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

康熙一朝艺术浅谈

Sotheby's
清康熙 清圣祖康熙皇帝朝服像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

熙帝在位时间长久,世界各国统治者鲜有能及,在中国历代帝皇之中地位显赫。他开创清代康雍乾三朝盛世,期间国力鼎盛,声威远震。满族发源东北,清兵入关,推翻积弱已久的明朝,结束1368年以来的朱家政权,1644年定鼎北京。清帝以外族身份入主中原,故采汉制,仿照汉室改立年号,在旧有制度之上奠定新廷。康熙帝玄烨,1662至1722年在位,乃清代第二位皇帝,其父顺治帝于1644至1661年在位,驾崩时年仅廿三岁,玄烨幼龄继位,年方七岁。

康熙帝登基时清朝立国不久,根基未稳,面临前朝遗民的军事抗击,正统地位亟待巩固。为更好地统治这个多民族帝国,康熙帝用心饱读诗书,吸收不同学说。他高瞻远瞩,虚心问学,日理万机之余雅好艺术,将自身的满族根源、历史悠久的华夏文化和西方科技共冶一炉,反映在其治下一朝的工艺成就当中。

新帝颂图

为了巡视国土,亲览民情,康熙帝曾六次南巡。皇帝在规模浩大的队伍簇拥下,深入江南经济及文化腹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同时意在向百姓展示一国之君的仁厚和威仪。康熙帝下令一众江南地区的著名画家绘制《南巡图》,记录盛事,是其早年支持艺术发展的重要举措。

王翬等 御制康熙南巡图第六卷部分:从奔牛镇经大运河至常州府 2016年9月14日在纽约苏富比以950万美元成交,拍品编号576

文房雅玩

清康熙 康熙帝便装写字像 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

清廷欲巩固统治,有赖士大夫出谋划策。康熙帝意识到华夏传统之博大精深,自己需要很高的学养,才足以令群臣服膺,因此礼聘汉人大儒入宫,一起讨论古籍经典,研习书法。皇帝闲时偶发雅兴写字作画,熟习诗词歌赋和名家书法对他而言非常重要。在其中一幅宫廷画像里,康熙帝虽然身穿满服,但仍以传统文人形象示人。康熙年间,文房案头上的雅玩摆设广受青睐,可见学问和书法修为备受重视。

清宫御瓷

明末清初正值改朝换代,景德镇御窰停止烧制宫廷御瓷,一度沉寂多时,直至康熙年间才东山再起,为北京皇宫大量生产瓷器,上至九坛三庙的祭祀礼器、皇帝起居生活的御用佳器,下至帝家眷属和官员用瓷。在江西巡抚兼右副都御史郎廷极督度下,官窰出产的质量愈发出类拔萃。除青花瓷和五彩瓷外,单色釉瓷的工艺亦登峰造极,包括复兴因难以烧制而自明初宣德帝之后绝迹一时的铜红釉。时创新铜红釉中尤以「豇豆红」最为名贵。

从左至右为拍品 113 115 103 116 102 ,将于2020年9月22日纽约苏富比「 雅静清灵——康熙御瓷私人珍藏 」 拍卖会上拍

科技发展

康熙帝秉性好学,对科学态度开明,他重视科技与工艺,为文艺发展带来新姿。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早在十六世纪末来华,至清在皇帝广任贤能的新气象下拓阔宫廷艺作,影响深远。部分传教士获高官赏识,在清廷供职。得益于数学和历法新知,康熙帝起初对传教士礼待有加。然而罗马教宗认为中国人的祭祖礼仪与天主教教义相悖,遂颁布禁令,触怒康熙帝,因此只许拥有科学知识和一技之长的传教士留在朝廷。康熙帝于宫内设立造办处,欧洲艺匠和中国技师在同一屋簷下,为宫廷制作科学仪器、时计和珐瑯彩瓷。耶稣会士引入珐瑯技艺,为瓷胎、金属胎及玻璃胎器注入一股西风,形成珐瑯彩,并于雍正、乾隆两朝继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清康熙 粉红地珐瑯彩开光花卉盌 《康熙御制》红料款 2018年4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以2亿4,000万港元成交,拍品编号1

康熙一朝取道儒家经典,师法汉人美学,复苏前朝绝艺,照证清国风华。康熙帝通过艺术及文化巩固大清正统,安治稳定盛世。此时期的审美及技术成就促进了一系列艺术创新,其中豇豆红釉文房瓷珍即为典型。康熙帝统治六十一年,在位期间巩固满清政权,重视艺术发展、文人学养以及科学技术,大量吸收舶来精髓,于宫中设立造办处,广任贤儒供职清廷,缔造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清帝国,为战乱之后的人民带来长治久安的富庶日子,同时为雍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文版编译:劳嘉敏
Chinese version transcreated by Olivia Lo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More from Sotheb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