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37
  • 1037

龎均 | 夢黃賓虹No. 3

估價
2,000,000 - 4,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Pang Jiun (Pang Jun)
  • 夢黃賓虹No. 3
  • 一九九四年作
  • 油畫畫布
  • 130 x 582 cm; 51 ¼ x 229 ⅛ in.
款識龎均 1994 狂寫於台北(左下)龎均 MONET PANG JIUN 夢黃賓虹之三 1993(畫背)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展覽

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東洋表現主義的巨匠:東方表現的龐均〉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七月一日
香港,交易廣場〈六十年的約定-龎均油畫展〉二〇一八年七月十日至三十一日

出版

〈龎均〉蔡宜芳編(香港,一画廊,二〇一三年),21至23頁
〈東洋表現主義的巨匠:東方表現的龐均〉蔡宜芳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二〇一五年),396至401頁
〈六十年的約定-龎均油畫展〉龎銚等編(香港,二〇一八年),37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夢筆山水・致敬大師 今年春季,香港蘇富比於現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龎均的七米鉅作《一江春水千帆過》,並以逾港幣六百萬高價成交,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本季,我們有幸再度徵得一件重要巨作,帶領市場繼續聚焦於這位已貢獻藝壇七十載、高足滿天下的龎均。《夢黃賓虹No. 3》(拍品編號1037)創於1994年,屬其創作中殊為罕見的油畫風格。有別於龎均最常見的靜物與風景畫,本作模仿國畫卷軸的形式,寫生過程所著重的真實感、光線處理和透視空間,被藝術家一一瓦解,再利用厚重的油彩,交疊建構出一幕傳統山水意境;群山、叢林、小船、農舍等應有盡有,畫中處處散發東方美學的氣質。始於七〇年代,獨具先見的龎均已實驗以油彩重現國畫寫意之筆,旨在打破東西方媒材與題材的既定框架,開拓新風,此表現手法最終於本作之上融匯貫通,自成面貌。

黃賓虹曾是龎均在杭州美術學院時的老師,亦是其父親龎薰琹的摯友,可見師徒二人甚有緣分。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黃賓虹是頗受爭議的藝術家,畫壇對其評論出現兩極化,而真正讀懂他的畫作中所蘊含的深度卻是寥寥無幾。雖然兩人早有連繫,但龎均坦承他早年對黃賓虹的認知並不深;直至九〇年代,龎均移居台灣,湊巧買到一本黃賓虹的畫冊,內裡有許多畫作複本,還有黃賓虹所撰寫的文章,除了作畫技巧,大師對書法、篆刻、金石文字、畫史亦深入研究,學識之淵博可謂無雙。龎均掌握過黃賓虹的理論基礎,再細閱埋伏於畫中的美學特徵,才真正開始了解其創作主張,令他茅塞頓開、驚喜無比。此番經驗亦改變了龎均日後的油畫創作,更催化了本作的誕生。在一次與蘇富比專家的訪談中,龎均對本作引以為傲的情誼表露無遺,雖已相隔二十五年,卻對當時的創作理念記憶猶新,娓娓道來自身與黃賓虹之間的淵源,以及繪製《夢黃賓虹》三部曲的由來:

我開始看黃賓虹的時候並不覺得他畫得好,但我發現在他六、七十歲以後,就畫得非常好,一直到他九十歲以後,我就覺得那簡直是沒人能與之相比,當時他的筆墨和學問已是非常之高。不懂黃賓虹的人,原因其中有一半是沒有看他寫的東西,就不知道他好在哪裡、他的學問高在甚麼地方。黃賓虹所寫的,就成為我學習中國繪畫哲學的依靠理論,而我也把他的理論應用到自己的油畫上,雖然他講的是國畫,但是卻改變了我對油畫的畫法

傅聰(龎均世交好友)在家裡搜到一張黃賓虹的畫的照片,並把它送了給我,我就根據它畫了一張油畫,那等於是以油畫的方式臨摹一張國畫的照片,再自己加了一點點顏色,創作了第一張《夢黃賓虹》。我一直看黃賓虹的理論和畫,更拿來放大鏡,只看一個局部。我原來覺得不太喜歡,也看不懂他的畫,因為章法上來說,幾乎大同小異;但是一變成局部放大的時候,就看清一個用意跟力道來。等我畫這張《夢黃賓虹No. 3》的時候,我根本沒有去翻他的書,因為我已看慣了他畫遠景時用筆的方式,構圖也沒什麼參考,乾脆就憑印象來畫一張黃賓虹的感覺——這是我一直以來用放大鏡看他畫的結果。我也沒有起草稿,就開始畫了,畫著畫著,覺得這裡好像應該有一塊石頭、這裡該有一點水、再加艘船......方式就好像水墨畫或國畫,在宣紙上見機行事,即便是油畫我也這樣畫。

龎均以上提到這「見機行事」的創作表現,受藝術家當下的感覺和印象所牽引,與中國傳統的文人畫精神可謂一致,若放諸西方現代藝術的框架下,此形式又像偶發性創作或自動性書寫。具爆發性的線條在畫布上交纏撩動,落筆不改、一氣呵成,積墨化成一幕幕山水仙境。在沒有草稿的牽絆下,筆鋒更顯流暢,轉折頓挫間尤見手腕執筆的速度感。雖然龎均所用的是油彩,一筆一劃卻有著仿國畫筆觸的神態,瀟灑而不做作,尤其體現了黃賓虹所強調之「氣韻生動」。此外,龎均亦仿照國畫形式繪有多方印章,點綴之下更突顯畫作的水墨韻味,意趣滿溢。

本作屬《夢黃賓虹》系列的第三號,亦是高潮所在,其以接近六米長的尺幅,將藝術家對大師的崇高致敬完全呈現,蔚為震撼。龎均築起兩代中國畫家直接交流的空間,並重新演繹了對方的藝術表現,而他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油畫作為媒介,在接納前人的啟迪之餘,亦將靈感轉化成自己的創作能量。八、九〇年代以後,中國的「油畫民族化」已遍地開花,龎均於畫中融入中式筆墨,題材上更是結合風景與山水,將屬於東方的表現主義更推進一步,本作可謂當中最具代表性之作品,極具學術與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