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城市藝術運動之父的尚·米榭·巴斯基亞曾言:「放火比呼救更能引人注意。」將巴斯基亞的話套用於街頭藝術,街牆和街角上的壁畫就好比他口中的「放火」,熙來攘往的都市人無不將目光投射於此。
街頭藝術從七十年代起廣為人知;這種藝術形式源自當時流行的塗鴉文化,世界各地的塗鴉群體走到街上創作,在未經許可下擅自以漿糊張貼海報、標印和書寫社會評論等手法「裝飾」街道。這種表達方式可追溯至十六世紀初,當時羅馬人將匿名的諷刺詩或幽默字眼張貼在「說話雕像」的基座,藉以抨擊社會及政治上的不公。這些雕像遍佈羅馬人來人往的廣場與街道,四周更貼滿有關教宗及政府暴行的流言蜚語。
《帕斯魁諾雕像》,羅馬其中一座「說話雕像」,尼古拉斯·貝亞特里切,雕刻版畫,1582年後出版
相比起早期現代羅馬的諷刺詩作家,現今的藝術家不會因為在街上抒發己見而失去雙手或人頭。但當街頭藝術被界定於藝術創作與破壞行為之間的灰色地帶時,藝術家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譴責。二〇〇九年,街頭藝術家Zevs在香港阿瑪尼(Giorgio Armani)旗艦店的外牆畫上一個「溶化」的香奈兒標誌,藉以展示品牌之間的競爭,可是其創意之舉不獲賞識,他更因此被拘捕。此事正好反映街頭藝術的二元特色。
Zevs 《溶解的白色香奈兒》,估價 90,000 — 110,000 港元
儘管如此,街頭藝術已被公認為一種藝術體裁,而且愈來愈受大眾及公共機構歡迎。尚·米榭·巴斯基亞、凱斯·哈林與Kaws等當代藝術巨擘都是從街頭藝術創作出身。他們的作品不但被納入全球各大博物館收藏,同時亦備受專業藏家及新晉藏家追捧。
街頭藝術發展所產生的其中一個顯著影響,就是讓大眾重新定義藝術。透過將藝術帶到街頭,藝術家令藝術跳出展覽牆板的界限,進而改變大眾對展放藝術的地方和如何欣賞藝術的觀念。藝術家Invader以「侵略」公眾地方而著稱,常在城市建築物上安置標誌性的馬賽克作品。其作品鼓勵人們多加關注身邊環境,日常生活的地方隨時可化身為藝術家的創作空間。此外,Invader亦按照其馬賽克作品創作尺幅較小的複製品。複製品為畫廊而作,以有機玻璃製成,並附有一份列明原作所在地的證書。透過將街頭藝術引入畫廊空間,Invader更進一步印證兩者之間的分界漸漸消失,而普羅大眾亦更易接觸藝術。
INVADER 《別名 PA_1177》,估價 350,000 — 450,000 港元
弗朗西斯科·羅德里格斯·達·席爾瓦,又稱Nunca,是另一位利用城市空間創作的藝術家。生於聖保羅的Nunca在創作中致力探究巴西的古今文化,其作品色彩斑斕,當中的原住民肖像與現代景觀形成對比。二〇〇八年,Nunca與另外五個蜚聲國際的街頭藝術單位(包括奥斯·葛妙斯兄弟及Faile)受委託為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創作壁畫,這是首次由公共博物館在倫敦展出的大型街頭藝術展覽。該次展覽更強調「街頭藝術」不再停留於以前的塗鴉文化。雖然上述的藝術家統稱為「街頭藝術家」,但他們也會像先輩藝術家一樣,創作紙本作品、油畫及雕塑,而非單單著眼於壁畫和文字塗鴉。
Nunca 《金髮土著》,估價 70,000 — 100,000 港元
街頭藝術不只在空間上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而且其表現形式與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息息相關。透過利用從街上蒐集得來的媒材,例如碎卡紙、海報、噴漆罐、石膏塊及玻璃碎片,藝術家令人們重新注意到這些在繁華都市中不被為意的物件。最終作品不但難以單一歸類,並且更進一步模糊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的邊界。
亞歷山大·法爾托,又名維里斯 《物質#14》,估價 120,000 — 180,000 港元
近年街頭藝術愈見盛行,有鑑及此,倫敦蘇富比於二〇一四年舉辦首個以國際知名藝術家班克斯之作為主題的回顧展。兩年後,香港蘇富比與著名街頭藝術經紀人史蒂芬·拉扎里迪斯再度合作,策劃二〇一六年舉行的〈街頭帝王〉展售會,當中展出全球最著名城市藝術家的作品。今年六月,紐約蘇富比與Fat Free畫廊合作,邀請到一班知名街頭藝術家重新演繹當時上拍的十五至十七世紀西洋古典油畫作品。而在今年十二月,香港蘇富比很高興與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合辦〈始於街頭〉專場拍賣,為基金會來年的展覽、活動及教育項目籌募經費。是次拍賣特別呈獻32件分別由29位街頭藝術家捐出的作品,創作風格及媒介各有特色,展現街頭藝術的精髓。
標題圖:菲利普·帕托尼 《色彩動力學》,估價 30,000 — 50,000 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