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33
  • 1033

龎均 | 一江春水千帆過

估價
3,500,000 - 6,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Pang Jiun (Pang Jun)
  • 一江春水千帆過
  • 二〇一八年作
  • 油畫畫布
  • 200 x 750 cm; 78 ¾ x 295 ¼ in.
款識龎均 均 2018(右下)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展覽

香港,交易廣場〈六十年的約定-龎均油畫展〉二〇一八年七月十日至三十一日

出版

〈六十年的約定-龎均油畫展〉龎銚等編(香港,二〇一八年),48至49、123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我的灰色並不是黑色與白色調和出來的,我的灰裡沒有黑,所以有一種如水流動的感覺。」
龎均

龎均出生於美術世家,父親龎薰琹為民初第一代油畫家和重要前衛藝術團體「決瀾社」之創始人,母親邱堤同為才華出眾的油畫先驅。龎均從小受家庭環境薰陶,更師承徐悲鴻先生,因此他既受劃時代的開放觀念所影響,亦得古典寫實基礎的傳承,孕育出其高超的技術與獨到的見解。龎均的油畫作品往往隱然透出水墨畫般空靈沉穆的詩畫意境,在當今視覺與情感泛濫的世代裡,唯有龎均的畫作依然映出超然世外之景、秉承文人傳統之趣,無比難得。 2018年夏天,龎均在香港歷年來最大型的回顧展〈六十年的約定-龎均油畫展〉於置地廣場揭幕,而此罕見的超級鉅作《一江春水千帆過》(拍品編號1033)即其專為該次展覽而作的油畫,盡顯藝術家於盛年時期胸有成主竹的創作野心。本作的誕生,展現畫家雄心壯志的氣魄,力證龎均不該再只是依附著其他畫家或畫派而被定義的藝術家,而是應被獨立欣賞與重視的一位現代亞洲藝術巨匠。同場展出的《文華窗外》及《白居易之足跡》已被香港藝術館所收藏,對龎均的超卓才藝和成就給予高度認可。《一江春水千帆過》除了是回顧展揭幕之終極鉅獻,本季亦將登臨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拍場,成為拍賣史上尺幅最宏大的龎均油畫作品,估價即破藝術家拍賣紀錄,為龎均創作超過一甲子的里程之上,再添重要一筆。

龎均的灰色哲學

後印象主義先驅梵高酷愛以黃色為主調,他的黃色充斥著對於生命熾熱的情感與渴望;現代主義大師畢加索早期以陰鬱的藍色創作一系列作品,此具有情感重量的顏色首次育成其個人風格;日籍畫家藤田嗣治憑藉描繪乳白色的肌膚在巴黎畫壇享譽盛名,為古典裸女畫別開生面。顏色所體現的,並非只有物象造型的表現性意義,更是包含著超越視覺的象徵性意義,以及藝術家的主觀情感。畫家所專注和鍾情使用的顏色,賦予作品更高的辨識度與代表性,龎均的創作亦是如此。

龎均的畫作以非比尋常的灰色最為人稱道,其自謂這色調「應驗了在中國詩詞裡的韻味和飄渺,和中國人所隱藏的情感收歛深沉」。《一江春水千帆過》全作長逾七米,尺寸之大帶給觀者壓倒性的震撼,但用色上卻流露著含蓄雅意。在於龎均而言,灰色是專屬於中國山水景觀的一種顏色。細膩變化的灰色系營造出中國山水畫般雲煙繚繞的畫境,尤其於遠景的處理上,灰色的運用更顯奧妙。小船、江水、崇山和流雲時隱時現,在霧氣般的淡灰色中,景物皆富流動掩映之態,反映著真實的視覺焦距。層層濃淡不一的灰調除了表達具體的形象,還有無形的東西,如水的波動、氣的流動和風的能量,展現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在藝術家的畫筆揮灑下,灰色是空靈而善變的;它非像黑與白一般純粹,卻擁有更強的彈性和可塑性。

傳統中國畫對於空間的描繪從不以寫實為依歸,而是抽象,虛處見妙,以有限的形象帶出弦外之音。主體之外的空白雖眼看不見,無墨處卻似有畫,留待觀者聯想和推測箇中蘊含的境界。龎均的灰色正正是援引自中國傳統美學中「留白」的概念,無色之中有萬色,此虛實交融的特性構成畫面無窮的張力。在《一江春水千帆過》,他藉著西方的工具重新演譯這種中國意趣,並完美縫合兩者間的差異,其豐富飽滿的用色出自畫者對於中西藝論的平衡兼顧。

東方表現主義

在學畫的過程中,龎均飽覽西方近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如馬蒂斯和畢加索等,給予其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在學院派主導的年代裡,雖然創作的環境因政治氣候而不甚自由,但實驗性的表現形式已經在龎均筆下萌芽。他注意到後印象派所追求的表現性,與中國文人畫的寫意性隱隱呼應,野獸派鮮明俐落又粗曠的筆觸,與傳統國畫對於線條的執著又是不無關係。龎均率性與酣暢的筆法動勢,自然地將中西文化的特質交織與並行發展,其筆韻不僅透露著中國書法式的瀟灑脫俗,同時更展現如野獸派般的爆發力。他的油畫結合西方的表現形式與東方的精神內涵,開拓了屬於東方的表現主義派系,說明油畫並非西方專屬。

《一江春水千帆過》取景秀麗甲天下的桂林灕江,在俯瞰的視角下,全景一覽無遺。點點璀燦的紅花與青綠山色形成前景,點亮以溫潤的灰調子為主的灕江景色,增添色彩之張力;平靜如鏡的江面之上,自遠而至的艘艘帆船,構成畫面的中景,更有「一帆風順」之美好寓意;於後景的一座座奇峰高聳入雲,在灰朦矇之中表現形態萬千,並營造出縱深的視覺效果。在跌宕有致、一動一靜的巧妙布局中,前、中 、後景於如此宏大的畫布之上自然串連,層層遞進的視覺編排讓觀者彷如置身其中。自古至今皆不乏喜愛描畫灕江的中國畫家,近代的李可染、吳冠中等皆以此聞名,而龎均用灰調油畫寫灕江,予人耳目一新之感。他的作品不僅以油彩寫實地呈現了遨遊絕美中國山水的盛景,同時建構出一種東方文人畫的格調與意境。

龎均的風景畫建基於長時間大量的寫生經驗,《一江春水千帆過》的畫面源於畫家記憶中所累積的無數景觀與深刻感受,經由內化與沉澱而成就的一番風景。本作的架構取自中國傳統卷軸橫向的空間發展,佈局雖有遠有近,但視點似乎並不局限於單一的焦點透視,而是讓觀著的視線流動、推移,一種音樂性節奏隨著律動的線條在畫布之上逐寸蔓延,貫穿整幅作品的詩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