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131
  • 1131

尼古拉·帕爾蒂 | 肖像

估價
2,000,000 - 3,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尼古拉斯·帕蒂
  • 肖像
  • 款識Nicolas Party,2015(作品背面)
  • 粉彩畫布
  • 170 x 150 公分,70 x 59 英寸
2015年作

來源

格拉斯哥,現代藝術學院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拍品資料及來源

尼古拉·帕爾蒂的2015年作品《肖像》以軟粉彩為媒材,用色大膽,近乎超現實主義,這些標誌性藝術特質正在推動他成為國際藝壇迅速冒起的新星。《肖像》畫風如漫畫般生動又怪異,色調鮮明飽滿,對比強烈,結合了雷內·馬格利特、喬治·德·基里科、巴布羅·畢加索、漢斯·艾曼奈格和亞歷克斯·卡茲,甚至古埃及石棺上的肖像畫等豐富多元的影響。此外,帕爾蒂擁有十年的三維繪圖師工作經驗,令他的畫作具有平面但輪廓鮮明的質感,為歷史悠久的肖像畫傳統注入嶄新的當代藝術語言。帕爾蒂簡化構圖、去掉畫中人物多餘的細節,集中探討媒材、形狀、顏色和構圖,並且建立起以繪畫動作本身為根基的獨特視覺語言,彰顯媒材——尤其是粉彩的潛質。藝評家克里斯·夏拉特觀察了帕爾蒂多幅肖像作品,評論道:「這位瑞士藝術家並不繪畫某個特定人物的肖像,而是鑽研粉彩的材質特性以及它與紙張的關係。」(克里斯·夏拉特,〈尼古拉·帕爾蒂〉,載於《frieze》,2013年11月4日)

1980年,帕爾蒂在瑞士洛桑市出生。他曾就讀洛桑藝術學院,及後前往格拉斯哥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他有系統地學習過古典藝術,並通過自己的創作,把藝術史裡的肖像畫的固定形式轉化為過去與未來的對話。帕爾蒂談及自己的具象繪畫時說道:「我試著在研究那些非原創的題材,如肖像,或小貓,就是那些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很多人去畫的題材。我之所以對這些題材感興趣,是因為它們在歷史的任何一段時間都可以重生,並且一直與我們息息相關。另外,我覺得某些題材可以引申出無限的意義和靈感,所以才會一直被畫出來。」(引自藝術家,錄於 費德里卡·塔托里,〈與瑞士畫家尼古拉·帕爾蒂的對話〉,《森林之果》,2016年12月)故此,帕爾蒂的肖像作品並非以真實生活為本,而是從歷史上其他作品提取靈感,當中最顯著的例子,是他2013年在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看到的畢加索1921年作品《女子頭像》。他回憶起自己當時「完全被震撼了」,並聲稱此畫成為「我以後畫的所有面孔的源頭。」(引自藝術家,錄於多迪·卡扎吉,〈Party Time〉,《Vogue》,2018年6月)

畢加索用粉彩創作了《女子頭像》,對帕爾蒂影響極深。粉彩難以駕馭,但氣質獨特,成為他往後作品的主要媒材。帕爾蒂曾談到:「油彩可以不斷修改,但粉彩恰好相反,雖然可以逐層叠加,但不能再從頭開始;而且它的性質更直接,不會變乾或濕,畫出來是什麼樣,就會保持什麼樣。」(引自藝術家,錄於泰德·魯斯著,〈藝術家尼古拉·帕爾蒂的粉彩復興〉,《Cultured Mag》,2019年3月)帕爾蒂用指尖仔細控制軟粉筆,猶如畫筆般準確;粉彩讓他得以用革新的手法展現畫中人的精髓,增強實體的存在感,亦加深情感的共鳴。完成後的作品簡潔單純,親切動人,同時加入了藝術史上各種具象與抽象、觀察與想像的對話。除繪畫以外,帕爾蒂也製作大型公眾壁畫、雕塑和裝置作品,運用色彩和干預策略,為觀者建立融入式藝術體驗。帕爾蒂曾在不少國際知名機構舉辦個展,包括布魯塞爾馬格利特博物館(2018年)、華盛頓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園(2017年)、洛杉磯漢默美術館(2016年),以及格拉斯哥 Modern Institute 畫廊(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