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日

2015紐約亞洲藝術週專題──珍罕御製銅鎏金編鐘

CYNTHIA VOLK

Read in English

紐約─御製銅鎏金交龍鈕雲龍趕珠紋「倍南呂」編鐘,清乾隆八年(1743年)(圖1),將在9月15日至16日的紐約亞洲藝術中國藝術珍品拍賣中亮相。此編鐘為乾隆皇帝(1736年﹣1795年)御制,而後又被大名鼎鼎的美國報業大王威廉·倫道夫·赫斯 (圖2)私人珍藏。如同所有非凡藝術臻品,它的傳奇經歷和歷史意義遠遠超出了其銅鎏金精湛雕鑄工藝本身。


清乾隆八年(1743年) 御製銅鎏金交龍鈕雲龍趕珠紋

「倍南呂」編鐘《乾隆八年製》款

無論中西,鳴鐘都傳達召喚與警示意義,但相似之處也僅此而已。西方古典音樂注重運用音階演奏技藝鳴響悠揚的旋律,而中國人則認為樂音對人性有教化啟迪作用,與人心情感間的關係受到相當大的重視,恰有天人合一的媒介之思,頗具哲學意味。音律亦由禪意韻味的八度音程即「八音」組成 (同道教卦象一樣分類有八)。意味著齊集八大卦象匯天地萬物之表以送達天意。

圖2:美國報業大王威廉·倫道夫·赫斯

古人不僅以樂曲詩歌陶冶情操,并以音律為戒,儒家思想尊崇禮樂制度,以樂音曲韻,彰社會和諧, 論政治倫理。明清法例,有謂律法,與音律之律相同。而通過撞擊編鐘特定部位,即可精准鳴響相應韻調,照明天子威儀,昭網紀秩序。若國君不以和諧為旨,則禮樂崩壞,無配行駛天子大權。

圖 3 祭禮重器宮廷編鐘,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本品類之編鐘,以周朝古器為雕本,鑄造工藝可追溯至三千年前,以十六枚為一虞,應十二本律及四倍律,陰陽各八,尺寸相同,鐘壁厚薄有別,高懸於木幀之內(圖三)。相似構造之石製編鐘直至清朝末年,皆為祭禮重器,傳統文化意義深厚,古人以鐘音恭請仙人,送達天聽,但凡宮廷儀式,響神祭孔,宗廟祭祀,宴餮節慶,皆奏禮樂。如此宴設可見於郎世寧(1688﹣1766)與丁觀鵬所繪《萬樹園賜宴圖》(1755年),畫中描繪乾隆帝於承德避暑山莊的萬樹園設宴之景,生動展現傳統有秩的國宴陳設。

圖4:郎世寧(1688﹣1766)與丁觀鵬所繪《萬樹園賜宴圖》(1755年)

每逢皇帝和皇后入場退席之時,鳴響禮樂以昭席眾。興師動眾的皇家儀式傳達出皇帝的肅穆威嚴,似以禮朝聖,表其為神靈所佑的帝國神性。恰似今日美國官方總統進行曲《向统帅致敬》。

現時文獻記載乾隆御制編鐘之中,法國楓丹白露宮收藏兩枚,與本品相同(圖5)。鐘身刻有《乾隆八年製》款。此兩枚編鐘出自一組來自北京之貢品,1861年獻予拿破崙三世及其皇后尤吉尼,後於社樂麗花園公開展覽,展覽過後兩年,它們被移至楓丹白露中國館。

圖5: 法國楓丹白露宮收藏兩枚乾隆御製編鐘,與本品相同(圖5)。鐘身刻有《乾隆八年製》款 圖片版權:© RMN-GRAND PALAIS / ART RESOURCE, NY.

本品編鐘來自美國頗具影響力,最具冒險精神的企業家威廉·倫道夫·赫斯(1863-1951)個人收藏。他曾於1921年2月5日在「卓越山中珍藏之東方藝術品及裝飾藝術」(The Notable Yamanaka Collection of Artistic Oriental Objects and Decorative Art)展上購買。

曾有多份關於威廉的卟文中提到其1920s至1930s收藏規模或佔全球藝術品市場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中眾多非凡藏品已於後續經年間易手或捐贈,另外還有不少珍藏品如今陳列在加利福尼亞的圣西蒙赫氏古堡。

編譯:Amelie.Sun

Support

Corporate

More...

(C) 2019 Sotheby's 京 ICP 备 1205058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