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308
  • 3308

清乾隆 黃玉盌一對 |

估價
5,000,000 - 7,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13.8 公分,5 3/8 英寸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85年5月22日,編號305

Condition

整體品相良好。左盌口沿一點微磕,或輕磨,且偶有輕微花痕。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此對黃玉盌柔光亮澤,比例合宜,集良材精工於一身,可窺乾隆朝國富民安,文藝興旺之盛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準噶爾叛亂復平,自此新疆採玉數量之多遠超前朝,並每年春秋二季入貢朝廷。其時玉器生產質量空前,堪稱為乾隆帝開拓疆土、軍功煌煌的象徵。 此對玉盌豐碩穩重,素淨無紋,更顯黃玉溫潤通透。滿清皇朝崇尚黃色,黃玉甚得皇族垂青。黃玉乃極為珍貴的軟玉品種,自明朝起,一直深受文人學者與玉器藏家重視。明代戲曲家高濂在雜記《燕閒清賞箋》謂:「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由於黃玉罕有,匠人為求充分運用玉料,時連同玉皮琢作,亦可見惜材之心。

黃玉盌甚為罕見,每件按原石量材而製,故造型和圈足有微異。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例,器形較形修長,圈足較高,錄於《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大系.玉器編》,卷10:清,北京,2011年,圖版169。另一例略大於本品,器形相近,圈足較高,刻乾隆年款,售於紐約蘇富比1998年3月23日,編號349,收入水松石山房舊藏,再售於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8日,編號1807。可比較一對蓋盌,尺寸較小,斷代嘉慶,趙從衍舊藏,售於香港蘇富比,1986年11月18日,編號164。

目前存世黃玉盌有數例,年代較早。清宮舊藏一件笠式玉盞,斷為宋代,現仍存北京,刊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卷5:唐宋遼金元,北京,2011年,圖版70。另一圓唇玉盌,乃 J.C. Thomson 舊藏,現存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倫敦,曾展於東方陶瓷學會展覽《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5年,編號274。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二件玉盌,載錄於 Angus Forsyth 及 Brian McElney,《Jades from China》,巴斯,1994年,圖版249、251。比較安徽休寧南宋朱睎顏夫婦墓出土撇口玉盌,刊於《中國出土玉器全集》,北京,2005年,卷6,圖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