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茶道

浅谈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逾千年来发展出迥然不同的美学和文化精神。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逾千年来发展出迥然不同的美学和文化精神。

中文翻译:劳嘉敏、黄梓铃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Olivia Lo and Michelle Wong


今打开社交媒体搜寻「茶道」二字,出现的不单是清雅幽静的茶室照片,还有五花八门的茶道课程,足见现代都市人对这个古老的文化传统依然心怀向往。

日本人称茶道为「茶の汤」,一般是指准备抹茶的仪式。茶道深受禅宗思想影响,气氛讲求宁和恬谧,主客举止得宜,一期一会,缘来自得。

日本关于茶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九世纪。相传公元816年,嵯峨天皇下令在近畿(今关西地区)栽种茶叶。当时茶文化盛行于一海之隔的中国,乃至宋初发展出点茶法,而早在三国后期,茶文化已传至朝鲜半岛,并于高丽时期渐臻成熟。因此纵观历史,煮茶、品茗的仪式在东亚各地广为流传。后来中国人逐渐习惯以沸水冲泡茶叶,日本人则坚持使用抹茶粉。时至16世纪,茶道宗师千利休悟得「侘茶」真髓,提出茶道精神讲求「和、敬、清、寂」。1872年,日本政府正式把茶道视为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艺术形式。

历经千年累积,茶道精神如今已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室内的器物、插花、挂轴乃至室外庭院的设计,都有着无法取代的丰富内涵,其中又以茶具最为引人注目。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季节变迁,茶具会因应作出调整,但最重要的茶盌、茶筅、茶杓和茶罐却始终不可或缺。

在芸芸茶具中,茶盌乃重中之重。在茶道礼仪中,只有茶盌会由主人之手奉予客人,因此最是讲究。日本陶瓷工艺虽源远流长,最早的茶盌却是13至16世纪从中国传入,不久后日本匠人方学会掌控这门技术。日本茶盌的风格与流派多如繁星,各有千秋,而当中获奉为至尊的,只有乐烧陶器。乐家乃日本茶盌匠人世家,乐家烧始于16世纪,以烧制乐茶盌为主,成品多为赤色或黑色。除乐烧以外,京都出产的京烧亦以色彩纷呈的设计与精细考究的工艺而备受珍视。时至今日,许多当代陶瓷匠人仍然选择到京都开设烧窰,延续这个古都的艺术传统。相比前两者,更为常见的国烧则包括全日本风格各异的陶瓷器,乃日本著名窰产地区以外所烧制的陶瓷器具总称。

茶道对茶具要求极高,而茶盌更须达到多条严苛的准则,方符合礼仪要求,因此有茶盌是最难烧制的陶瓷器皿之说。首先,茶盌须具一定重量,捧在人手上才有实感,但亦不可太重,否则难以端持。其次,茶盌太厚会使热力难以传到持盌人手上,太薄又会使热力太快散去。多一分少一分,都会使茶盌重量与厚薄失衡,因此陶瓷匠人视烧制茶盌为一大挑战实在不无道理。

除重量与厚薄以外,盌足、内壁和盌口的制式都各有规矩,匠人烧制之时丝毫不可松懈。手持茶盌时,主人会以拇指按压盌口,四指抵于盌足,而盌足须舒适贴合指尖,方为上品。点茶时会使用茶筅击拂茶汤,因此茶盌内壁必须平滑,才不致损坏茶筅。盌口同样须平整顺滑,客人品茶时才不会割伤嘴唇,主人亦可在仪式进行期间轻易抹净盌口。除了形制上的讲究,茶盌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捕捉匠人的灵魂与精魄,呼应茶道的禅宗根源。

香港苏富比正在举行「恬静闲寂—日本茶道美学」网上专场,欣呈中国宋瓷、高丽瓷器和日本现当代大师杰作,以琳瑯满目的陶艺精品,回溯日本茶道源流。



特别鸣谢 汴京茶寮 Tealosophy Hong KongEast_c.florist 为以上主题图片提供拍摄场地及花艺布置。

中國藝術品

More from Sotheby's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