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筆下的瑪莉·德雷莎

Sotheby's


巴布羅·畢加索,《女子側面半身像(書寫的女子)》,1932年作,估價待詢
© SUCCESSION PICASSO/DACS, LONDON 2018

今季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倫敦,6月19日)精選拍品之一,便是這幅瑪莉·德雷莎·沃特肖像,尺幅宏大卻洋溢親暱柔情,乃畢加索於1932年這一「奇蹟之年」創作而成。畫中女子埋首書寫,向世人展現出藝術家與其鍾愛繆思秘密戀情的繾綣瞬間。

畢加索一生以瑪莉·德雷莎為模特兒創作多幅作品,她在畫中或醒或眠、或寫或讀。畢加索在此畫中描繪她靜靜書寫思緒的狀態,著重呈獻她的純真無邪與青春活力。《女子側面半身像(書寫的女子)》逾二十年來首次現身拍場,即將領銜倫敦蘇富比於2018年6月19日舉行的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晚拍。


巴布羅·畢加索,《女子側面半身像(書寫的女子)》,1932年作,估價待詢
© SUCCESSION PICASSO/DACS, LONDON 2018

此畫中可見瑪莉·德雷莎的經典側面輪廓和一頭金髮,她坐於布瓦熱盧城堡一扇窗前,畢加索於1930年買下巴黎城外這座大宅。瑪莉·德雷莎的玲瓏曲線與窗外花園散發出的清新綠光互相呼應——四四方方的窗框和女子的曼妙身姿形成鮮明對比,藝術家藉此強調出主角的輪廓。

此作色調與畢加索同年描繪瑪莉·德雷莎之主要作品一脈相承。構圖令人想起藝術家備受讚譽的立體派畫作,以及同樣以瑪莉·德雷莎為靈感、作於1931年的大型雕刻頭像系列作品。畢加索1932年的創作充滿豐沛情感和如火激情,在藝術家創作生涯中佔據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

瑪莉·德雷莎·沃特在1927年1月的某一天走進了畢加索的生活,他在巴黎街道上對她一見難忘,當時他與妻子奧加的關係正陷入漩渦、狼狽不堪。與瑪莉·德雷莎的相遇為他的生活和藝術激發出嶄新的火花,二人發展出一段熱情如火的關係,畢加索亦由此得到無限創意。瑪莉·德雷莎很快成為了畢加索的靈感之源,從那時起,他的藝術作品中便不斷出現她的身影。然而,畢加索僅於五年之後,在巴黎喬治·帕蒂畫廊1932年舉辦的重要展覽中,才通過畫作宣布瑪莉·德雷莎是他生命和藝術中的重要影響。

畢加索鮮少直接描繪坐在面前的繆思,他的畫作靈感源自對她們的回憶,以及其感性的摹想。當中又以瑪莉·德雷莎為最,藝術家的想像力在二人被迫分開的時期內達到頂峰。在此作中,他描繪她沉靜冥想的狀態——可能書寫的同時,她正在腦海中想像著自己的戀人。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