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富比欣呈史蒂芬・瓊肯三世(1978年逝)珍藏逾六十件中國玉器精品,藏寶聚珍,薈萃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玉雕藝術精華,焦點拍品包括一件明代青玉童子牧牛擺件、清乾隆黃玉瑞獸及清道光玉璽,斑斕瓊宴,雅聚一堂。

翠林擷菁:四千年中國玉器
- 新石器時代
- 商代
- 東周
- 漢至六朝
- 唐代
- 宋代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玉羊
拍品已售 $37,800
此新石器時代玉雕珍罕非凡,風格自然質樸。目前存世另見一極近石羊例,現藏於華盛頓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有學者定其或為石家河文化,約公元前2200至2000年。 -
商代商 玉人面形飾
拍品已售 $81,900
此人面形飾面部刻畫特徵分明,出自一組存世量極少的相類商代配飾。相類人面形飾可見一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另見兩例,其一見刻髮,其二無髮,於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現存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
東周東周 戰國 玉扭絲紋飾
拍品已售 $18,900
此類玉飾極為罕見,唯見一極近例,現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錄其官網。據其博物館描述,此類飾作為固定帶扣之用。 -
漢至六朝漢至六朝 玉馬首
拍品已售 $746,000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當中,馬作為載具,地位尤其重要:開疆擴土、鞏固山河、信息傳播,皆見其用。漢代中國東北部邊境常受匈奴侵擾,朝廷大力尋找異域良馬,以利戰事。 -
唐代唐 白玉胡人
拍品已售 $75,600
唐代盛況,以其對外貿易開放,以及文藝發展繁盛見著。隨著絲綢之路的開放,中外貿易得以蓬勃發展,促進了邦國之間的宗教、思想與文化交流,互通有無。 在自由富庶的社會氛圍下,胡人之形像亦逐漸流行。此時期胡人形象多以闊面及卷曲鬍鬚為特徵。 -
宋代宋 青玉臥羊
估價 20,000–30,000 美元
本品玉羊,雕工精美,細膩雅緻,彰顯宋代玉雕風格。兩例宋代玉鹿與本品造形相類,圖見於楊伯達編,《中國玉器全集》,卷2,石家莊,2005年,圖版122及123;其中一例之鹿首風格與本品形似,另一例之鹿身風格與本品相類。 -
元代元 白玉雕天王牌
拍品已售 $107,100
本像造形簡練有力,體型魁梧,上身赤裸,戴骷髏項鍊,面目猙獰,怒髮衝冠。此形象與北京居庸關雲台卷門內壁四大天王雕飾中的鬼相天王近同。該雲台建於元至正三年至五年之間。本品玉雕極罕,目前僅知另一極近例存世。 -
This charming carving is highly unusual in its combination of a monkey on a horse and two figures. While carvings of a monkey and horse, a figure with a horse and a scholar and boy are well known, no other piece that fuses all four elements appear to have been published. The sensitive rendering of each figure in the round, the intricate details, and variety of textures attest to the carver’s skill and ability to capture such a complex scene in jade. 明代明末 白玉雕馬上封侯高士童子擺件
拍品已售 $100,800
本品雕工卓越,甚為珍罕,馬上封侯,高士童子相伴在側。各形像彼此獨立,細節繁複,紋理豐富,精雕細刻,足見雕匠將不同造型合為一體之超凡工藝。 -
清代清道光 白玉雕螭龍鈕方璽
估價 200,000–300,000 美元
本璽雕工卓絕,氣韻渾厚,應製於道光十一至三十年間,當置於慎德堂內。慎德堂位於圓明園九洲清晏島。目前已知《道光帝行樂圖》及《道光帝喜溢秋庭圖》兩畫均鈐有一方尺寸更大的「慎德堂寶」璽印,可見道光帝對慎德堂之喜愛。

玉是一種非常堅硬的礦物質,需要專業工具與技術才能加以雕琢,製成玉品。這種原材料的特性,促成了自新石器時代起兩個重要玉文化現象的形成——第一,由於製作玉器需要龐大勞力,傳統上,玉器只為社會上流階層所專有;第二,由於玉器非常耐久,經得起歲月打磨,不被降解,寄語恆久不變。自古以來,玉器常被用作殉葬飾品,隨同達官貴人埋入墓中,祈願永生。後來,世人更將玉石雕刻成神像及其他不朽象徵,魅力雋永不衰。今次上拍的瓊肯玉器珍藏,不乏象徵長生不老的美玉佳品,寓意吉祥。

從古至今,動物一直是中國藝術中常見的題材,在玉雕中也十分流行。玉雕中的一些動物形象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比如水牛代表著春耕,或是馬代表著征戰;還有一些動物有著吉祥的寓意,如蝴蝶及羊等;另有一些動物形象經過歷代先人的想像與詮釋,演變為瑞獸,為世人帶來祥瑞。
瑞獸呈祥:中國藝術世界裡的動物主題
- 蝴蝶
- 瑞獸
- 金魚
- 水牛
- 瑞獸
- 鳥
- 佛獅
- 羊
- 馬
-
蝴蝶清乾隆 黃玉雕福疊富貴把件
拍品已售$44,100
蝴蝶象徵著喜悅,歡慶吉祥,是中國藝術中討喜常見的創作主題,代表祝福、豐裕、幸福,長壽安康。 -
瑞獸清乾隆 白玉雕瑞獸擺件 《子岡》仿款
拍品已售$390,600
瑞獸形象在中國藝術史上古已有之。這些靈獸常以真實動物為原型,融合古人的想像以及其對自然的理解,為古人探索並詮釋未知的一種嘗試。 -
金魚清乾隆 白玉雕連年有餘擺件
拍品已售$201,600
金魚,取其「金玉」諧音,象徵富裕與和諧。金魚與蓮花同時出現,寓意「年年有餘」。 -
水牛明 青玉雕童子牧牛擺件
拍品已售$151,200
水牛在傳統農業中肩負重任,因此在中國文化中象徵春天與繁榮豐收。水牛性情溫馴,棲身田園,與文人學者獨居山林、歸隱求志的哲學理念互為相稱。 -
瑞獸清乾隆 黃玉雕瑞獸擺件
拍品已售$1,714,000
此瑞獸形象或為狻猊,在中國神話中,狻猊常被塑造成一種五官神秀、腳力超凡的走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 -
鳥商或更晚 玉鳥形飾
估價 8,000–12,000美元
或因為其飛翔的能力,鳥的形象在商代貴族當中意義非凡。古人認為其可飛離塵凡,翱於天境。鳥形紋飾常出現在當時的玉雕或是青銅器之上。相類商代玉鳥形飾曾出土於河南安陽商墓。除此外,倫敦大英博物館亦見藏例。 -
佛獅清乾隆 青白玉雕太獅少獅戲繡球擺件
估價 80,000–120,000美元
在佛教當中動物的形象十分常見,獅子可謂其中表表者。佛獅在佛教藝術中的形象是守護神獸,而非殘暴的獵食者。玉雕中的獅子常以幼獅相伴,歡喜嬉戲,代表太師少師,寓意陞官晉爵,仕途順利。
-
羊宋至元 白玉雙羊牌
估價 20,000–30,000美元
羊與「陽」同音,寓意積極向上、欣欣向榮,具有繁榮安定,富足豐裕之美意。 -
馬漢至六朝 玉馬首
拍品已售$746,000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馬的角色舉足輕重。古人以馬報平安,因此馬是力量、速度及和平的象徵,其形象幾乎可見於所有中國藝術媒材。 然而,早期玉雕中馬的形象卻極少出現,僅知的存世作例大多為著名博物館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