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

史蒂芬•瓊肯三世:一個收藏家的故事

Sotheby's

觀中國藝術品收藏界,僅有為數不多的一些名字能夠使人立刻聯想到那些精美絕倫的不世之珍,史蒂芬・瓊肯三世便是其中之一。這個名字代表著一個時代,見證著中國藝術品進軍西方市場的空前繁盛時期。如今,「瓊肯」之名已成為中國藝術品收藏界舉足輕重、令廣大藏家趨之若鶩的顯赫來源。瓊肯珍藏由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在二十世紀中期於美國悉心庋集而成,高峰時期藏品數量一度高達兩千件有餘,其中包括中國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及佛教造像等,兼收並蓄,尋盡千古,集成大宗,珍如滄海之遺珠,廣若浩瀚之星雲。

「尊敬的瓊肯先生: 非常高興再次接到您的來信。我是多麼希望我可以為您提供那怕幾件您所想要的器物⋯⋯」
John Sparks致函史蒂芬・瓊肯三世先生,芝加哥,伊利諾伊州,1953年2月13日

直至1950年代初,瓊肯先生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達到了高峰。他在位於伊利諾伊州奧克帕克的宅邸打造了一個博物館級地下避難所,作為這些珍寶的家園。1952年,《芝加哥論壇報》撰寫了一篇報導,內容指出這間地庫藏有許多「珍貴的無價之寶,架上的中國藝術品不勝枚舉、琳瑯滿目,集歷代之大成,以繡帷、銅器、玉器、陶器、龍袍及漆器珍品記錄了這個偉大國家的輝煌歷史」:

「瓊肯像蜘蛛一般坐在好似以精美藝術品交織出的網中。他為了得到這些珍寶,有時像外交官一樣優雅地與人交涉,有時像國際間諜般蒐集情報,有時需要像短跑選手一樣四處衝刺。蒐藏東方藝術品,許多時候秘密交織、競爭四起,實非易事。」
《芝加哥論壇報》,1952年9月7日

紐約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退休教授Alfred Salmony (1890-1958) 是當時國際上最具權威的中國古玉專家之一。他曾在1938年出版著作《Carved Jade of Ancient China》。1950年2月,Salmony前往拜訪瓊肯,並參觀了其中國玉器收藏,隨後便計劃編寫一部關於中國玉器史的專著,合共兩冊,時定名為《Chinese Jades of All Periods》。當時,學術界對高古以後的玉器研究尚淺,兩人懷著對中國古玉的熱愛以及對梳理此類玉器的共同目標,很快結為摯友。接下來逾八年時間裡, 瓊肯與英國藏家Desmond Gure (1905-1970) 對Salmony的新書編著給予了鼎力支持。遺憾的是,Salmony於1958年4月29日前往倫敦的海途上不幸去世,故此,這部書最終未能完成。此專著的第一冊後來於1963年發行出版,更名為《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其中刊錄了瓊肯及Gure的數件玉器藏珍。

「尊敬的Salmony教授: ⋯⋯請允許我表達對您到訪的極大榮幸。能與一位真正懂得玉器語言的人暢談及學習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特別是這個品類如此的難懂且目前又尚無任何權威著作可供參考。」
史蒂芬・瓊肯三世先生致函Alfred Salmony教授,紐約,1950年2月17日

本場拍賣編號216及256,錄於Alfred Salmony,《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紐約,1963年

在瓊肯先生的收藏之路上,他長期對美國的各大博物館提供大力支持。身為芝加哥的藏家,他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關係緊密,並在1940年代至1960年代之間多次出借摯愛藏品,供其辦展。瓊肯之珍藏曾參展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極具影響力的明代青花瓷大展,該展後於1949年移師至費城藝術博物館繼續展出。除此以外,洛杉磯歷史、科學及藝術博物館亦於1956年與瓊肯先生合作,舉辦了一個唐代藝術大展,其中即包括了本場所呈之編號223拍品。瓊肯先生對美國博物館慷慨囊助,為推廣中國文化不遺餘力,曾將藏品捐贈予威州密爾瓦基歷史博物館以及佛州邁阿密大學洛伊美術館,後者毗鄰其科勒爾蓋布爾斯避暑别墅。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