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29
  • 329

明宣德 木雕彩塑大悲勝海紅觀音像 |

估價
1,000,000 - 1,500,000 USD
招標截止

描述

來源

美國私人藏家收藏(傳)
Stuart Perrin(1942年生)收藏
Arnold Lieberman,紐約,至1981年
Jeffrey Novick 收藏,至1983年
Douglas Rosestone 收藏,至1996年
Bruce Gordon 醫生收藏,至2004年
美國私人收藏
紐約蘇富比2008年9月16日,編號173

展覽

達拉斯藝術博物館,達拉斯,2006至2008年(借展)

拍品資料及來源

世間自在大悲勝海紅觀音法 本尊大悲勝海紅觀音造型以西藏金剛乘為根據,刻劃觀音及明妃形像,乃供信衆冥想修行之造像。根據藏傳佛教傳統,佛像内部「裝藏」聖物,本品亦屬如是,憑X-光顯示可知(圖一)。比較本像造型細節及數件著名早明鎏金銅佛像,可斷代約十五世紀。紐約蘇富比曾售一尊大型鎏金銅無量壽佛,宣德年器並款,售於1999年3月25日,編號121,(圖二),造型風格細節與本品非常接近,包括:與本像完全相同之手鐲、上臂臂帶紋飾以多條珠鏈組成並鑲嵌寶石、長項鍊由兩串細密珠鏈及一串較大且疏寶石鏈組成、面部飽滿圓潤、雙目修長、寳冠、明妃耳環、前額寳冠下細密卷髮,濃厚的垂肩卷髮等。蓮座風格及構圖與此宣德無量壽佛作例相對,座足無紋飾,座身環飾明珠一圈,蓮瓣尖帶華麗裝飾,兩旁飾卷葉,蓮座上部邊緣另飾一道珠紋。此蓮座紋飾獨特,見於永樂及宣德尺寸較大作例:比較一永樂年觀音像,136公分高,寶座與本品相近,現藏於賽努奇博物館,展《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大英博物館,倫敦,2014年,頁205,另比一大威德例,250公分高,永樂或宣德年製,現藏於北京雍和宮,見David Weldon,〈A Vajrabhairava Statue in the Yonghe Gong〉,《Orientations》,2019年1/2月,頁132-7。佛袍紋飾立體凸出,可比較數帶永樂年款之鎏金銅像例,男身及女身造型均有,其一為綠度母像,現存於Museum Rietberg,尤利格,《On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蘇黎世,1995年,編號92:另一例為觀音像,屬鴻禧美術館舊藏,《金銅佛造像圖錄》,台北,1993年,編號31;再比一毘儒巴像,現存於克利夫蘭美術館,Heather Karmay,《Early Sino-Tibetan Art》,沃明斯特,1975年,圖版63。

如上所述,本像帶永樂及宣德年造像風格,比較一尊私人收藏永樂年鎏金銅觀音像例,載於Amy Heller,《Tibetan Art》,米蘭,1999年,圖版 90,觀音臂上寶石裝飾及項鏈紋飾與本品相近,然而宣德年鎏金銅觀音像之手鏈及臂帶與本品完全相同,面容刻劃亦非常相近,如此推斷,本品應可斷代宣德。

刻劃大悲勝海紅觀音之佛像甚爲鮮見,可比較一尊永樂年款小鎏金銅像例,曾借展於Royal Tropical Institute,阿姆斯特丹,Van Alphen,《Cast for Eternity》,安特衛普,2004年,編號76(HAR編號24524),(圖三)。來自西藏或中國之大悲勝海紅觀音像,僅有該像及本像,由此可推斷,大悲勝海紅觀音在永樂及宣德年間受中國藏傳佛教信衆擁戴,自早明後,藏傳佛教信衆較少,直至清代,此像方才載於章嘉・若必多吉(1717-86年)著《三百佛像集》,參考Lokesh Chandra,《Buddhist Iconography》,新德里,1991年,編號2278(75),後者記載此佛為「秘密馬頭明王觀音」。宣德帝雖與西藏時有來往,卻不如永樂帝及元帝忽必烈(1215-1294年)般扶持佛教,反而更像其父洪熙帝(1424-1426年),提倡思想自由、追求學術成就,取代永樂年間採用之積極擴展政策 ,故此,宣德年間朝廷對西藏宗教領袖及寺廟之扶持遠不及永樂年。因此,據現存記載,永樂年製之西藏金剛乘佛像相對數量較多,宣德年製者則遠為稀有。永樂年佛像多數為供奉西藏重要佛教機構而製,而如本品之宣德佛像則主要為國人事佛而製。

早明之木雕金剛乘佛像,現時傳世作例甚罕,唯可比較一觀音像例,現藏於亞太博物館,加州帕薩迪納(藏品編號2001.1.47)(圖四)。該像與本品高度及風格相同,幾乎可以肯定乃出自同一組造像,而且與本品同樣刻劃觀音明妃合抱之造型,非常罕見。兩像可能出自一組造像,而由於刻劃之佛像較少信眾供奉,故此相信應為私人用途而非公開展示。

木雕彩塑,乃中國廟宇造像傳統技藝,流行宋代之木製觀音像即屬此法,現存作例相對較多,以其姿態優雅,佛像慈悲見稱。此造像傳統傳至早明,本品即屬當中臻例,而觀音明妃合抱造型,則代表智慧慈悲結合而得道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