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737
  • 737

霍剛 | 無題 74

估價
200,000 - 4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Ho Kan
  • 無題 74
  • 一九七四年作
  • 油畫畫布
  • 80 x 70 cm; 31 ½ x 27 ⅝ in.
款識剛Ho 74(左下)HO-KAN 霍剛 1974(畫背)

來源

現歐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藝術家

展覽

台北,環亞藝術中心〈霍剛畫展〉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七日
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霍剛·寂弦激韻〉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七日

出版

〈霍剛〉(台北,環亞藝術中心,一九八五年),34頁
〈霍剛·寂弦激韻〉劉永仁編(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二〇一六年),78頁
〈寂弦·高韻·霍剛〉劉永仁(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二〇一七年),82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不是水鄉,不在故嫏,浮舟漂過七海,一劍斜插米蘭。」
秦松《米蘭一劍à贈霍剛》節錄 霍剛1932年生於南京,抗戰時期隨國民政府撤退到武漢及重慶,1947年入讀國軍遺族學校,1949年東渡台灣,1951年進入前國立藝專教授李仲生畫室,正式開啟他的現代藝術之路。1957年,「東方畫會」成立,此名字即由他所提議;1964年,霍剛隻身遠赴米蘭,展開漫長的旅意生涯,日後贏得「米蘭一劍」的美名。霍剛早年作品富於超現實主義元素,及至米蘭發展之後,畫面進一步剝離具象,構圖整體邁向幾何抽象,頗見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蒙迪里安(Piet Mondian)、亞伯斯(Josef Albers)、卡爾代拉拉(Antonio Calderara)一脈之影響。幾何抽象著重理性之美,霍剛的抽象繪畫雖然簡約,卻不盡然出於冷峻的理性計算,觀者更多能從作品裡看到純粹的童心、幽默與音樂性,而超現實的氛圍亦始終滲透其中,使得讀者有如進入藝術家佈置的抽象謎局,在破譯過程當中細味箇中微妙之處。

霍剛初到米蘭之時,正值蕭勤等發動「龐圖國際藝術運動」(Movimento Punto)之時,藝術家亦參與了1966年的龐圖展覽,其抽象作品中醒目而具標誌性的同心圓結構,似有呼應龐圖運動的象徵符號。《無題74》 (拍品編號737)可謂霍剛最精彩、最重要的早期作品之一,由於藝術家甚少創作大畫,本作103 x 92公分的尺幅堪稱當時罕見的大手筆,其「川」字形構圖以一道粉藍如鎂燈般照亮中央,上懸一輪金烏般的赤心圓,交錯耐人尋味的直線與旗幟符號,龐圖風度翩翩可見,亦體現了藝術家此時心無旁騖潛心創作,挽弓如月直取目標之精純狀態。本作曾展出於1985年台北環亞藝術中心(Asia World Art Gallery)的霍剛個展,此乃藝術家旅意二十多年之後,首度回歸亞洲所舉行之個展,意義非凡,並在201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寂弦激韻」大型回顧展之中隆重亮相。《無題74》之藏家乃旅居米蘭超過半世紀的華僑名醫,自六〇年代以來即與藝術家相鄰而居,彼此相交甚深,亦是霍剛最早、最重要的藏家之一。本作一直陳列於藏家米蘭寓所之大廳,見證其與藝術家數十年的珍貴友情;此外尚有兩幅來自不同來源的霍剛早年佳作《無題》(拍品編號738)及《無題》(拍品編號739),其皆出自珍藏作品多年的資深藏家之手,組成拍場難得一見的藝術家精輯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