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方瓶外形複雜多棱,有別於一般圓器琢器,明顯受到金屬器的影響。中東一帶,多棱之器並不罕有,因此折方瓶器形源流或可遠追中東。參見 Basil Gray,〈The Influence of Near Eastern Metalwork on Chinese Ceramics〉,《東方陶瓷學會彙刊》,卷18,1940-1941年,圖版6c及6d,作者把一件折方瓷瓶,與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早期波斯青銅花澆作對比,其後 Assadullah Souren Melikian-Chirvani 再就此發表研究,圖文並茂,見《Islamic Metalwork from the Iranian World. 8th–18th Centuries》,倫敦,1982年,圖版5。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有一雍正年款折方瓶與本品十分相似,圖見耿寶昌編,《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北京,2002年,下冊,圖版186,同書並載相關宣德年款器,參見上冊,圖版83。參考香港蘇富比拍出兩例,分別為2004年10月31日,編號181及2011年10月5日,編號30,後者原屬玫茵堂寶蓄。日內瓦鮑氏典藏也有雍正折方瓶,紋與此同,但加飾黃綠彩,見於約翰.艾爾斯,《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日內瓦,1999年,卷2,圖版212。
本品瓶頸環飾如意雲頭,中間留白,然雍正年間,較多見中間處滿繪牽牛花之器,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見於《明宣德瓷器特展目錄》,台北,1980年,編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