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古典油畫

泰納重要巨構《埃倫布賴特施泰因》

Sotheby's

本年7月,倫敦蘇富比將呈獻約瑟夫·马洛德·威廉·泰納(J.M.W. Turner)一幅少數仍存于私人收藏的重要傑作──《埃倫布賴特施泰因》(Ehrenbreitstein)。 《埃倫布賴特施泰因》作于1835年,公認為演出者創作生涯巔峰的晚期作品,同時期其他畫作多已列入世界各地頂尖博物館典藏。 如今私人收藏中如此傑出的泰納作品寥寥可數,珍貴難得。

泰納素有「光之畫家」之稱,公認為英國藝壇數一數二的巨擘,其獨特風格前無古人,不但對英國藝術影響深遠,更成為後來印象派及抽象表現主義之先驅(莫內曾公開表示受到泰納啟發)。 如此重要的泰納作品極少於國際市場上亮相。 最近一例為《從阿文提諾山看羅馬》(Rome, from Mount Aventine),該作與此品同年完成,2014年于倫敦蘇富比以高價3,030萬英鎊/4,740萬美元成交,刷新生於英國之藝術家的最高拍賣成交價紀錄,並自此與魯本斯(Rubens)和拉斐爾(Raphael)齊名,成為只此三位創下如此高價的印象派前藝術家。 《埃倫布賴特施泰因》于1835年初次展出即好評如潮。 倫敦蘇富比將于7月5日西洋古典油畫晚拍呈獻此作,估價為1,500萬至2,500萬英鎊。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泰纳(J.M.W. Turner)《埃伦布赖特施泰因》,1835年作,估價:1,500萬至2,500萬英鎊

蘇富比英國繪畫部資深專家Julian Gascoigne道:「泰納改變了世人審視與想像世界的方式,是一代開山祖師。 他一方面紮根于當時的美學與文化,同時也可能是首位『現代』畫家。 他不但開導19世紀的印象派風潮,更預示了20世紀抽象表現主義的來臨。 這次呈獻的一系列泰納晚期作品登峰造極,其大膽用色、光影處理、及將形體消融于色彩之中的技法,大大改變了世人對繪畫的理解。 泰納把水彩技法用於油畫之上,以半透明而單薄的顏料在畫布上層層堆迭,使畫作洋溢朦朧豐沛的光彩,情感強烈、直指人心,自此無人能出其右。 」

泰特美術館藏品:约瑟夫·马洛德·威廉·泰纳《埃伦布赖特施泰因》,1841年作

蘇富比西洋古典油畫部國際聯主管Alex Bell補充說:「1835年,泰納于皇家藝術學院展出五幅畫作,此作正是其一,而其餘四幅已由全球多家最頂尖的藝術機構收藏。 五幅作品中,《埃倫布賴特施泰因》最能啟發想像,且得藝評界之垂青。 原因顯而易見:本作色彩豐富,兼顧深度,光影運用亦富想像力,具備偉大傑作之種種要素。 但本作真正出色之處在于泰納運用其繪畫天分,把要塞遺址的一片頹垣幻化為極富詩意的意象,放諸當時或現在皆饒富意味。 」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黃林詩韻表示:「莫內及印象派畫家固然深受泰納影響,但我認為更多作品與泰納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畫作的迷人之處在于能引起普世共鳴之余,亦富個人情感。 這一點與中國古代書畫頗有相通之處:一如泰納,許多宋、元、明、清各朝畫家,皆以自然景物為重,畫中往往只點綴微小人像,同樣彷佛迷失在廣闊無垠的自然世界與超凡入聖的流光溢彩之中。 」

近年,泰納的作品漸得亞洲藏家欣賞,不但在蘇富比拍場上獲得青睞,更受廣大藝壇矚目。 去年,于蘇富比購下泰納作品的買家中,四分之一來自亞洲;而在2009年,北京中國美術館亦曾舉辦泰納作品展覽,廣受好評。 2018年9月,泰納作品將再度于中國美術館「英景觀風景:英國風景畫1700 – 1990」中展出,內容著墨于英國風景畫對歐洲藝術的貢獻、成就及其發展。 泰納與一眾名家之傑作將一同登場,當中包括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湯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約翰·艾佛雷特·米萊(John Everett Millais)、詹姆斯·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及弗蘭克·奧爾巴赫(Frank Auerbach)。 有鑒及此,蘇富比亦決定于5月25日至31日在香港展出《埃倫布賴特施泰因》,為此作首次亮相亞洲。

蘇富比英國繪畫部資深專家Julian Gascoigne向媒體介紹拍品《埃倫布賴特施泰因》,攝於德國科隆

萊茵河地區對泰納別具意義,尤以埃倫布賴特施泰因要塞為個中之最。 泰納于1817年首度到訪該地,後多次重訪,繪下無數素描及水彩畫作。1830年代中期,泰納創造多幅最著名代表作:《從阿文提諾山看羅馬》(Rome, from Mount Aventine)繪下羅斯貝裡(Rosebery)的動人景致,2014年由蘇富比以3,000萬英鎊(4,760萬美元)高價成交並刷新紀錄。 泰納將要完成《從阿文提諾山看羅馬》之際,正是其開始繪製《埃倫布賴特施泰因》之時,短短四年後,《勇莽號戰艦》(The Fighting Temeraire;或譯《被拖去解體的無畏號戰艦》)便於皇家藝術學院展出。

1835年,《埃倫布賴特施泰因》與四幅作品一同于皇家藝術學院展出,分別為:《月光下的煤港》(Keelmen Heaving in Coals by Moonlight;現藏于華盛頓國家藝廊);《從安康聖母大殿門廊眺望威尼斯》(Venice, from the Porch of Madonna dellaSalute;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在海斯廷外海捕魚》(Line Fishing off Hastings;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及《國會大火》(The Burning of the Houses of Lords andCommons;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美國俄亥俄州)。 然而,五幅展品中,以《埃倫布賴特施泰因》最得大眾喜愛,亦最受評論家讚賞。 英國週刊《旁觀者》記者稱之為「對自由得勝的標誌作非凡出色的致敬」,而《泰晤士報》則稱其「用色澎湃有力,色調間的調和可稱絕妙,當今藝壇無人能出其右」。

泰納此畫不但描繪了恢弘景致,更呼應了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Lord Byron)的長篇敘事史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Childe Harold)其中一段篇章。 詩中,拜倫借著埃倫布賴特施泰因要塞,抒發自身于法國革命戰爭後的失落覺醒與憂鬱之情。 然而,對泰納而言,要塞具有正面意義,象徵和平最終熄滅了戰火,要塞遺址在背景中已見模糊,幾乎消失于朦朧日光中,成為萊茵河上及穆莎河谷(Moselle valleys)中人們日常生活的映襯。

《埃倫布賴特施泰因》中的一片勝景除了賞心悅目以外,其深意更直指人心。 泰納的藝術才華獨一無二,饒富層次,在此作可見一斑。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