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

細味佛像局部之美

Johannes Pong
佛陀造像體現慈悲與智慧,從袈裟褶痕到上身坦胸,處處細節顯現佛道。豐滿的雙頰、玲瓏泛光的嘴唇、微垂的眼皮,每個部分都是完整個體。
圖片由左至右: 金代木雕加彩釋迦牟尼佛坐像 局部特寫。 清乾隆御製局部漆金銅喀什米爾式釋迦牟尼佛坐像 兩處局部特寫。圖片由仇國仕拍攝。
美如上帝;任何一部分都是完美的。
奧古斯特・羅丹

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對遠古文明的雕塑殘件情有獨鍾,且潛心鑽研,認為每一件本身就是完整的藝術品。佛教藝術亦如是,每個部分都蘊含其中精義,每個特徵都表現出虔誠之心,每個細節都能引人沉思。

金代木雕加彩釋迦牟尼佛坐像 局部。圖片由仇國仕拍攝。

沉思、冥想,然思緒總是難以遏止。即使在一千年前,沒有現代生活中觸目皆是的LED和霓虹光科技產品,自古流傳的歷史傳說與對未來的憂慮不安,都令人類思緒不得安寧。釋迦牟尼佛的正面臉龐流露慈祥,彎眉映襯白毫處。凝望此像局部,使人心靜思清,慢慢地一呼一吸,忘記當下,進入禪那的心一境性。

如此專一集中的心境也是一種修行──並非盲目崇拜,而是敬仰之心的真摰表現。虔誠,或虔誠的培養,可以體現於儀式行為,如鞠躬、上香、供奉食物和鮮花;也可以簡單如凝視仰望安詳和藹的佛面、祂那堅定有神的眼眸和高挺鼻樑。或可細看佛陀頭上緊密排列的層層螺髻,又或者是從佛陀肩膀隨意披垂的袈裟,布面褶痕細緻分明。

從兩個角度拍攝的 金代木雕加彩釋迦牟尼佛坐像 。圖片由仇國仕拍攝。

也許有人會注目於曾經存在但已遺失的殘缺部分。「美」的任何一部分本身是完整的,留白之處亦然。這尊佛像木雕祥靜溫暖,歷經年月洗禮,身上深邃的陰影營造昇華境界,讓我們追念已逝的過去。

譯:鄭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