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編號 931 - 李禹煥

Sotheby's Hong Kong

在韓國藝術家李禹煥看似簡約無比的畫作當中,「冥想質素」遠遠超脫了顏料和畫布這些單純而物化的藝術界限,它喚起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形而上的感知內涵與共鳴。作為一位作家、理論家和詩人,糾纏於東方宇宙學和西方哲學的李禹煥熱衷於透過不同渠道言說自身,成為二十世紀六〇年代在日本藝壇成形的「物派」運動(Mono-ha)的創始推手。他的作品堅持超越語言結構來探索世界與環境的關係,是一股有別於當代藝術主流發展趨勢的藝術力量。生於一九三六年南韓,李禹煥後來移居日本,工作穿梭於日本鎌倉市和巴黎之間,透過不作塗繪、不作加工的創作模式,作為他的藝術實踐和藝術行為。誠如藝術家所言:「雖然所有的東西以各種方式改變,世界不會湧瀉或變小。一切存在,皆因它存在。」故此,要真實地展示這個世界的真象,「我們必須嘗試什麼都不做。」1 由一九九一年開展的〈Correspondance〉系列,絕對可謂李禹煥最具代表性的繪畫系列。在偌大呈白色的表面上,這系列作品貫徹呈現一至六筆,二十至三十厘米寬的筆觸,觥籌交錯出獨特的藝術姿態和多變性,強調出塗繪與未經塗繪區域間的關係。

創作於二〇〇一年,今次的拍品《Correspondance》出現了直紋筆觸,水平闊筆降落在白色表面的中央,透過淡灰色顏料表現紋理布局。其實,這洋洋灑灑的簡單一筆綜合顏 料色素、厚度,同時是結合了藝術家身體動態而成的藝術結晶。與〈Correspondance〉系列由多元筆觸反復組織的早期作品相比,被縮減的筆觸更能高度集中體現李氏風格,突出藝術家不斷探索藝術的靈活形式。李禹煥的繪畫美學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極簡約主義的作品,其實兩者之間有明顯差異。極簡主義相信:「所有你看到的一切就是你要看的。」李禹煥堅持:「你看不到一切的才是你要看的。」2 此外,藝術家從不對應其他著名西方現代藝術家如盧齊歐·封塔納或伊夫·克萊對繪畫物體化的理念。李禹煥強調世界的本質,推崇「共鳴空間的皆空現象」3 才是最重要,通過〈Correspondance〉系列,藝術家創建了一個繪畫與未畫的並列空間。這兩組關係加上觀眾參與,恰恰是李禹煥作品的精髓所在。根據藝術家所言,我們只有通過理解或承認這種關係,才可以令畫作最終實現「朝向其中一個方向:向著現實或者向著想法飛躍。」

4

1 Okyang Chae-Duporge, 《李禹煥作品中的不變空間》, 〈李禹煥〉, 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 2006 年, 32 頁
2 Okyang Chae-Duporge, 《李禹煥作品中的不變空間》, 〈李禹煥〉, 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 2006 年, 30 頁
3 〈李禹煥〉, Lisson 畫廊, 2008 年, 23 頁
4 同三 

當代亞洲藝術

2013 年 10 月 6 日 | 香港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