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一九五六年夏,李可染開展歷時八個月的寫生旅程,自江南入川,沿途對景寫生不輟,萬縣即有援引入畫。傳世畫迹所見,李氏繪萬縣者,如〈萬縣瀼渡橋〉、〈萬縣公園〉、〈萬縣山水城〉,皆為刻劃細緻之紀實作品。本幅〈江城朝霧〉,寫屋舍隱現山腰,江上帆影張張,按構圖可知取稿自另幅萬縣寫生稿〈江城朝市〉。畫家下筆疏淡,用色與〈江城朝市〉一致,只薄施花青,岩壁、叢木皆以濕筆層層渲染,墨韻變化微妙,一派朝霧氤氳、疏朗清新之象,毋囿於寫生稿之精準而取氣氛為勝,可訂為五十年代之作。日後,李氏憶述描畫萬縣蒼茫迷濛之境時,謂「山城的房子,一層一層,很結實,又很豐富、含蓄。要是畫清楚了,就沒有那種迷濛的感覺了,其中有看不完的東西,很複雜也很深厚」,遂悟出以層層墨色來處理光暗,使景物分明之層次「含蓄起來」,並謂此畫法為「從無到有,從有到無」。証諸本幅,堪稱畫家藝術面貌變化之呈現。
參考資料:
〈江城朝市〉可參見〈李可染中國畫集〉(香港,大業公司,一九九○年),圖版25
李氏論萬縣山水畫法可參見〈李可染論藝術〉(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年),頁38
〈萬縣瀼渡橋〉、〈萬縣山水城〉可參見〈世紀可染.紀念李可染誕辰一百週年 — 作品集〉,圖版28、29
〈萬縣公園〉可參見〈李可染中國畫集〉(香港,大業公司,一九九○年),圖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