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

皇上的打卡专用章:乾隆御览之宝

谢金鱼
《乾隆宝薮》内印文

几年,随着各种创意行销的操作,以往在电视剧中或威严、或风流的乾隆皇帝,也变得活泼起来,而人们对他的称呼也「皇阿玛」变成了「盖印狂魔」或者「印章男孩」,其因无他,就因为乾隆喜欢在各种书画上盖章,现存于世界各地顶尖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文物,诸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范宽的〈谿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宋徽宗的〈瑞鹤图〉……等国宝级书画中,几乎都能见到「乾隆御览之宝」的印文,可以说这枚印文就是书画或者古籍曾经纳入紫禁城皇家典藏的证明,也是藏品辨伪跟研究的重要证据。

在书画上钤印或题字是收藏家显示品味与鉴赏力的方式,并不罕见,但乾隆盖章的方式实在特立独行,他并不只盖一个或一处,有时甚至会有五六个之多。您或许以为他有一大盒章,随便挑个顺手的就钤上去,其实,以为乾隆只有一大盒章还真是小看了这位十全老人,据《乾隆宝薮》记载,他一生拥有的玺印足足有1800多枚,各种材质、各种文字、各种用途一应俱全,同样文字的章有时会多刻几枚,有时一刻几十方也不稀奇。

但若说他像抓周一样看到什么就抓什么盖,那也不公平。众所周知,乾隆醉心于书画,当然对于自己拥有多少珍品非常在意,因此,他下令编纂了《石渠宝笈》,将紫禁城中的书画通通清点一遍,藏品的状况、收藏地自然要纪录,根据藏品的艺术价值给予不同的评价,而这些纪录除了留在《石渠宝笈》中,也会以玺印钤于书画之上。所有登录在《石渠宝笈》中的书画,必须盖上「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与收藏的殿宇名称,最上等的还会盖上「宜子孙」与「三希堂」,前者自然是希望珍宝传诸子孙不外流,后者是乾隆在寝宫特别装修的鉴赏室,三希堂虽然不大,却是乾隆忙里偷闲时悠游翰墨天地的纾压空间。

我们可以说,乾隆的每一个印章都有意义,除了上述这些有分类意义的章之外,还有若干闲章跟代表着皇帝不同人生历程的章,比如他未登基时用「宝亲王宝」与「长春居士」,即位之初向敬爱的爷爷看齐,他刻了「敬天齐民」。步入壮年后,他回想起自己与父祖三代同聚一堂,于是有了「纪恩堂」。乾隆这一生富贵长寿,七十岁时刻了「古希天子」、八十岁时再刻「八征耄念」,1792年完成所谓十全武功时多了「十全老人之宝」,退位之后则改用「太上皇帝之宝」,这些印鉴几乎就是他一生的足迹。

然而,在这上千方印鉴中,唯有「乾隆御览之宝」是贯穿乾隆六十年皇帝生涯的印鉴,只要是他看过的东西,必然会盖上此章。据记载,刻有「乾隆御览之宝」的印章共有八枚,其中他最偏爱的有三枚,两个椭圆形、一个方形,方形的这枚,印上以芙蓉石彫出一大一小两只可爱的狮子为纽。我们可以想像这对温润可爱的狮子曾在乾隆身旁,与他一同端详著内府重新装裱好的〈谿山行旅图〉,在皇帝的赞叹声中,他握起印章、沾匀印泥后,屏气凝神、郑重地钤在这幅气势恢宏的画作之上。而后,皇帝放下印章,由负责的太监清理、保养后,因为用得频繁,朱红的印色不免吃入石中,更可知这方印鉴曾如何被乾隆宝爱与使用。

富贵长寿的十全老人虽然早已入土,但这方印鉴却仍在人间述说著紫禁城中的风雅往事。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More from Sotheb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