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本的视觉艺术形式丰富,多年来深受全球大众的关注热爱。光是在我们的孩提与少年时代,就能找到许多例子。譬如无处不在、人见人爱的 Hello Kitty,以至各种卡通漫画书,以及《千与千寻》与《龙猫》等天马行空的宫崎骏动画电影。

最近,TeamLab 令人着迷的装置艺术,与草间弥生满布圆点的作品,已成为一眼可辨的 21 世纪标志。与此同时,日本文化在家居装饰领域亦不遑多让,由我们儿时所喜爱的图案折纸工艺,演变成现在重新流行的传统日式花道、富含哲学理念的侘寂与金继风格,日本风从未如此风行过。


为什么日本当代艺术可以诞生草间弥生、村上隆与奈良美智等全球知名的艺术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追溯至日本的明治时期(1868年至1912年)。随着 1868 年的明治维新,日本重启国门,与外界接触,日本民众借此接触到西方的艺术与文化。时间快进到二战结束后的 40 年代末至 50 年代,日本艺术家开始尝试更激进的创作风格;80 年代,世界开始注意到日本的当代艺术。

90 年代更是日本当代艺术奠定里程碑的关键时期。深受动画、漫画两种平面艺术影响的村上隆,正是于这时期开始展出自己的作品。他结合两种美学风格,创造出色彩鲜明的平面作品,完美体现日本「卡哇伊」(kawaii)的美学精髓。村上隆的招牌风格后来被称为「超扁平」,成为了艺术运动的名号。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远,故被誉为日本的安迪・沃荷。 2005 年,他与时任 Louis Vuitton 艺术总监 Marc Jacobs 合作,推出饰以其画作的限量版系列手袋与配饰。
村上隆有一位入门 20 年的弟子,他是在埼玉县居住,化名为「MR.」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继承了超扁平的美术风格,以动漫画风的日本少女为特色。跟随村上隆后,他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巴黎、首尔及纽约都举办了个人展览。
草间弥生是与村上隆在同一时期闯出名堂的超级明星,她很早就开始从事艺术创作,后于 1957 年移居纽约,但直至 90 年代才开始有人留意她的作品。到了 21 世纪,她的名声一飞冲天,直上云霄。 《卫报》于 2018 年刊登了一篇名为《草间弥生: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 》的文章,文中提到她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展览一共吸引了超过 500 万观众。草间弥生以绘画、雕塑及装置作品而闻名,透过探究自传式或心理方面的主题,她创作了圆点南瓜、《无限镜房》与《无限网》等知名作品。她和村上隆一样,也曾与 Louis Vuitton 推出联名限量产品系列。如今她已经成为当今艺术界的标志性人物,甚至拥有自己的博物馆——由草间弥生基金会运营,位于东京新宿的草间弥生美术馆。

90 年代的日本普普艺术运动之所以能够席卷全球,除了上述几位艺术大师外,奈良美智同样功不可没。奈良美智的作品擅用对比手法,以柔和色彩描绘儿童或动物,其可爱外表下却散发出危险气息——儿童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相信每位父母都不觉陌生。这种矛盾的并置催生出很多富有趣味的艺术品,吸引了大量狂热拥趸,在拍卖行经常能叫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例《青蛙女孩》(1998 年)就在 2021 年于香港苏富比以超过 1,250 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人类的情感也是盐田千春创作的灵感来源,其代表作是用细线制作占据整个房间的大型装置。她擅长于透过不同方式运用纤细线条,以描绘各类情感,成果既引人注目,又令人不安。 2019 年,东京森美术馆为艺术家举办了其艺术生涯中最大型的个人展览「颤抖的灵魂」。该展览由森美术馆的馆长片冈麻美(Mami Kataoka)策划,在世界各地,包括上海、釜山、台北、布里斯本作巡回展出,而最近一次展览地点为雅加达。

布鲁克林的松山智一(Tomokazu Matsuyama)在日本出生,后移居纽约,于普莱特设计学院(Pratt Institute)深造。在日美两国的生活经历,启发了他对文化身份的思考,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松山喜欢结合东西方美学,以普普艺术与漫画配搭江户及明治时期的传统风格,例如在日本古代卷轴等不规则形状的画布上作画。相比上述的日本现代艺术家,现年 47 岁的松山相对年轻,但名气却毫不逊色,其作品已被纳入洛杉矶 LACMA 等博物馆的永久馆藏,也是微软及丰田等企业的藏品。
日本当代艺术得以借鉴数百年的传统艺术,并早在社交媒体兴起之前便已创造出风靡全球的流行文化艺术,它毋容置疑会继续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发光发亮,为大家送上源源不绝的文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