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些代表浪漫與愛情的元素,難免想起馬克‧夏加爾色彩豐富、如夢似幻的作品。夏加爾以繁花朵朵打造出他心目中的完美世界,而擁抱和親吻則為畫中人點燃生命的靈光。畢加索曾說:「我不知道他怎麼畫出這些景象…他肯定有一個天使藏在腦海裡。」終其一生,夏加爾對生命與愛情的歌詠從未因戰亂或挫折中斷,他的天使便是妻子貝拉。
雖然藝術家向來給人多情的想像,他們豐沛的情感除了注入創作之中,往往也會延伸到畫中及生活中的繆斯女神,比如畢加索的三段婚姻,為他大打出手的才女與美女,為莫迪里安尼跳樓殉情的珍妮‧埃布特尼,或是雕塑家羅丹與學生卡蜜兒之間的愛恨糾葛──再炙熱再瘋狂,都不是專一的感情。夏加爾卻專注而執著的在許多作品中畫下妻子貝拉,將這段動人愛情故事化為永恆。
夏加爾生於白俄羅斯的維捷布斯克,家境貧寒。他在回憶錄中形容家鄉是一個奇怪、沉悶、灰暗的小鎮,漫長的冬季導致夏加爾幼時從未見過鮮花,但他在這裡遇見了初戀貝拉‧羅森菲爾德,兩情相悅,夏加爾人生從此綻放出光華。貝拉讓他盡情夢想,支持他盡情作畫,在夏加爾畫中貝拉往往與他相擁相吻,夏加爾總是閉目享受溫柔繾綣的親暱,而貝拉總是睜開雙眼,彷彿凝視未來。夏加爾的外孫女貝拉‧邁耶曾接受蘇富比的訪問,憶述祖父母之間的感情時提到貝拉對於夏加爾是指路的明燈,夏加爾深愛貝拉,筆墨難以形容。
貝拉在1944年逝世於紐約,該年夏加爾悲痛逾恆,無法作畫。直到次年春天才以繁花環繞貝拉的主題重拾畫筆,此後夏加爾以新娘、新婚夫婦為主角,繪出彷彿漂浮於夢境的景象,藉由不斷回憶兩人共結連理時的喜悅,支撐自己持續創作,並出版了貝拉的著作《燃燒的光》。
正如《小王子》書中的名言: (小王子)他最教我感動的是他對玫瑰的感情─甚至他睡著了,那朵玫瑰的樣子仍像燈光一樣照亮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