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

大衛·泰格:情繫前衛藝術

Sarah Thornton
大衛·泰格的藏品內涵豐富,而且令人意外地充滿青春活力。薩拉·托頓檢視他的收藏,收藏過程的冒險以及他對藝術界的影響。

衛·泰格明白藝術界這個複雜生態系統的運作。我為著作《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做資料蒐集的時候,他對我說:「我的目標是搜購那些連頂級博物館都垂涎的藏品」。泰格是一位成功的企業管理顧問,他能夠準確揣摩各持份者的心理,也知道如何優先買到受歡迎的作品。他從不理會其他收藏家的看法,他喜歡與策展人、作家和經紀保持緊密聯繫。泰格喜歡的不只是藝術品,還有那些與之相關的人,我很高興其故藏在蘇富比的拍賣所得將惠及基金會,用作支持藝術界專業人士,而不是藝術品本身。

威廉·德庫寧,《無題》,1987年作。© 2018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對於大衛來說,收藏是一項競爭運動」,Blum & Poe畫廊東主添·布魯姆說,泰格是他的重要客戶。「他會搜集資料,制定策略。他總是帶著筆記本,行事精確。」泰格是村上隆的早期支持者,購買許多他的作品,其中至少有兩件傑作:1996年的《777》,後來他捐贈給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另一件是《然後、然後、然後、然後、再然後(紅色)》,這幅作品(1996-97年作)將於今年11月在紐約蘇富比上拍。《然後……》描繪一隻狂躁的日式米奇老鼠,村上隆早年只創作過兩幅大型作品,此畫是其一,其獨樹一幟的繪畫風格,成為全球各地普普藝術的經典形象。

David TeigerDavid Teiger 大衛·泰格

「大衛指引我們度過畫廊起步的階段。他冒險支持我們的藝術家,又不吝提出建議」,布魯姆說。泰格開始收藏馬克·格羅傑的作品時,他還是默默無聞。「那時候格羅傑的作品銷路不佳」,但泰格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喜歡直接、出自肺腑的藝術。「當時村上隆或格羅傑對於自己的作品能獲大衛收藏都感到欣幸」,布魯姆續說:「他會穿著招牌的藍色西裝,不斷談論他們的作品,直至臉色發青……」

位於新澤西州伯納茲維爾的大衛·泰格故居外觀,由Roto Architects與泰格合作設計。藝術品:烏戈·朗丁羅尼,《這樣的日子,空無一物,什麼也沒有》,2009年作

凡收藏的藝術品,泰格都認為是當時當地最好的作品。「這世界有求學者,也有學識豐富的人」,他告訴我:「前者就像當代藝術,是在世的藝術家、是時代的藝術。後者是過去的藝術。」泰格生於1929年,然而他收藏的多數是30至40年後的作品,只有少數來自自己的年代。他奮力求學,不只是為擁抱青春,也是出於對未來的著迷。

約翰·庫林,《永不完結的故事》,1994年作© 2018 John Currin

泰格的收藏並無特定主題,觀察者大可不必煞費思量。他對色彩豐富、朝氣蓬勃的作品無任歡迎。比婭翠絲·米爾希的《巴西大道》(2003-2004年作),鮮豔多彩、節奏感爽朗,抽象圖案充滿曲線美。這幅作品明顯符合泰格的收藏條件,即是必須有「魔力」,不斷帶來「正能量」。丹娜·舒爾茲的2003年作品《她的手臂》,畫中橙綠叢林裡的金髮吉他手有一雙巨大的粉紅手掌,這幅畫洋溢生機,人物姿態自然隨興,似是隨時會破畫而出。

大衛·泰格的紐約公寓。左至右:丹娜·舒爾茲,《她的手臂》,2003年作;格里森·佩里,《皺褶包皮》,2005年作;馬力西奧·卡特蘭,《遊客》,1998年作,《迷你的我》,1999年作;喬里奧·帕奧利尼,《禁區》,1998-98年作;肯·普利斯,《Go-No-Go》,2006年作;約翰·庫林,《永不完結的故事》,1994年作;阿歷斯·凱茲,《紅帽》,2003年作。

