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5
徐震 | 徐震超市
估價
900,000 - 1,5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Xu Zhen
- 徐震超市
- 由徐震簽署的證書,授予重建及實施《徐震超市》的專有權
此項目構思於2016年,版1/1 + 3個藝術家自留版
來源
《徐震超市》是徐震®構思的概念藝術作品。此作呈現一間中國便利店,包括一台真收銀機和多種不同貨物。作品邀請觀者瀏覽擺滿熟悉商品的貨架並挑選購買。靠近細看時卻很快可以發現,每樣商品內部都是空空如也,僅見包裝空殼。《徐震超市》請觀者欣賞沒有實質意義或使用價值的空殼,藉此為消費主義、廣告和全球資本主義作出揶揄批判。
成功拍得此作的買家將獲得一張徐震®簽發的《徐震超市》概念藝術作品1/1版證書,並有權委託重新建造《徐震超市》以及此概念的重新演示。
敬請留意,此拍品不包含任何徐震®於拍前預展中展出的實體作品或商品。成功拍得此作的買家若欲取得任何徐震®展出的實體作品或商品,可直接與徐震®協商安排。
《徐震超市》的購買價格並不包括每次重新建造及重新演示使用所採用的任何物料、人力及其他相關費用,買家委託徐震®再創作時可向其直接支付此費用。
成功拍得此作的買家將獲得一張徐震®簽發的《徐震超市》概念藝術作品1/1版證書,並有權委託重新建造《徐震超市》以及此概念的重新演示。
敬請留意,此拍品不包含任何徐震®於拍前預展中展出的實體作品或商品。成功拍得此作的買家若欲取得任何徐震®展出的實體作品或商品,可直接與徐震®協商安排。
《徐震超市》的購買價格並不包括每次重新建造及重新演示使用所採用的任何物料、人力及其他相關費用,買家委託徐震®再創作時可向其直接支付此費用。
展覽
上海,沒頂畫廊〈徐震超市〉二〇一六年四月八日至二十九日
倫敦,賽迪HQ畫廊〈徐震超市〉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十一月四日
倫敦,賽迪HQ畫廊〈徐震超市〉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十一月四日
拍品資料及來源
虛空盛世
文:陳嘉瑩
「最重要的還是「空無」:即一個最具純潔表象的景觀。 被抽去實質內在的超市,曖昧不明,似乎暗示著這樣一個悖論,無論是食品或圖像,消費至關重要,但亦是毀滅性的。」(Sine Bepler,《香格納超市》,2007)這是徐震在2007年首次在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推出“超市”時提供的注腳。作品以1:1的比例重現了一間典型的中國便利商店,收銀機、店員、商品貨架以及擺放的滿滿當當的商品包裝。藝術家從日常超市中購得這些商品,並通過精細的設計與模擬安排在貨架上,制作團隊往往需要日以繼夜的工作,對貨品進行加工,留下包裝完好的空殼,讓它們得以以正價的方式出售。而這所有的工作和出售行為都構成了這件經典作品的一部分。
英國藝評家Alastair Sooke認為徐震的“超市”甚至比安迪·沃霍爾對超市模型的戲仿更加直接。這致使他將徐震作為「中國新波普」的代表人物納入BBC 紀錄片《波普藝術是如何改變世界的?》(Soupcans and Superstars: How Pop Art Changed the World) 的劇本中。藝術與商品的辯証關系是徐震創作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而在作品「超市」中,這個關系正是以藝術商品的形式被打破了。其關鍵之處在於被出售的如幽靈般的「空無」。「超市」創作於中國二〇〇八之盛年的前夕,而在十年之后,世界局面正在悄然逆轉的當下,這一「空無」又將成為某種寓言式的象征,攜帶著全球化短暫卻風起雲涌的歷史,在會場上激發新的意義。它不僅裹挾著原本的問題:再現的性質、所有權的形象,以及生產、流通與觀眾接受的過程;更提出了一系列的質問:盛世的代價、泡沫的產生與破滅、價值的本位、消費的象征意義與這背后的欲望機制。
早在一九九九年,時年二十二歲的徐震,就已經嗅到了藝術與買賣的關系。他作為發起人之一,策動了上海廣場《超市展覽》展的發生。在這個值得被寫入歷史的展覽中,藝術家們利用超市空間與裝置空間結合、買賣藝術作品的方式展示了「以商業之道還治其身」的哲學 (徐震、杨振中、飞苹果:“超市”展:赞助商信息(节选),巫鸿,《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2016,p.206)。而徐震的創作,在很長一段時期裡延展了這樣的哲學。這也是為何,在二〇一五年上海龍美術館的個展之后,徐震被推舉為新波普代表人物的原因。在這個展覽中,他將藝術市場從來隱而不談的作品版本推至前台,讓作品的五個版本以重復並列的方式展陳於美術館的現場。這樣的激進做法揭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徐震的藝術已經遠比波普源起時的語境復雜且深遠的多。他的波普不僅包含著西方的挑舋、嘲諷與反叛,更融合了東方的混沌、辯証與禪悟。
