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110
  • 1110

阿爾伯特・爾萊恩 | 哨聲

估價
14,000,000 - 24,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Albert Oehlen
  • 哨聲
  • 油畫噴瓷漆畫布
  • 280 x 340.5 公分,110¼ x 134 英寸
2001年作

來源

柏林,Max Hetzler畫廊
法蘭克福,Bärbel Grässlin畫廊
奧地利,Essl珍藏 (2003年購自上述來源)
倫敦,佳士得,2014年10月13日,拍品編號 21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聖特拉斯堡,聖特拉斯堡當代美術館,《Albert Oehlen》展覽圖錄(2002-03年),頁24,載彩圖
Philip Kaiser撰,〈The Recollection Issue - The Essl Collection〉,《Parabol Art Magazine》(2005年),D部分,頁25,載彩圖
Hans Werner Holzwarth撰,聖特拉斯堡當代美術館,《Oehlen》(科隆,2009年),頁416,載彩圖

拍品資料及來源

「首先,你要向醜陋踏出一步;然後,不知怎麼地,你會發現自己置身於美之中。」

阿爾伯特・爾萊恩


阿爾伯特・爾萊恩的《哨聲》活力四射、矚目驚人,畫面充滿鮮豔迷幻的色調、模糊難辨的圖案與澎湃動感,巧妙地呈現出爾萊恩獨一無二的作畫手法,是一幅氣勢磅礡、激動人心的鉅作。作品尺幅宏大,見證了爾萊恩在1988年與馬丁・基本伯格遠赴西班牙後,轉向創作巨幅抽象作品,同時體現了藝術家在具象與抽象主義之間收放自如的獨特繪畫技法。在這幅充滿動感、構圖複雜的全景作品上,澎湃的抽象態勢猶如滾滾浪潮,將游離的表象圖案——倒轉的茶壺、蠟娃娃的臉、一條股骨和一雙戴著手套的手席捲其中。畫中柔軟的桃紅色與琥珀色,掩映著帶有熱帶色彩的朱紅色、橘色和天藍色,為畫中蕪雜分陳的圖像注入扣人心弦的情感。爾萊恩將媒材發揮至極致,使它超越了本身的歷史意義,在「後繪畫時代」中致力挑戰、鑽研並復興繪畫藝術。《哨聲》採用了抽象語彙及美學概念,卻並未摒棄具象形態;這幅充滿幻想風格的作品,是爾萊恩戲稱為「後非寫實繪畫」(post-non-representational painting)的代表之作(引自藝術家,查爾斯・哈里森和保羅・伍德編,《1900至2000年藝術理論:觀念轉變選集》,牛津,2003年,頁1164)。

早年時,爾萊恩與一群名為「狂野青年」(Junge Wilde)的德國前衛藝術家互有聯繫,這批藝術家1980年代的作品顛覆了傳統線條、色彩與構圖理論,並提倡個人表達,反對明確的藝術分類。《哨聲》光復了爾萊恩早期作品中的時代精神,同時將這些作品的澎湃情感昇華至另一個層次。本作尺幅巨大,佈局宏偉壯觀,體現了爾萊恩的雄心壯志:「我想呈現的特質共冶一爐:精巧與粗糙、色彩與朦朧感,以及隱藏在這一切以下的歇斯底里基調」(引自藝術家,〈阿爾伯特・爾萊恩:弗雷迪・費斯切與尼爾斯・奧爾森訪談錄〉,《萬花筒》,第24號,2014年,網上)。本作將截然不同的形體與顏色互相融合,讓人聯想起康丁斯基在抽象藝術領域的基本嘗試。談及爾萊恩作品中的混雜性,阿拉斯泰爾・蘇克如此寫道:「不過,最成功的,莫過於爾萊恩以強烈的色彩碰撞為特色、活力澎湃的大型作品。這些作品在視覺上予人一種混亂感,畫中自由不羈的筆觸喧嘩歡騰,博取觀者的注目。可是,如果你站在它們面前,花數分鐘時間仔細欣賞,你會發現這些亂象全部經過悉心安排」(阿拉斯泰爾・蘇克,〈我希望我的畫作喜歡我〉,《每日電訊報》,2006年7月,網上)。

