作品筆觸蒼勁有力,色彩大膽奔放,深受世人推崇。他的畫中主題囊括鬥雞、舞者及賣花人,為這座在歐洲及太平洋地區飽受戰火蹂躪之際,讓藝術家得以隱居避世、覓得心靈慰藉的伊甸園留下深切動人、活靈活現的紀錄。

沃爾特・史畢斯

藝術家、作曲家兼策展人沃爾特・史畢斯在1923年抵達印尼,四年後定居峇里島。他是引領一眾對峇里島充滿好奇的西方旅人前往該地的關鍵人物,地位舉足輕重。史畢斯憑藉他的敏銳觀察力,以微細精準的手筆,仔細刻劃了峇里島的昆蟲與海洋生物。他的作品充滿民俗風情,流露原始風格,充份反映了他對當地的熱帶風光與民俗神話的深厚迷戀之情。

史畢斯在烏布逗留了九年,期間訪客眾多,包括不同藝術家、考古學家、音樂家和影視明星。其後,他隱居深山,筆下風景越發蓊鬱,大氣氤氳。1938年末,史畢斯被控猥褻未成年少年,遭荷蘭政府拘捕。他在1942年出獄,其後被遣送至斯里蘭卡,乘坐的船隻在航行途中不幸被日軍炸彈擊中,從此與世長辭。

戰後時期

峇里島殖民時期的歐洲藝術家為世人留下了豐富多元的文化遺產。在這群藝術家之中,有些人借助了當地的文化圖景發展創作,有些人則在保育當地文化及培育藝術家的工作上擔任重大角色,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魯道夫・邦尼。1945年8月,蘇加諾博士正式上任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其本人亦是一位藝術家兼收藏家,與邦尼及勒邁耶互相交好。他在二十年任期中將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悉心庋集,建立了一個恢宏壯觀的印尼藝術珍藏,以銘記他們為印尼民族作出的偉大藝術貢獻。

現代藝術 | 亞洲

關於作者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