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週 | 2019春季

史蒂芬•瓊肯三世:一代收藏名家的故事

Sotheby's

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作為一代中國藝術品收藏大家,雅藏卓絕,珍如滄海之遺珠,廣若浩瀚之星雲,盡尋千古,集成大宗。蘇富比2019年秋季於紐約繼呈瓊肯瑰藏,回顧這位收藏名家的璀璨傳奇。

在中國藝術品收藏界,僅有為數不多的一些名字能夠使人立刻聯想到那些精美絕倫的不世之珍,史蒂芬• 瓊肯三世便是其中之一。通觀其建立的瓊肯收藏,尋盡千古,集成大宗,珍如滄海之遺珠,廣若浩瀚之星雲。先生於二十世紀中葉開啟鑑賞之路。時大量中國 藝術精品湧入西方,加大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同時各大中國藝術品古董商在國際市場上也表現活躍。先生趁此機緣集成雅敘,在高峰時期藏品數量一度高達兩千件有餘,其中包括了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和佛教造像,藏寶聚珍,締造了一個璀然於世的收藏傳奇。

漢 銅局部鎏金錯金銀孔雀. 估價 $200,000 – 300,000.

史蒂芬•瓊肯三世約1905年出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年幼時跟隨父親移民到芝加哥。瓊肯二世 (1948年逝)為模具製造商,在1918年建立了通用機械製造公司,專門製造燃油噴頭。後來二戰爆發, 公司轉型開始生產各種飛機零件,其中包括幫福特公司生產引擎製造商普惠公司分包給其的B-29液壓滑閥。

瓊肯三世當時身兼公司負責人及經理,閒暇之於,醉心於中國藝術品收藏。先生求知若渴,飽讀群書,並研習中文,在公司和住家各自設立圖書館,藏大量藝術參考書籍及拍賣圖錄。瓊肯先生在1930年代初入 藏第一件中國藝術品,據傳是因為他無意間接觸到了 一本中國藝術參考書籍。1928年,山中商會在芝加哥設立分號,這對於先生早期收藏的建立有非常直接的影響。沒過多久,先生開始直接從各大倫敦古董商如Bluett & Sons、W. Dickinson & Sons、H. R. N. Norton以及 John Sparks等處大量購買品質精良的瓷器。

Stephen Junkunc III

瓊肯先生的陶瓷收藏皆是精挑細選的珍佳之品,冠列西方最偉大的中國陶瓷收藏之一。先生曾擁有過兩件汝窰盤。汝窰在中國陶瓷史上當屬至珍,傳世品僅知八十七件,寥如晨星,而瓊肯先生有幸能入藏兩件, 實屬不易。自1940年代起,汝窰在拍賣市場上只出 現過七次,其中即包括這兩件盤。其中的一件是瓊肯先生於1941年從盧芹齋手上購得,後於1992年在紐約拍出了一百六十萬美金的天價,創下了當時的世界記錄,由香港資深藏家區百齡入藏。瓊肯先生獨具慧眼,品位出眾,即使在早期,也可由他與倫敦知名古董商信件往來內容窺知一二。1935年10月,先生致信 W. Dickinson & Sons,要求商家尋找「品質上乘」的康熙與雍正時期的紅釉、豇豆紅釉以及青釉的適合展櫃尺寸的瓷器。1936年5月,在寫給Bluett & Sons的信件中,也要求其尋找釉裏紅及豇豆紅釉瓷。1936年7月,先生去信H.R.N. Norton,要求「給他寄送單色釉或繪工極好的清瓷的照片」,以及 「符合中國傳統品味的明瓷,如小巧精美的盌、高足盃、瓶等等。圖案不限,但屏除顏色不佳或畫工粗糙的瓷器」。

唐 玉駱駝. 估價 $200,000 – 300,000.