倫敦蛇形畫廊的策展人漢斯-烏利齊 布裡斯特(Hans-Ulrich Obrist)在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在其二〇〇七年一月為 Artforum雜志撰寫的文章中就曾說到:「很明顯的,徐震對社會及政治的評價將他和中國當代藝術圈裡的藝術家們拉開了距離。還有他作品裡的寬度,整體看上去完全是自發並充滿意外轉變的,這隻會在將他歸類於中國藝術界或更大的文化范圍上某個位置時增加了復雜性。」(Hans-Ulrich Obrist, “First Take”, Artforum, 2007年1月)這種外在定位的復雜性,與其自身對東西方思想的圓融貫通,使徐震不受地域與文化身份的限制,將全球范圍內的文化素材取為己用,這造就了他一系列具有震撼效果的作品,包括「運動場」、「進化」與「永生」。
作為中國最具爭議與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徐震的身份不止於此,他同時還是策展人與沒頂公司的創始人。一九九八年,徐震作為聯合發起人創辦了上海第一家獨立的非營利機構比翼中心。二〇〇四年獲得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最佳藝術家」獎項,並作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國藝術家參加了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2001)主題展。他無疑是一位早熟的藝術家,在很早就表露其藝術的天賦,並在之后的實踐中始終沒有辜負這些盛名。二〇〇六年,他與上海藝術家一起創辦了網絡藝術社區Art-Ba-Ba(www.art-ba-ba.com),至今還是中國最活躍的探討、評論當代藝術的平台。在二〇〇九年,當人們都在批評一些主要的中國藝術家已經不親力親為,隻依靠工作室的助手完成作品時,徐震創立了沒頂公司(MadeIn Company)作為回應。這個公司相比沃霍爾工廠向資本時代又邁進了一步,也有人因此將徐震與杰夫·昆斯、達明·赫斯特和村上隆比較。他徹底超越了那些批評,任命自己為首席執行官。並在二〇一三年,推出自己的品牌「徐震®」。二〇一四年,公司成立沒頂畫廊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首家「徐震專賣店」於上海開業 。
這一拓張之路應証了紐約時報賦予徐震的稱號「有膽識(chutzpah)的中國藝術家」 (Barbara Pollack《徐震,有胆识的中国艺术家》2014),其胸有成竹的野心不僅跳動著時代的脈搏,也集結著如毛細血管般錯綜復雜的情緒、自我意識、文化身份與地緣政治等命題。而在所有的爭議和美譽之中,這位精明又擅長戲謔的藝術家似乎始終沒有被任何言辭限定,他深諳舉重若輕的技巧,在所有的身份和定義中游刃有余,將「徐震」這兩個字所能輻射的所有意涵網羅為后現代的星叢;這在其難以被厘清的作品面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當我們正這樣思考他時,似乎又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徐震的圈套,正如他所言「真實有時會是一個陷阱」,在徐震超市中,你將會被邀請消費,以市場價購買這些喪失了實際商品或使用價值的空殼,這個看似空的超市,帶著偽裝性的面目,卻揭示了當下社會的「真實」面貌,這是一個盛世,一個裝滿著虛空的盛世,而人們正在為此買單。
文:陳嘉瑩
「最重要的還是「空無」:即一個最具純潔表象的景觀。 被抽去實質內在的超市,曖昧不明,似乎暗示著這樣一個悖論,無論是食品或圖像,消費至關重要,但亦是毀滅性的。」(Sine Bepler,《香格納超市》,2007)這是徐震在2007年首次在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推出“超市”時提供的注腳。作品以1:1的比例重現了一間典型的中國便利商店,收銀機、店員、商品貨架以及擺放的滿滿當當的商品包裝。藝術家從日常超市中購得這些商品,並通過精細的設計與模擬安排在貨架上,制作團隊往往需要日以繼夜的工作,對貨品進行加工,留下包裝完好的空殼,讓它們得以以正價的方式出售。而這所有的工作和出售行為都構成了這件經典作品的一部分。
英國藝評家Alastair Sooke認為徐震的“超市”甚至比安迪·沃霍爾對超市模型的戲仿更加直接。這致使他將徐震作為「中國新波普」的代表人物納入BBC 紀錄片《波普藝術是如何改變世界的?》(Soupcans and Superstars: How Pop Art Changed the World) 的劇本中。藝術與商品的辯証關系是徐震創作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而在作品「超市」中,這個關系正是以藝術商品的形式被打破了。其關鍵之處在於被出售的如幽靈般的「空無」。「超市」創作於中國二〇〇八之盛年的前夕,而在十年之后,世界局面正在悄然逆轉的當下,這一「空無」又將成為某種寓言式的象征,攜帶著全球化短暫卻風起雲涌的歷史,在會場上激發新的意義。它不僅裹挾著原本的問題:再現的性質、所有權的形象,以及生產、流通與觀眾接受的過程;更提出了一系列的質問:盛世的代價、泡沫的產生與破滅、價值的本位、消費的象征意義與這背后的欲望機制。
