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風沙 石室為家

漫天風沙 石室為家

原文於2018年9月19日發佈
原文於2018年9月19日發佈

九四一年,張大千率子姪門人等赴敦煌研究石窟藝術,又聘青海喇嘛畫師作助手,復召謝稚柳和門人劉力上等前來協助。埋首石窟近三載間,張大千不憚艱辛臨摹,得窺上自元魏之藝術堂奧,重播六朝隋唐之蹟。

張大千  《臨敦煌觀音像》  , 1943年作,成交價 48,045,500 港元

款識
莫高窟第二百七十七窟觀世音菩薩像,橅奉紀常先生、白堅夫人供養。癸未三月,清信弟子張大千爰。

本幅寫於「癸未三月」,即公曆一九四三年四月初至五月初,即畫家結束石窟研習,倚裝將離敦煌時,摹莫高窟觀世音菩薩造像一區,贈谷正倫伉儷。

谷正倫

谷正倫(1889-1953),貴州安順人。早歲負笈東瀛,入陸軍士官學校,期間加入同盟會,後返國隨黃興參加革命,辛亥鼎革後,歷任國民政府軍政要職,曾任憲兵中將司令、憲兵學校中將教育長,故有「現代中國憲兵之父」之譽。先後主政甘肅、貴州,又曾掌糧食部。四九年赴台,出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五三年底病逝。「白堅夫人」即陳瑾,一九一九年與谷氏於結縭貴陽。

大千個性爽朗,擅結交朋友,無拘身份,故逗留兩年餘間,與當地紳商,大千個性爽朗,擅結交朋友,無拘身份,故逗留兩年餘間,與當地紳商,軍政界人士,甚或來訪之政府代表團相處頗融洽,雖當地物質條件困乏,但亦因此人際關係,屢獲協助。一九四○年谷正倫出任甘肅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執掌隴省軍政大權,雖未見與藝文界人士緊密過從,惟大千敦煌居停期間,毋受滋擾干預,即使受人構陷,誣告破壞文物,谷氏雖致電報指問此事,但似未追究。反於大千甫離開敦煌,一九四三年八月中旬在蘭州三青團禮堂舉辦畫展,谷氏與當地軍政大員出席主持開幕儀式,可見兩人未有因上述構陷之事致生隙嫌。畫家出此鉅製送贈谷氏,其禮極重,或為報其照拂之恩,蓋石窟臨摹過程艱苦,臨摹所得,皆自珍甚矣,非輕易贈人。

張大千在敦煌

畫上題「莫高窟第二百七十七窟」(即敦煌研究所編第二零一窟),據大千自撰〈莫高窟記〉,此窟屬盛唐、晚唐,窟內南壁北壁,各有觀音菩薩一區,其一具「高四尺六寸」。

本幅寫菩薩立像,見九分開臉,頭束髮,戴寶冠,後有頂光,手腕佩戴釧環,斜穿天衣,長帛外披,盤繞雙臂,下垂及地,瓔珞披身,腰結束帶,下穿朱紅羅裙,一手拈柳枝,一手置淨瓶,雙足立於朱紅蓮花座上。筆下開臉飽滿豐腴,彎眉豐鼻,兩耳垂穿環,莊嚴法相中見慈祥之色。眼、頰、頸以至身體各部皆暈染,色深淺不同。身上之釧環、瓔珞、束帶以至髮髻寶冠等,則以硃砂、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填蓋,色沉厚亮麗,得唐畫之古艷華麗。服飾層層叠蓋,以顏色深淺現其層次,突出衣褶叠曲轉折的摺痕,加強質感之表現,形像更呈立體生動。畫中線條沉穩,運筆熟練,細節描繪精準,尤以菩薩臉部神情、眉宇間,流露慈悲濟世之懷。十指或曲拈,或平伸,其姿婉轉,見柔韌之態,刻見細膩傳神。

本幅亦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及四川省博物館珍藏外,少數流傳於民間之張大千敦煌時期臨摹壁畫之代表作。

中國近現代書畫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