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 — 眾所周知,格哈德·里希特行事神秘,行蹤難以捉摸,通常不願對作品多加解釋。在藝術家漫長的事業裡,經常合作的藝術歷史學家、策展人及作家只有寥寥數位,而關係最密切的也許就是漢斯‧烏爾里希‧奧伯里斯特。
奧伯里斯特來自瑞士,現任倫敦蛇形畫廊聯合主管,今年夏天再與德國藝術家里希特合作。展覽於巴塞爾貝耶勒基金會舉行,展期至 9 月 7 日,綜觀藝術家的創作事業,以具有系列性的作品為焦點,涵蓋最早期的「攝影繪畫」、抽象畫系列以及過去兩年的近作。
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 ©格哈德•里希特攝 2014
1985 年,年輕的奧伯里斯特於伯恩市藝術館(Kunsthalle)初遇里希特,距今已近三十載。。二人首次合作為 1992 年於錫爾斯瑪麗亞的尼采紀念館,里希特在照片上繪上顏彩,後來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作品系列,收錄於藝術家「圖集」作品集,後者包括大量原材料及小型作品。奧伯里斯特經常在里希特廣受歡迎的著作以外,發掘鮮為人知的佳品。他認為,這是藝術家影響力歷久常新的關鍵:「他的藝術作品豐富而複雜,包含許多不同層次,結集成書或展覽的各種可能性簡直是無窮無盡。觀眾每次重訪他的作品都有不同的發現,其藝術領域可謂廣闊無邊。」
多年以來,里希特的藝術世界不僅充滿創意,而且產量極豐,這也是他長期受歡迎的另一重要原因:「他現時已經八十多歲,不過他是我認識的藝術家當中最年輕的其中一位,因為他不斷在作品中創新層次。最近幾年他創作的『條紋』作品精彩絕倫,在巴塞爾展覽裡面也是重要部分之一。」「條紋」作品以里希特90年代繪畫的一幅抽象作品為根據,里希特拍攝作品的多張照片,再利用電腦科技,把部份細節放大及複製。巴塞爾的展覽還展出藝術家的最新玻璃實驗作品,包括直立式塑像及掛牆式雙聯作品,將不同深淺的灰色面版聯繫起來。
策展人漢斯‧烏爾里希‧奧伯里斯特 © Kalpesh Lathigra攝
是次巴塞爾展覽是里希特歷來在瑞士最大型的展覽,來自近期的回顧展《Panorama》(全景)。後者先於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行,後移師巴黎龐比度中心,以及柏林新國立美術館。奧伯里斯特憶述:「當森姆·凱勒(貝耶勒基金會總監)邀請我為這個展覽擔任策展的時候,我們就與格哈德展開討論,思索在回顧展過後立即舉行的展覽可以怎樣做。里希特的藝術作品有一個特色,貫穿整個創作生涯,就是自 60 年以來,在千變萬化的主題與風格當中,經常以系列或根據展覽空間創作。」
哈德•里希特的《貝蒂》(1988)將在貝耶勒基金會展覽中展出。展期至 9 月 7 日。
他在參觀《Panorama》展覽時,首先想到這個展覽概念:「我站在他的《提香:天使報喜》前面,想到如果可以看到整個系列,那該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四幅《提香》作品和其他系列在是次展覽中,作用接近裝置藝術,「每個展覽廳就像一個新章節,在展覽中又有展覽。」展覽並涵蓋多種風格迴異的作品。「例如是不常展出的 60 年代作品《八位護士學生》,以及較近期的 1988 年『十月』系列,都是根據不同題材、主題及內容組成的作品系列。還有就是抽象作品系列,例如『凱奇』,在泰特、沃爾德或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裡面建構出較大型的、如畫的空間,每幅影像與整體都有聯繫。」
哈德•里希特的《提香:天使報喜》(1973)將在貝耶勒基金會展覽中展出。展期至 9 月 7 日。
另一里希特典型特色,就是作品中往往隱藏著更廣闊的寓意,在系列中以個別作品畫龍點睛。「他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主意,就是每組都以個別作品與整組作品形成對比,讓我們可以展出較小型的、像《貝蒂》那種成就非凡而不屬於任何系列的傑作。」把一組作品分割開的概念,來自奧伯里斯特與里希特較早前的一次談話,里希特全程積極參與貝耶勒展覽的概念設計。
奧伯里斯特發現里希特的作品以及其道德標準都留下了長遠影響。他說:「里希特的作品展現出多種面向,從而影響許多藝術家。觀者可以各種不同的角度與他的繪畫產生共鳴。我初出道的時候是這樣,對於新一代藝術家亦如是。2014 年,里希特已經八十多歲,竟然利用數碼科技發明了一種新的作畫形式,實在令人驚嘆。」
Ben Luke經常於多份藝術刊物發表文章,並定期為《倫敦晚報》撰寫當代藝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