在爾萊恩的事業生涯中,他慣於為自己的創作方式訂立不同規則與限制,從而激發創意,創造嶄新的作品系列。他限制自己以三種顏色作畫,使用電腦及拼貼廣告材料,創作單色灰調畫。在本作及其他同系列作品的巨型構圖中,爾萊恩同時採用了德庫寧式的抽象與具象圖案。根據策展人邦妮・克利爾沃特解釋,這些成品的效果旖旎迷人:「爾萊恩不僅採用了不同大小的表象圖案,更為畫中的抽象元素賦予了不同體積。這些圖像大小不一,將觀者的視線時而拉近、時而拉遠,時而快速地橫掃整個畫幅。畫中可見具象元素的蹤跡,但它們沒有佔據整個畫面。驟眼看去,這些作品貌似完全抽象;只有當觀者花時間細心觀賞,才能發現箇中的具象元素」(邦妮・克利爾沃特,〈我知道你在去年夏天向誰展示〉,漢斯・沃納・霍爾茲沃思編,《阿爾伯特・爾萊恩》,科隆,2009年,頁422)。

本作的整體構圖充滿魄力,背景上浮現出獨立的小型圖案,偶爾可見一些具象圖形,卻被飄渺朦朧的大片色彩吞併覆沒。畫中可見一雙戴著手套的手、上下倒轉的大茶壺,以及一個令人不安的頭像,這些圖案有部份被遮蓋,或是受到不同形狀的顏料區塊所阻擋,令它們顯得難以辨識,彼此之間無法建立聯繫。對爾萊恩而言,繪畫本身就是對現實的一種顛覆扭曲;當一個人全心投入繪畫,抽象與具象作畫形式之間的拉鋸便變得不再重要。他解釋道:「譬如說,『抽象,還是不抽象』這種問題,我並不在意。在這方面,許多前輩都有相同的看法,如格奧爾格・巴塞利茲。他將畫中主題上下倒置,姿態華麗、深思熟慮、大膽不羈……在倒置後,畫中主題仍然可辨,但卻顯得不合情理,因為它以頭部著地」(引自藝術家,〈遊戲規則〉,《藝術論壇》,1994年11月)。

阿爾伯特・爾萊恩於1980及1990年代抽象畫的發展中佔重要地位,與摯友克里斯托弗·伍爾(Christopher Wool)等藝術家同步實行激進而實驗性的創作,其壯舉延續了從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到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和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一直在豐富的抽象辭彙。空間、尺寸與色感體驗是爾萊恩的創作關鍵,從這方面看來,與著名美國色域畫家馬克・羅斯科和巴奈特・紐曼的作品雷同。不過,爾萊恩不僅要觀者全心投入,考驗他們對寬宏畫幅的欣賞能力,更要觀者辨認出畫中的圖案。換言之,這些畫作的意義,不單止是唯美或崇高。據爾萊恩所述:「我想創造出美麗的畫作,但我不會採用美麗的顏料,在畫面上畫出一個美麗的主題,這根本無法成事。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強而有力、令人驚訝的。當我遇見一幅令我神迷的作品時,我會問,『他是怎樣做到的?他為什麼敢這樣做?這真美』」(引自藝術家,阿拉斯泰爾・蘇克,〈我希望我的畫作喜歡我〉,《每日電訊報》,2006年7月1日,網上)。爾萊恩曾在別處宣布:「我深信,我不能透過直接的方式來創造美麗,那只是刻意的做作……這就是藝術的有趣之處,無論如何,你都要運用手上的材料,以世人從未嘗試過的方式,創造出一些能夠產生美感的東西。換言之,你的創作要令你的前輩認為『你不可以這樣做』。首先,你要向醜陋踏出一步;然後,不知怎麼地,你會發現自己置身於美之中」(引自藝術家,展覽圖錄,波恩當代美術館,《阿爾伯特・爾萊恩》,2012年,頁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