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

如何优雅地消暑

吳君莉
《夏夜叹》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炎炎酷暑,艳阳高照,出门上街走几步路已是汗如雨下,只觉如身处蒸笼热锅中。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古代,除了盼雨到、等风来,人们有什么消暑度日的法宝呢?

拨扇、望天


「寄来一握清风扇,好为南荒埽热尘。 」 《失题十七首 ·其二》张弼

轻巧便携的扇,无论外观设计变化如何,古今皆是人们在夏日散热的良伴。 除了历史最悠久的羽毛扇,古时的扇大概分两种:团扇折扇

团扇早在西汉《怨歌行》已有记载:「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早期的团扇多以素纨为面、竹木骨等为柄,后有葵花、六角、梅花等形状。 至于多与文人雅士相关的折扇,约在北宋开始有记载,有说由日本或高丽传入中国,至今未有定论。

魏晋时期,文人和朝臣之间始流行在扇上互赠题诗写字。 据说王羲之是第一位在扇上题字的人,除了书法和题诗,逐渐衍生出团扇画。 画者在这手掌翻弄的一小片空间里,细画花鸟小品,或写山水乡情。 宋代文人画、院体画造诣达到高峰,宋徽宗更是画团扇花鸟小品的高手。

折扇
至于潇洒风雅的折扇,约在北宋开始有记载,有说由日本或高丽传入中国,至今未有定论。据明朝人方以智记载,折扇是明初东夷(日本)贡品,在永乐年间开始流行。

永乐皇帝爱轻便的折扇,命内务府仿制,并使翰林学士于扇上挥墨写字,端午时赐赠群臣;明宣宗更曾御笔亲题于扇面,更有御笔花鸟扇画存世至今。文人雅士互赠题诗扇之风,自此盛行于明、清两代,而且材质越见奇巧,扇骨有用玳瑁、沉香,工艺有螺钿、雕漆、镂空等。

遥想当年江南雅士,折扇轻摇,在烟雨间、楼台里,观天地、鉴世情,或许已浑然不觉暑热蒸煎?

纳凉、静卧


「玉碗冰寒消暑气,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 」 《蝶恋花》 晏殊

民间智慧有云:「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如果连摇扇都会流汗,倒不如躺下来让体温稍降,竹席(簟)和瓷枕亦不可少。

瓷枕
隋唐时期始有瓷枕,及至宋代,烧瓷技术更发达,瓷枕款式花纹越趋精巧。 瓷枕材质冰冷,可消夏纳凉,如北宋诗人张耒作《谢黄师是惠碧瓷枕》:「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

材质硬又高的瓷枕看似不太符合现代人对舒适的要求,但观乎时人的描述,却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晚明高濂《遵生八笺》曾言:「有用磁石为枕...... 最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 可见,古人对枕头的要求,不一定是求舒适,也着重养生练精魄的功效。

此外,宋代瓷枕也流行婴戏图、花鸟蝴蝶等吉祥图案,或美人春睡造型,寓意婚姻美满、子孙繁盛。

竹夫人
不过,若然有了瓷枕、竹席,仍然热得翻来覆去不得安眠,如何了得? 不妨效法南宋诗人陆游般「床空新聘竹夫人」(《初夏幽居》)。

竹夫人,又名竹妃,她是何许人? 且看《红楼梦》里薛宝钗作诗迷:「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

此夫人在当今社会早已芳踪难觅,甚少为人所识,从前却是寻常百姓家的夏天恩物。 此夫人非彼夫人,它是一种以竹篾编成、中空通风的笼状长形物,供人在睡眠时揽抱,凉肤散热。

吃瓜、饮冰


人生昼短苦夜长,古人亦不惜秉烛夜游,只为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更多生活乐趣,何况是白天,怎能因为怕热一睡了之?所以,除了抱着竹夫人入睡,在冒着苦热的时候,古人也想出法子去享受生活。其中一个消暑妙法,就是饮冰水、吃西瓜。

夏日消暑饮料,在汉代只有权贵阶级可享用,其中一种「蜜水」就是在冷水里掺入蜂蜜;普通人一般只能饮清凉的井水。

到了唐代,民间开始流行用草药、果实熬制饮料,时称「饮子」,不只解渴,还有保健功效。 当时首都长安的「饮子店」,就如今日的台式饮料店一样成行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而且开始有私人卖冰店。 当时还有一种类似现代冰淇淋的甜食——「酥山」,即冰块上洒奶酪、糖蜜,并插上花朵装饰,但这种精致的冻品仍然是贵族豪门的专利。 元朝宫廷八珍之一「醍醐」是一种奶酪,等于现在的奶冻。

时至南宋,街上叫卖冰块的情景,一如诗人杨万里所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宋代民间饮食文化发展颇为发达,据南宋《梦粱录》记载,每逢夏日,临安茶肆「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亦即冰镇梅酒。 此外,还有砂糖绿豆、木瓜汁、卤梅水(即酸梅汤)、紫苏饮、荔枝膏水等。 在《清明上河图》里,也可见一些挂着「香饮子」招牌的路边档摊。 古人爱冷饮的程度,不逊于现代人。 据《本草纲目》记载,宋徽宗因吃冰过多而脾疾发作——即拉肚子也。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 《忆王孙·夏词》 李重元



至于西瓜,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 据考证,西瓜最早应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当时称为「寒瓜」。

直至唐代,始在西域一带培植,故改称西瓜。 所谓物以罕为贵,这种舶来品最初当然也是皇室贵族的专利,直至南宋时期始在中原地区栽种,逐渐普及起来,时有诗人范成大《西瓜诗》咏曰:「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至此以后,不少骚人墨客挥毫写下各种声、色、味俱全的吃瓜感受。

冰鑑
在没有冰箱制冷的年代,炎炎夏日,冰从何来? 如何储存?

原来,中国早于西周时已有储冰的技术。 当时管取冰、用冰的官员,称为「凌人」。 《诗经·豳风·七月》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即农历十二月凿冰,一月储入冰窖。 人们在地下挖窖,铺上草毡,存入冰后盖上草毡、覆土以隔热。

唐代以前,只有皇室有藏冰,皇帝也会在夏日赐冰予朝臣。 赐冰这种官员福利一直留存至清代;因此,能够在夏日饮冰,在古时也算是一种荣耀。

现代人有冰箱、不锈钢冰桶,古代人也有冰鉴,而且造型更花巧华丽。 现存年代最早的「冰箱」之一,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冰鉴。 冰鉴构造看似复杂,用法简单——外壳与内胆之间围满冰块,饮料或食品置入内胆中冰镇,开盖即可取出。 至于平民百姓,只能用最原始的「井藏法」,将西瓜及其他食品放入瓮内,直接放入井中冷藏。 将西瓜放入井中的天然冰镇法,至今仍然为人所用。

另类消暑大法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 《夏日山中》 李白

在礼教深严的古代社会,如此豁达开放的豪杰,除了魏晋竹林七贤,当然少不了诗仙李白。 但毕竟礼教之事,凡人大多不敢如此般轻轻抛却,另一位唐代诗人倒是有一种充满「禅味」的解暑妙方——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消暑诗》 白居易



白乐天先生显然深谙「心静自然凉」的窍门,亦与七贤之首嵇康的「常如冰雪在心」夏日养生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然世代更替无常,人情常理始终不变。

看了古人的驱暑散热良计,在这暑热攻心、火旺浮躁的夏天、除了借用外物降温,不妨宜静心如水,方可内外皆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