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3
劉韡 | 真實維度之十
估價
2,400,000 - 3,5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Liu Wei
- 真實維度之十
- 款識劉韡,Liu Wei,2013(作品背面)
- 油畫畫布
- 300 x 180 公分 ,118⅛ x 70⅞ 英寸
二〇一三年作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拍品資料及來源
「城市是現實,中國整個是一個在建設中的城市,畢竟是對你有影響的,你不可能對它不注意,你可以去想為什麽會這樣做﹖其實都是和制度有關係的」
劉韡
《真實維度之十》屬於劉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它將北京城市景觀剖析並重塑成為一道道複雜交纏、搏動著生命力的幾何和垂直形態。阡陌縱橫的直線是對城市訊息化及建築最高化的提煉,是隱喻中國城市景觀中的高樓大廈外,亦是虛擬世界中數據及像數的具體呈現。《真實維度之十》隱約可見西方極簡主義和解構主義的影響;禪學思想和北京市喧囂紛雜的氣氛混雜並存,呈現一種與別不同、卻是屬於全球和當代的美學風格。
劉韡在一九七二年出生,一九九六年畢業於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前身是浙江美術學院)。一九九九年,劉韡與一眾年輕藝術家——包括邱志杰、楊福東,共同籌劃「後感性︰異形與妄想」;相對當時過於理想化的藝術傾向,他們希望創作擺脫社會責任等大道理,展現完全不一樣的面貌的作品。當時的展覽僅開放數小時就被關閉,卻引起不少回響;往後的展覽、相關活動和合作,以一種反叛、近似運動的形式將它的精神傳承下去。姚嘉善指出:「這些後感性藝術家擁抱非理性、即興和直覺,力求創造極端的體驗。儘管他們常被人比作維也納行動派或『英國青年藝術家』,但對他們影響最深的,其實是激浪派的反藝術和反理想立場」(姚嘉善,,《Art Forum》,2012年1月)。
劉韡以錄像裝置參與那場一九九九年的展覽,題為《難以抑制》,是他首件複雜多面的跨媒體作品,內含裝置、雕塑、影像和繪畫。他的多維度作品無論媒材和創作角度都非常豐富,但同一個主題始終貫徹其中——對社會、城市化和中國的深入觀察。藝術家曾說:「城市是現實,中國整個是一個在建設中的城市,畢竟是對你有影響的,你不可能對它不注意,你可以去想為什麽會這樣做﹖其實都是和制度有關係的」(劉韡訪談︰我永遠是讓自己保持在不穩定的狀態,小漢斯與劉韡訪談,《Liu Wei, Trilogy》,2011年)。劉韡的作品總是有意無意地暗示社會制度之下的束縛,並不乏諷刺和批評。
二千年後期開始,劉韡的作品多次被邀參展海外大型展覽,包括二〇〇五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二〇〇七年的里昂雙年展等,並獲二〇〇八年的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同一時間,他作品出現了轉向,當中的社會性思考日益含蓄,他放棄原先作品明顯的諷刺及批判性,反而從作品的形式著手,嘗試開拓一條新的創作路線。本作屬於《真實維度》系列,是《紫氣系列》的延伸,創於藝術家藝術生涯的轉捩點 ;他以電腦的鼠標代替畫筆,以畫面的設計代替繪畫,來探討繪畫形式的可能性。一如藝術家自言:「我以鼠標創作我所有的繪畫,這是一種本能,是繪畫的延續」。
從創作方式和概念看來,《紫氣系列》以及《真實維度》系列是劉韡藝術事業的里程碑和轉折點。劉韡從城市的經驗提煉出獨特的視覺元素,其藝術語匯接近西方的極簡主義,卻有著中國城市獨特而混雜的氣質。在談及他的系列作品時,劉韡不諱言其創作描繪對象正是北京︰「中國古代說,你看一個地方有紫氣,就是灰濛濛的樣子,實際上是生機勃勃的意思。(它)存在很多問題,但也是有活力的」(引述劉韡,傑羅姆·桑斯 ,劉韡訪談,《對話中國》,2009年)。藝評家Gunnar B. Kvaran如此概括他的創作:「劉韡的整個創作手法可以視為把碎片化的城市景觀壓縮至最基本的狀態,以達到訊息的清晰」(Gunnar B. Kvaran,Liu Wei: The Creative Gesture,2011年)。本作將北京和當代中國的精神氣質、以至全球的數字化世界加以濃縮提煉,展現劉韡多維度創作的奔放活力,亦可見藝術與社會千絲萬縷的關係。
