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場上的 費爾南·雷捷
已售拍品
費爾南·雷捷 生平
儘管費爾南·雷捷最初以繪製建築圖樣開展事業,他與喬治·布拉克和巴布羅·畢加索同被公認為立體派發展的重要人物。雷捷最早期的作品屬印象派風格,然而1907年秋季沙龍的保羅·塞尚回顧展,以及他與巴黎前衛藝術圈的互通往來(他與同期畫家羅勃·德羅涅是知己好友),均對雷捷帶來深遠影響,使其創作愈見抽象,而他運用的色彩亦趨向黑、白及三原色。雖然他與立體派關係密切,他一直力求與眾不同;他主要將形態拆解、而非粉碎,並喜用粗獷、管筒似的形狀。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雷捷被法軍徵召入伍,在1914年至1917年期間服役。他的戰時經歷顯然為他的藝術帶來深刻影響。戰後他繼續創作,奠定了「機械時期」的風格。螺旋槳、汽缸和圓盤等機械元素開始進佔他的作品之中。1920年,雷捷結識了科比意和阿米蒂·奧澤凡特,兩者與雷捷同樣對機械的美學尤感興趣。由此,雷捷的創作愈趨扁平,更具獨特風格。雷捷不斷嘗試其他創作形式,包括書籍插圖、壁畫、彩色玻璃窗、馬賽克以及舞台與服裝設計。1955年,雷捷與世長辭。
雖然有專家認為,雷捷的藝術地位被低估,但其作品仍見於一些頂級博物館中,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華盛頓國家藝廊及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根據蘇富比梅摩指數,雷捷作品的平均年複合收益率為7.8%, 當中88.7%價值有所上揚。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