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罗威收藏」汇集西方战后及当代艺坛的最高成就,犹如一道壮阔宏丽的现当代艺术风景线。藏家凭借非凡耐心和过人艺术视野,数十年来励精求善,悉心搜集不同年代各大艺术风潮的代表作,集结成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藏。麦克罗威收藏65件珍稀巨作,将于本年11月及明年5月的两场单一藏家专场上拍。

「麦克罗威收藏」作品广涉不同媒材与艺术风格,呈现欧美艺坛诸家的创作演变和里程碑,见证各家思想在百花齐放年代的澎湃交汇,以至延续至今的影响力。
此收藏涵盖20世纪后半叶与21世纪当代艺术发展,其中抽象表现主义与普普艺术对后世——包括当下影响尤其深远。从1950年代的弗朗兹・克莱恩、马克・罗斯科、杰克森・波拉克,到1962至1986年的安迪・沃荷作品,无一不是每位艺术家当时得令的代表作。
「麦克罗威收藏」展现的宏观艺术视野气派不凡;细看每幅作品后,会发现整个收藏犹如万花筒般折射出百变多端的气象。从艾格妮斯・马丁、布莱斯・马登、罗伯特・赖曼的极简主义构图,到菲利普・加斯顿鲜艳瞩目、具象却耐人寻味的《强光》,再看塞・托姆布雷2007年的巨型六联屏《无题》上朵朵滴着鲜红的花——观者倘佯在风格迥异、各具意味的作品之间,可感受到来自四方八面的视觉和思绪冲击。

麦克罗威从不同渠道搜集作品,当中不乏显赫来源,例如贾柯梅蒂《鼻子》,1994年购自瑞士艺术巨商兼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创办人恩斯特·贝耶勒;《巴卡拉水晶酒具套装》购自1990年杰夫·昆斯的首场个展。其他90年代中期购藏的作品,包括波拉克的《第17号,1951年》、沃荷1962年代《玛丽莲・梦露九宫格》,可想当年藏家如何以专心致志地、凭远见辨识出超越时代的艺术品——这些经悉心淬炼的精华,如今一一呈现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