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7
  • 17

布麗奇・萊利 | 《移動》

估價
2,000,000 - 3,000,000 GBP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布麗奇.萊利
  • 《移動》
  • 款識:藝術家簽名並紀年'63(畫布折入處);簽名、書題目並紀年1963(背面)
  • 乳膠漆畫布
  • 76 x 76.5 公分;30 x 30 1/8 英寸

來源

維克多・馬斯格雷夫,倫敦

羅伯特・J・傅西洛伉儷,阿特蘭大(1964年8月購自上述藏家)

斯蒂文・雷伯畫廊,三藩市

私人收藏,歐洲(1987年購自上述畫廊)

倫敦佳士得,2016年6月30日,拍品編號5(由上述藏家委託)

現藏家購自上述拍賣

展覽

倫敦,一畫廊,「布麗奇・萊利」,1963年9月,無頁數,品號2(內文)

波鴻,藝術博物館,「檔案III:當代英國藝術」,1964年4月至6月,無頁數,品號134,載圖

漢諾威,藝術協會;伯恩,伯恩美術館;杜塞爾多夫,市立美術館;都靈,現代美術館;倫敦,海沃德美術館,「布麗奇・萊利:繪畫及素描1951-71年」,1970年11月至1971年9月,無頁數,品號17(內文)

水牛城,奧爾布賴特・諾克斯美術館;達拉斯,美術館;悉尼,新南威爾斯美術館;珀斯,西澳州美術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布麗奇・萊利:1959-78年作品」,1978年9月至1980年3月,頁17,品號11,載彩圖

倫敦,蛇形畫廊,「布麗奇・萊利:1960及70年代繪畫」,1999年6月至8月,頁57,品號6,載彩圖

杜塞爾多夫,萊茵蘭及西法倫藝術協會,「布麗奇・萊利:1961-1999年精選畫作」,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頁9,載彩圖

倫敦,泰特英國藝術館,「布麗奇・萊利」,2003年6月至9月,頁35,品號5,載彩圖

亞勞,阿爾高美術館,「布麗奇・萊利:繪畫及素描1959-2005」,2005年9月至11月,頁63,品號2,載彩圖

巴黎,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布麗奇・萊利回顧展」,2008年6月至9月,頁189,載圖

出版

佚名,《Studio International》,第175卷,1968年6月,頁297,載圖

莫里斯・德・索斯馬雷茲,《布麗奇・萊利》,倫敦,1970年,頁67,品號42,載彩圖

展覽圖錄,肯德爾,阿博特莊園美術館,《布麗奇・萊利:1961-1998年作品》,1998年,頁9載圖

羅伯特・庫迪卡(編),《布麗奇・萊利:藝術對話》,倫敦,1999年,頁38載彩圖

弗朗西斯・福林,《箇中想像:布麗奇・萊利、歐普藝術與六十年代》,倫敦,2004年,頁41,品號11,載彩圖

展覽圖錄,利物浦,利物浦國家博物館沃克美術館(及巡展),《布麗奇・萊利:倒敘》,2009-10年,頁11載彩圖

展覽圖錄,錫根,錫根當代藝術博物館,《布麗奇・萊利:1980-2012年繪畫》,2012年,頁69,品號2,載彩圖

羅伯特・庫迪卡、亞歷珊德雅・托馬西尼及娜塔莉亞・納伊舒(合編),《布麗奇・萊利:繪畫全集1946-2017年》,第I冊,倫敦,2018年,頁85,品號BR 29,載彩圖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我希望(人們)能感我所感,或者,有時能擁有這份獨特的喜悅……我的目標,就是要讓人們充滿活力,心生喜樂。」
布麗奇・萊利,引自倫敦泰特英國藝術館展覽圖錄《布麗奇・萊利》,2003年,頁81

《移動》是布麗奇・萊利的1960年代作品典範,印證她作為普普藝術先鋒的地位。本作在早年已受到重視,曾參與多個劃時代大展,包括1964年波鴻藝術博物館展、1971年倫敦海沃德美術館展,以及1978年在水牛城奧爾布賴特・諾克斯美術館開幕的重要巡展。本作完整地呈現這位英國藝術家獨一無二、令人目眩神迷的繪畫風格,自面世以來多次在世界不同地方展出。

