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大千以泼墨泼彩技法独步画坛,山水画泼写兼施,堪为国画革新大家,有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巨匠之誉。张大千是最后一代完整继承传统笔法的国画家,所以对于自己被誉为现代艺术大师,大千居士多少或有几分不自在。许多当代评论认为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是回应西方现代艺术的手法,但他的作品之所以愈趋写意奔放,却是因为严重眼疾所致。他也认为自己追求复古,其浓重用色可以追溯至唐代盛极一时的青绿山水。然而,张大千在五十年代初开始游历美国,得以接触到抽象表现主义后,曾向友人提及自己有意与西方艺术家一较高下。

张大千早于五十年代中期已开始试验不同泼墨技法,但他将近花甲之年才发展出成熟的泼墨作品。1957年夏天,张大千眼底血管破裂,整整半年不能作画。他尝试重执画笔之际,发现视野模糊,视力大不如前,曾自言︰「不复能刻意为工,所作多减笔破墨……」随后他开创新法,以大笔蘸水湿纸,然后泼洒重墨,墨彩流动交融予以物形,他再以彩笔点染「未成形的风景」,让墨色透出鲜活,展现恢宏氛围。

每次泼墨作画,张大千都用细笔调整色墨,加以勾勒补景,仔细经营布局,呈现远山近水的悦目景致。他习惯将纸裱在木板上,让门生晚辈倾侧或晃动木板,控制色墨流淌。他逐层铺色,等候色墨半干或全干期间,有时会用风筒加快风干速度。每次添加新一层墨色后,他会小心让上一层的色彩意象透出,亦会在个别位置留白,力求令画作面貌确立之前,保留通透及明快的感觉。



张大千在水气淋漓的墨色上挥洒石青石绿,墨彩凝神厚重,气势磅礡,浑然天成,仿若行云流水。泼墨之后,他在色块上小心收拾,以细笔加入树木、村落、人物、舟楫点景,在本来抽象的画面上重现山水风光。张大千笔墨洒脱,利用即兴神来的泼墨泼彩,凭借回忆古代丹青及游历所到之处,建构山水意象。即使作品标题或会指明所绘是何地何事,但画面所见却尽是张大千的胸中丘壑,融汇艺术家的记忆与幻想,呈现如梦如诗的景象。

回顾张大千漫长的艺术生涯,他在1983年离世前,有超过二十五年的时间都花在创作泼墨山水上,并以泼墨重彩的技法,展现欧洲、巴西、美国、台湾等足迹所及之地。即使张大千接受多次手术后视力好转,得以重拾早年的部分创作风格,但终归是泼墨作品引领他与现代脉络接轨,奠定他在国际艺坛的地位。张大千绝顶聪明,他的创作发展轨迹足证他灵活机智,将人生逆境化为拓展笔墨的契机,写出一生最璀璨的艺术篇章。
七帧张大千的泼墨巨作即将在中国书画拍卖登场,让人见证这位艺坛多面能手自出机杼的绘画才情。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Caddie Lau
中文翻译:刘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