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品味:十九世紀墨地彩瓷

Sotheby's

地彩瓷在西方被稱為「famille-noire」,這一稱謂最初由法國作家阿爾伯特•雅克瑪特於1873年提出。十九世紀末是墨地彩瓷的輝煌時期。時康熙瓷器在歐美極為流行,各種名稱、品類及藏品目錄應運而生。墨地彩瓷的流行,與同時期的美學潮流有著緊密關聯。當時著名藝術家但丁•加百列•羅塞蒂(1828-1881)及詹姆斯•惠斯勒(1834-1902)推崇英國唯美主義運動,此二人即鍾愛收藏康熙青花瓷器;其他因素並包括1853年艦隊司令馬修•培里將軍「黑船來航」事件令日本風成為文化界亮點。再者,當時西方的工業發展一日千里,眾多工業家因成鉅富,繼之大量購買頂級藝術品,此類尺寸碩大的墨地瓷器,剛好可以用來裝飾他們的豪華府邸,因而令其收藏價值驟增。

在當時著名的古董商中,以 Edgar Gorer、Joseph Duveen 及 Frank Partridge 對於推動康熙瓷器市場最為活躍。他們曾幫助多位重要中國瓷器藏家建立其收藏,並提供了大量的康熙瓷器精品,其中亦包括墨地彩瓷。

在需求增大的情況之下,貨源供應變得至關重要。有兩個主要原因促使了十九世紀晚期墨地彩瓷在中國的大量燒製。其一是晚清時局動蕩,景德鎮瓷匠收到的製瓷訂單數量減少,故此對訂燒製作康熙風格瓷器(包括大型墨地彩瓷)必是欣然接受。其二,據傳宮廷太監為了討好慈禧太后,會在五彩器上添加墨地,製成墨地彩瓷,以悅鳳顏(見 Gerald ReiHinger,《Economics of Taste》,卷2,倫敦,1970年,頁212)。同樣為了取悅慈禧太后,有人也可能聘請景德鎮瓷匠製作相近的彩瓷獻給太后。在當時售往西方的墨地彩瓷當中,有將康熙瓷器剝彩後重施墨地彩飾之器,亦有將新燒瓷品作為康熙本朝之器者。直至1974年,約翰•亞歷山大•波普著Frick收藏瓷器圖錄時,方始對此類器之斷代提出疑問。波普認為此類大型墨地彩瓷皆製於十九世紀晚期(詳見約翰•亞歷山大•波普,《The Frick Collection: An Illustrated Catalogue. Vol. 7 Porcelains, Oriental and French》,華盛頓,1974年,頁87至90)。雖然當時波普及數位學者已經對此類瓷器提出疑問,然而直至1990年代及2000年代初期,此類大型墨地彩瓷器方獲公認為十九世紀晚期之器,並重新斷代。

墨地彩瓷在二十世紀初期價格曾一度十分昂貴。Frank Partridge 曾以數百英鎊購買了一件墨地彩瓷瓶,後於1919年以天價的12,000英鎊售予約翰•洛克菲勒(1839-1937)。墨地彩瓷收藏最豐者,當數George Salting(1839-1909)以及James A. Garland(1840-1902),前者後將其收藏遺贈給了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後者的 收藏則由 Duveen 以500,000美元購得,後轉賣給了約翰•皮爾龐特•摩根(1837-1913),摩根去世後繼由 Duveen 重新購入,其中多數由洛克菲勒納入收藏。當時藏家及古董商為覓得此類佳器,競爭激烈,不少友人因而反目,甚至演變成官司糾紛。此類墨地彩瓷雖於今天重新被斷代為十九世紀晚期,但仍然深受藏家鍾愛,並可使今人一窺西方收藏黃金年代的獨特面貌。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