泰格收藏的作品裡亦經常可見女性形態。由羅伯特·梅普爾索普的女子健美系列,到約翰·庫林的一系列以姑侄姨甥為主題的怪異作品,大部分作品都一反傳統的美女標準。馬琳內·杜馬斯筆下濕淋淋的裸體、艾米·西爾曼的跳脫鮮明、令人聯想翩翩的《鼻子》系列,泰格的藏品裡有各種充滿自信的女子形象。

傑夫·昆斯,《熊與警察》,1988年作© 2018 Jeff Koons

「大衛喜歡女人的陪伴,他收藏她們的圖畫肖像也是很自然的事」,維多利亞·米羅說。《非洲浪漫》(2000-2002年作)是泰格向米羅購買的首批克里斯·奧菲里斯作品之一。奧菲利斯在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的英國館展出了充滿浪漫情懷的紅綠主題作品,這幅作品正是它們的前身。畫中的非洲女子高貴美艷,凝望著愛人的眼睛。這幅畫以壓克力、大象糞便和金屬亮片為媒材,將性感、世俗、威嚴公冶一爐。泰格的藏品中的男性形象較少,而且傾向是時髦的都會美型男。伊莉莎白·佩頓所畫的男人俊美秀氣,稱為女子亦不以為過。在2002年作品《花與班》中,長髮紅唇、臉色蒼白的人物站在一束像大麗花的花束後面。1998年作品《卡文在巴塞爾》,畫中的年輕藝術經紀穿著一件粉紅色襯衣,戴紅色領帶,目光羞怯地低垂。現實中的卡文鬍鬚拉碴、體毛旺盛,在這幅畫裡卻被刻意描繪成一個假小子,皮膚散發桃紅光澤。至於傑夫·昆斯,儘管他以炫耀雄性力量而著稱(例如《綠巨人》、《大力水手》、《在上位的傑夫》),但在泰格的收藏中,他的作品卻有另一番味道。昆斯的1998年彩繪木雕塑《熊與警察》,外形如小男孩般的英國警察舉頭仰望一隻身穿黃色蝴蝶結彩虹T恤的大熊。到底這頭大熊是高人一等地俯視警察,還是如媽媽一樣陪伴著他,在於觀者所見的是強勢的老媽,還是強壯而友善的巨熊。

他的收藏條件,就是作品必須有「魔力」,不斷帶來「正能量」。

由始至終,泰格對權力都是一笑置之。他的層次比精英更高。他對勢利傲慢的人嗤之以鼻。他擁有絕妙的幽默感,連謙虛都那麼志得意滿。他曾經對我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富人」,「那些坐著G5私人飛機的年輕億萬富豪,完全屬於另一個界別。我的『新財富』已經是『舊財富』了,用現在的話就是『更少錢』。」

薩拉·托頓是文化作家和社會學家。她撰寫過兩本關於藝術界的專著:《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2008年,《Artists in 3 Acts》,2004年(皆由Granta Books出版)

當代·當下:大衛·泰格故藏,拍賣收益惠澤泰格基金會以支持當代藝術,紐約11月2至14日預展。拍賣:11月14日

查詢:: +1 212 606 7254.

大衛·泰格故藏將於2018至2019年在蘇富比全球各地拍賣會上拍,包括:

· 當代藝術晚拍,紐約,2018年11月14日
· 當代藝術日拍,紐約,2018年11月15日
· 版畫網上專場,紐約,2018年12月
· 大衛·泰格故藏美國民俗藝術品,紐約,2019年1月
· 當代藝術晚拍,倫敦,2019年3月
· 當代藝術,紐約,2019年3月
· 設計藝術,紐約,2019年3月
· 當代藝術網上專場,紐約,2019年3月
· 當代藝術晚拍,香港,2019年4月
· 當代藝術日拍,香港,2019年4月
· 當代藝術晚拍,紐約,2019年5月
· 版畫網上專場,紐約,2019年7月
· 當代藝術網上專場,紐約,2019年7月
· 當代藝術網上專場,紐約,2019年9月
· 當代藝術網上專場,紐約,2019年12月

關於作者

  • Sarah Thornton

Support

Corporate

More...

(C) 2019 Sotheby's 京 ICP 备 1205058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