劉韡
《真實維度之十》屬於劉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它將北京城市景觀剖析並重塑成為一道道複雜交纏、搏動著生命力的幾何和垂直形態。阡陌縱橫的直線是對城市訊息化及建築最高化的提煉,是隱喻中國城市景觀中的高樓大廈外,亦是虛擬世界中數據及像數的具體呈現。《真實維度之十》隱約可見西方極簡主義和解構主義的影響;禪學思想和北京市喧囂紛雜的氣氛混雜並存,呈現一種與別不同、卻是屬於全球和當代的美學風格。
劉韡在一九七二年出生,一九九六年畢業於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前身是浙江美術學院)。一九九九年,劉韡與一眾年輕藝術家——包括邱志杰、楊福東,共同籌劃「後感性︰異形與妄想」;相對當時過於理想化的藝術傾向,他們希望創作擺脫社會責任等大道理,展現完全不一樣的面貌的作品。當時的展覽僅開放數小時就被關閉,卻引起不少回響;往後的展覽、相關活動和合作,以一種反叛、近似運動的形式將它的精神傳承下去。姚嘉善指出:「這些後感性藝術家擁抱非理性、即興和直覺,力求創造極端的體驗。儘管他們常被人比作維也納行動派或『英國青年藝術家』,但對他們影響最深的,其實是激浪派的反藝術和反理想立場」(姚嘉善,,《Art Forum》,2012年1月)。
劉韡以錄像裝置參與那場一九九九年的展覽,題為《難以抑制》,是他首件複雜多面的跨媒體作品,內含裝置、雕塑、影像和繪畫。他的多維度作品無論媒材和創作角度都非常豐富,但同一個主題始終貫徹其中——對社會、城市化和中國的深入觀察。藝術家曾說:「城市是現實,中國整個是一個在建設中的城市,畢竟是對你有影響的,你不可能對它不注意,你可以去想為什麽會這樣做﹖其實都是和制度有關係的」(劉韡訪談︰我永遠是讓自己保持在不穩定的狀態,小漢斯與劉韡訪談,《Liu Wei, Trilogy》,2011年)。劉韡的作品總是有意無意地暗示社會制度之下的束縛,並不乏諷刺和批評。
二千年後期開始,劉韡的作品多次被邀參展海外大型展覽,包括二〇〇五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二〇〇七年的里昂雙年展等,並獲二〇〇八年的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同一時間,他作品出現了轉向,當中的社會性思考日益含蓄,他放棄原先作品明顯的諷刺及批判性,反而從作品的形式著手,嘗試開拓一條新的創作路線。本作屬於《真實維度》系列,是《紫氣系列》的延伸,創於藝術家藝術生涯的轉捩點 ;他以電腦的鼠標代替畫筆,以畫面的設計代替繪畫,來探討繪畫形式的可能性。一如藝術家自言:「我以鼠標創作我所有的繪畫,這是一種本能,是繪畫的延續」。
從創作方式和概念看來,《紫氣系列》以及《真實維度》系列是劉韡藝術事業的里程碑和轉折點。劉韡從城市的經驗提煉出獨特的視覺元素,其藝術語匯接近西方的極簡主義,卻有著中國城市獨特而混雜的氣質。在談及他的系列作品時,劉韡不諱言其創作描繪對象正是北京︰「中國古代說,你看一個地方有紫氣,就是灰濛濛的樣子,實際上是生機勃勃的意思。(它)存在很多問題,但也是有活力的」(引述劉韡,傑羅姆·桑斯 ,劉韡訪談,《對話中國》,2009年)。藝評家Gunnar B. Kvaran如此概括他的創作:「劉韡的整個創作手法可以視為把碎片化的城市景觀壓縮至最基本的狀態,以達到訊息的清晰」(Gunnar B. Kvaran,Liu Wei: The Creative Gesture,2011年)。本作將北京和當代中國的精神氣質、以至全球的數字化世界加以濃縮提煉,展現劉韡多維度創作的奔放活力,亦可見藝術與社會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