早在一九九九年,時年二十二歲的徐震,就已經嗅到了藝術與買賣的關系。他作為發起人之一,策動了上海廣場《超市展覽》展的發生。在這個值得被寫入歷史的展覽中,藝術家們利用超市空間與裝置空間結合、買賣藝術作品的方式展示了「以商業之道還治其身」的哲學 (徐震、杨振中、飞苹果:“超市”展:赞助商信息(节选),巫鸿,《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2016,p.206)。而徐震的創作,在很長一段時期裡延展了這樣的哲學。這也是為何,在二〇一五年上海龍美術館的個展之后,徐震被推舉為新波普代表人物的原因。在這個展覽中,他將藝術市場從來隱而不談的作品版本推至前台,讓作品的五個版本以重復並列的方式展陳於美術館的現場。這樣的激進做法揭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徐震的藝術已經遠比波普源起時的語境復雜且深遠的多。他的波普不僅包含著西方的挑舋、嘲諷與反叛,更融合了東方的混沌、辯証與禪悟。
倫敦蛇形畫廊的策展人漢斯-烏利齊 布裡斯特(Hans-Ulrich Obrist)在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在其二〇〇七年一月為 Artforum雜志撰寫的文章中就曾說到:「很明顯的,徐震對社會及政治的評價將他和中國當代藝術圈裡的藝術家們拉開了距離。還有他作品裡的寬度,整體看上去完全是自發並充滿意外轉變的,這隻會在將他歸類於中國藝術界或更大的文化范圍上某個位置時增加了復雜性。」(Hans-Ulrich Obrist, “First Take”, Artforum, 2007年1月)這種外在定位的復雜性,與其自身對東西方思想的圓融貫通,使徐震不受地域與文化身份的限制,將全球范圍內的文化素材取為己用,這造就了他一系列具有震撼效果的作品,包括「運動場」、「進化」與「永生」。
作為中國最具爭議與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徐震的身份不止於此,他同時還是策展人與沒頂公司的創始人。一九九八年,徐震作為聯合發起人創辦了上海第一家獨立的非營利機構比翼中心。二〇〇四年獲得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最佳藝術家」獎項,並作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國藝術家參加了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2001)主題展。他無疑是一位早熟的藝術家,在很早就表露其藝術的天賦,並在之后的實踐中始終沒有辜負這些盛名。二〇〇六年,他與上海藝術家一起創辦了網絡藝術社區Art-Ba-Ba(www.art-ba-ba.com),至今還是中國最活躍的探討、評論當代藝術的平台。在二〇〇九年,當人們都在批評一些主要的中國藝術家已經不親力親為,隻依靠工作室的助手完成作品時,徐震創立了沒頂公司(MadeIn Company)作為回應。這個公司相比沃霍爾工廠向資本時代又邁進了一步,也有人因此將徐震與杰夫·昆斯、達明·赫斯特和村上隆比較。他徹底超越了那些批評,任命自己為首席執行官。並在二〇一三年,推出自己的品牌「徐震®」。二〇一四年,公司成立沒頂畫廊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首家「徐震專賣店」於上海開業 。
這一拓張之路應証了紐約時報賦予徐震的稱號「有膽識(chutzpah)的中國藝術家」 (Barbara Pollack《徐震,有胆识的中国艺术家》2014),其胸有成竹的野心不僅跳動著時代的脈搏,也集結著如毛細血管般錯綜復雜的情緒、自我意識、文化身份與地緣政治等命題。而在所有的爭議和美譽之中,這位精明又擅長戲謔的藝術家似乎始終沒有被任何言辭限定,他深諳舉重若輕的技巧,在所有的身份和定義中游刃有余,將「徐震」這兩個字所能輻射的所有意涵網羅為后現代的星叢;這在其難以被厘清的作品面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當我們正這樣思考他時,似乎又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徐震的圈套,正如他所言「真實有時會是一個陷阱」,在徐震超市中,你將會被邀請消費,以市場價購買這些喪失了實際商品或使用價值的空殼,這個看似空的超市,帶著偽裝性的面目,卻揭示了當下社會的「真實」面貌,這是一個盛世,一個裝滿著虛空的盛世,而人們正在為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