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美國政 府隨之查封了山中商會在美國的庫存,並將其中大部分於1944年5月及6月在紐約Parke-Bernet Galleries進行了公開拍賣,時數以千計的藝術珍品流散於世界各地。同年,原為山中商會的經理Hisazo Nagatani (1994年逝 ) 另立門戶,成立Nagatani Inc.,正式成為獨立的古董商。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瓊肯先生從Nagatani手裡購買了許多中國藝術精品。在1940年代這十年之間,瓊肯先生逐漸拓寬了他的收藏品類, 開始轉向高古,包括從宋代到明代的陶瓷器、高古的青銅器及早期的佛教造像。除了Nagatani,他也從拍賣會 (由其是紐約 Parke-Bernet Galleries)、位於紐約的通運公司以及盧芹齋等處大量購買。

到了1950年代初期,瓊肯先生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達到了高峰,他在位於伊利諾伊州奧克帕克的宅邸打造了一個博物館級別的地下避難所,做為這些珍寶的家。在1952年,芝加哥論壇報做了一篇報導,內容指出這個地堡 藏有許多「珍貴的無價之寶,架上的中國藝術品多得不勝枚舉、琳瑯滿目,集歷代之大成,用繡帷、銅器、玉 器、陶器、龍袍及漆器等記錄著這個偉大國家的輝煌歷史」:

瓊肯像蜘蛛一般坐在好似以精美藝術品交織出的網中。他為了得到這些珍寶,有時像外交官一樣優雅 地與人交涉,有時像國際間諜般蒐集情報,有時需要像短跑選手一樣四處衝刺。蒐藏東方藝術品,許 多時候秘密交織、競爭四起,實非易事。 芝加哥論壇報,1952年9月7日

到了1950年代,瓊肯先生的玉器收藏也同樣形成 了極大規模,從新石器時代至清,珍品琳瑯,一覽萬象。紐約大學藝術學院的名譽退休教授Alfred Salmony (1890-1958) 是當時國際上最具權威的中國古玉專家之一。他曾於1938年出版 《Carved Jade of Ancient China》。1950年2月 Salmony前往拜訪瓊肯並參觀了其收藏,之後便計劃編寫一部關於中國玉器史的專著,共兩冊,時定名為《Chinese Jades of All Periods》。當時的學術界對高古以後的玉器研究尚淺,故兩人懷著對中國古玉的熱愛以及對梳理此一時期玉器的共同目標,很快便發展成為摯友。在接下來的逾八年時間裡, 瓊肯及英國藏家Desmond Gure (1905-1970) 對Salmony的新書編著進行了鼎力支持。遺憾的是Salmony於1958年4月29日在前往倫敦的船上不幸去世,故此這部書最終並未能完成,但其第一冊後於1963年發行出版,更名為《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其中即刊錄了數件瓊肯及Gure的玉器藏珍。

漢 銅盤龍形座. 估價 $80,000 – 120,000.

瓊肯先生對於中國藝術品的狂熱在1950年代到了巔峰。他不僅從Nagatani及弗蘭克• 卡羅(盧芹齋的繼任者)處大量收購,也從紐約的愛麗絲•龐耐及Warren E. Cox、倫敦的Barling of Mount Street, Ltd等知名古董商處持續購買。但此時期正值朝鮮戰爭,美國政府對中國藝術品進口管控嚴格,除非能證明其自1950年12月17日之後的擁有者非中國國籍,否則一律不得進口美國。正因如此,又加上 John Sparks 的建議,瓊肯三世逐漸開始關注一些非中國的藝術品類。但在1952年5月,加奈侯爵收藏上拍於巴黎的Hôtel Drouot,呈現一批極為精美的中國高古藝術品,這是一場瓊肯先生無法錯過的拍賣。先生最終成功競得六件拍品(其中兩件即為本場拍賣編號241及234)。此後,他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及時間為所購拍品辦理相關進口文件,在提供給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大量的來源證明文件之後,終於獲得批准進口美國。但也正因如此,今時的我們才可根據這些存留下來的文件追溯到這一宗宗重要的來源信息。

史蒂芬•瓊肯三世與其收藏合照,刊於《芝加哥論壇報》,1952年9月7日
本場拍賣編號223,刊於《芝加哥論壇報》,1952年9月7 日

在瓊肯先生的收藏之路上,他長期對美國的各大博物館提供大力支持。身為芝加哥的藏家,他自然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關係緊密,並且於1940年代至1960年代之間多次出借許多心愛的藏品供其辦展。瓊肯珍藏中的藏品曾展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所舉辦的極具影響 力的明代青花瓷大展;這個展覽於1949年又轉至費城藝術博物館繼續展覽。除此外,洛杉磯歷史、科學及藝術博物館於1956年亦與先生合作,舉辦了一個唐代藝術大展。瓊肯先生對美國美術館慷慨大方,為推廣中國文化不遺餘力,陸續捐贈藏品給密爾瓦基歷史博物館、洛伊美術館以及佛州邁阿密大學。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