本作矚目不群的黑白色調,是萊利早期作品的明確特徵。直至1967年,她的作品上才出現了其他顏色。《移動》與萊利的其他重要同期作品一樣,只採用了二元色彩,包括1961年的《方形的律動》(藝術協會美術館,倫敦)和1964年的《流勢》(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菲利普・約翰遜基金會),使純淨的幾何圖形更顯氣勢恢宏,同時加強了畫面構圖的強勁魄力。萊利曾在1965年撰文,概述她希望在作品上達成的特別效果:「我的創作概念是:每一幅畫作都呈現一種特定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之下,某些元素維持不變,其他元素則促使自身毀滅。在這種一動一靜、一破一立的循環下,一切得以恢復原狀」(布麗奇・萊利,引自展覽圖錄,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布麗奇・萊利》,2003年,頁15)。這種不穩定的狀態為本作注入一股非凡的力量,彷彿隨著畫中變幻無常的黑白三角形渦流而起伏搏動,囚困在永恆的生滅輪迴之中。在《移動》一作面世約56年後,萊利為藝術世界帶來的震撼強勁如初,在現時海沃美術館舉辦的個人大展上可見一斑。畫中精密排列的圖案營造出一種頻閃的動態效果,令畫面呈現一種近乎立體的質感,較觀者目眩神迷。

本作中的黑白三角形渦流猶如被一道不停自轉的柱狀力量所牽引,在畫面上扭動、翻覆;與此同時,畫中的對角線看似一直向彼此的相反方向移動,此消彼長。畫面的整體看似一個不斷運轉的迴圈,尖銳的黑色圖案彷彿正在掙扎,渴望衝破畫框,擺脫桎梏。《移動》營造出一種驚人的恆動感,構圖呈「之」字形橫越畫幅,既出乎意料又引人入勝,令觀者不得不以親密的私人角度,與作品互動。正如本作的標題所述,萊利在畫作上宣告了一次徹底的觀感與視覺「轉移」,讓觀眾得以窺探那些潛伏在搖曳不定的三角形圖案下,不可思議的輪廓與形狀。保羅·摩爾豪斯就萊利作品中的感知概念作出以下論述:「萊利的早期作品徹底顛覆了藝術作品與觀者的傳統關係……觀眾看畫的方式『激活』了畫作本身。畫面的形態結構在觀者的凝視下活化並變得不穩定;當觀者思索著如何解讀畫面上的感官元素時,它便從一個視覺假設切換成另一個,令讀者無法界定圖像。這種流動的狀態,創造出逼真的動態與光線感知體驗,正是萊利早期作品的明確特徵」(保羅・摩爾豪斯,展覽圖錄,悉尼,澳洲當代藝術博物館,《布麗奇・萊利:1961-2004年油畫與繪畫作品》,2004年,頁15)。畫中的對角線方向相反,形似翻捲海浪與起伏山巒,足見大自然風景對萊利的創作影響之深。萊利在康沃爾郡的嵯峨奇岩與寬廣海洋間渡過童年時光,大西洋海面上粼粼波光,在萊利心目中留下記憶,對她的作品影響深遠。藝術家將相反的圖案緊密排列,並採用單一色調,使光線看似從畫面散射而出,營造出熠熠生輝、漣漪不斷的效果,造就了一幅內涵複雜、層次豐富的作品。

《移動》出自萊利的創作高峰期,當時,她的作品漸受國內及國際認可。1960年代初亦是社會與文化大解放的年代,一代年輕藝術家在這段時期掀起叛逆的風潮,抵抗1950年代戰後的肅穆氣氛主導下的藝術束縛與成規。萊利的創新風格令人驚奇,似是反映出當時提倡解放與實驗的社會氛圍;在那個年代,新派搖滾樂與大膽的時尚短裙大行其道,舊時嚴謹的社會規範亦隨之放寬。作家弗朗西斯・福林寫道:「作為一名歐普藝術家,萊利是『新英國』的一員,與披頭四樂隊、瑪麗・坎特和大衛・弗羅斯特看齊。她的藝術,象徵了年輕的新英國國民身份中那都市化、科學、社會進步的一面」(弗朗西斯・福林,《箇中想像:布麗奇・萊利、歐普藝術與六十年代》,倫敦,2004年,頁120)。《移動》展現一種全然創新的抽象藝術形態,將那個年代的澎湃活力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