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的漫畫視覺語言

當代藝術的漫畫視覺語言

「漫畫是虛擬。漫畫是感受。漫畫是抵抗。漫畫是奇詭。漫畫是情感共鳴。漫畫是破壞。漫畫是傲慢。漫畫是愛。漫畫是媚俗。漫畫是新奇感。漫畫是……懸而未決。」
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

乎如今面貌複雜多端的漫畫世界,藝術家手塚治虫(1928–1989)這番話可謂字字珠璣。放眼日本以外,現代漫畫在當代藝術中走過語義學的鋼絲,因獨特的漫符圖譜而被大家用於速繪創作。

漫畫最早出現於12世紀的日本,此後不斷拓展邊界,經歷過翻天覆地的巨變,如今已延伸至漫畫、卡通以及動畫以外的領域。江戶時代(1603–1867)流行的浮世繪,描繪日常生活百態、名勝風景及文學作品,為窺探大和文化風情打開一扇窗。葛飾北齋、月岡芳年、春梅齋北英等木版畫大師皆以畫敘事,借助這種「人間浮世雅繪」來歌頌生命如鏡花水月的奧妙,而浮世繪版畫最常見的主題莫過於美人、著名歌舞伎人物、相撲手、名川大海、民間傳說和詩歌俳句。

漫畫和動畫的起源是平面藝術,它的血統一半來自日本,一半來自西方。在19世紀,一種全新的視覺概念以雜誌形式傳入日本;到了20世紀,北美漫畫的譯本在日本廣泛傳播。1940年代和1950年代是日本漫畫發展的重要分水嶺,手塚治虫創作出空前未見的漫畫,糅合不同的平面藝術特色,開創嶄新的和洋混合畫風,擄獲日本以至全球各地讀者的心。

左:MR. 《 無題 》,2011年作。估價:140,000 - 240,000港元。右:村上隆《 Ko小姐_護士 》,2004年作。估價:300,000 - 500,000港元
下田光《 自畫像#3 》,2009年作。估價:30,000-50,000港元

漫畫的圖像,一幅更勝千言,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漫畫深厚的語彙和大量圖像意符。無論是焦慮不安的情緒、人物動態、官能刺激、甚至浪漫唯美的氣氛,都可以透過各種視覺修辭以凝煉傳神的方式表現出來。日系漫畫還包含一套重要的面部視覺語言:大頭圓臉小鼻子。圓溜溜的大眼睛是漫畫人物最顯著的標記,也是通往人物感情、想法和性格的窗口。眼睛的大小和特徵通常隨人物年齡而有所不同。眼睛的形狀也會透露不同個性——眼角向下的「垂眼(tareme)」代表純真和無邪,眼角尖尖的「上挑眼(tsurime)」通常象徵惡狠和傲慢。

漫畫文化遍及全球,它深植於我們小時候的想像空間和記憶世界裡,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漫畫獨具一格的視覺語言長久被內化吸收,再外顯於當代藝術的美學系統中。

Stickymonger《 無題 》,2019年作。估價:80,000-150,000港元

奧古斯特 · 比萊利亞《 櫻花靈魂 》,2020年作。估價:40,000-60,000港元

有些漫畫作品意味深長,不吝展現人間的黑暗面,除了透過人物表情,也有藉由鬼魂、惡魔、殭屍和惡靈生物表現各種陰森懼怖的情緒和氣氛。死寂的空洞眼神在漫畫中亦很常見,此類角色通常神情淡漠,或曾遭受創傷,或被神靈附體。就以下田光的《自畫像#3》(2009年作)為例,驟眼一看,這幅畫似乎只是描繪一個目光空洞的小女孩,但在絢爛明亮、充滿奇想色彩的背景點綴下,卻隱含畫家對現代社會的衝突和掙扎的觀察和反思。這個夾在陰暗與幻彩世界之間的小女孩象徵著下田光所言的「無盡可能;那裡是幻想與現實、過去與未來、生與死交錯的邊界」。

居於紐約布魯克林的韓裔藝術家Stickymonger 也身懷類似的天賦,她擅長在作品中築構平行宇宙。《無題》(2019年作)主角的半張臉被閃閃發光的粉紅色頭髮遮住,如Stickymonger自述,其目的是探索「明暗之互構,純真與恐懼的張力,柔弱與焦慮的衝突」。 Stickymonger的作品瀰漫著黑暗幽深的氣氛,這與她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她的家人經營油站,年幼的Stickymonger經常在油站流連,在汽油罐之間嬉戲玩耍,有時不禁注視著一桶桶深淵般的黑色石油。無師自通的西班牙藝術家奧古斯特 · 比萊利亞,其作品《櫻花靈魂》(2020)的八爪魚造形生物似乎被鎖錮在地上,強烈的明暗處理,以及主角黯淡的尖長眼睛,都明顯迴盪著一股陰鬱氛圍。

Okokume《 無題 2 》,2019年作。估價:30,000-50,000港元
川島秀明《 沉默 》,2009年作。估價:60,000-90,000港元

西班牙出生的藝術家Okokume對當前的氣候危機呈現異想天開的另類演繹。《無題 2》(2019年作)的主角是她筆下最著名的原創角色「宇宙小精靈Cosmic Girl」。這個一身碧綠色皮膚和棉花糖髮型的小女孩,為了保衛環境而穿越宇宙太空。另一邊廂,川島秀明的《沉默》(2009年作)則意在體現女性的內在本質。他筆下的女子都有一雙大大的杏眼和豐美的朱唇,畫面如經過渲染般洗刷出柔和的色調;這些神情幽婉莫測的女子仿佛象徵著那些埋藏在我們記憶深處的人。印尼藝術家羅比‧迪‧安東諾的《Kin》(2020年作)充滿超現實主義的色彩,畫中長著飛碟狀眼睛、形狀詭譎的生物凝視著太空,邀請觀者潛入未知的宇宙;具人形特徵的虛構生物與尋常的貓狗寵物並肩共處,安東諾的創作可以說是對童年幻想的致意。

羅比 · 迪 · 安東諾《 KIN 》,2020年作。估價:60,000-90,000港元

環看當下全球各地的藝術風潮和流行文化,漫畫和動畫文化的影響幾乎無處不見、而且無遠弗屆——孩子般的人物造型和卡哇伊(kawaii)美學滲透到玩具、手袋以至其他商業產品的設計裡,成為日常可見的風格。漫畫最初的起源興許是為了記錄一些日常小事,但誰人料到,漫畫多元而且幾乎無限的美學發展潛力竟可傾倒眾生,它跨越時間、國界、文化和年代,在不同地域搖身化出千萬種面貌,令每一個人都能投入屬於自己的想像空間裡。


中文翻譯編輯:吳君莉
Chinese translation edited by Lee Ng



關於作者

Support

Corporate

More...

(C) 2019 Sotheby's 京 ICP 备 1205058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