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89
  • 1089

羅伯特‧勞森伯格 | 卡通

估價
32,000,000 - 40,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Robert Rauschenberg
  • 卡通
  • 款識《Cartoon》,April 1962,Rauschenberg(作品背面)
  • 油彩、木及金屬畫布
  • 182.9 (高) x 91.4 x 14 公分 ,72 (高) x 36 x 5½ 英寸
一九六二年作

來源

紐約,Leo Castelli畫廊
Daimitsu 基金會
多倫多,Roger與Myra Davidson收藏
巴西私人收藏
瑞士,Daros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巴黎,五月沙龍XVIIIe,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一九六二年五月
奧伯林,艾倫紀念美術館〈Three Young Americans〉一九六三年一月
延長借展給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一九七〇年
多倫多,安大略美術畫廊〈Roger與Myra Davidson收藏展〉一九八七年一月至三月,57頁(彩色圖版)
紐約,Blum Helman畫廊〈Rauschenberg, Schwitters, Tuttle〉一九八七年二月
廣島,廣島市立美術館〈Robert Rauschenberg: The 2nd Hiroshima Art Prize〉一九九三年十一月至一九九四年一月,72頁,圖版22號(彩色圖版)
洛杉磯,洛杉磯現代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巴黎,蓬皮杜中心;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Robert Rauschenberg: Combines〉二〇〇五年十二月至二〇〇七年五月,182頁,圖版編號158(彩色圖版)

拍品資料及來源

融合繪畫:卡通
羅伯特‧勞森伯格

「藝術家從他自己的生活中創造媒材──自己無知、熟悉或自信的事情。我接受自己所創造的媒材。它們知道,而我也知道我們會嘗試做一些事情。偶爾成功,偶爾失敗,但我會以任何方式取代先入之見或故意行為。如果當刻不能像你身邊所經歷的事物那樣歷歷在目、玄妙難測,那麼這都是虛假的。一些媒材的性質給予我額外的難題,因為我必須想辦法將與牆壁格格不入的媒材掛在牆上。那就是融合繪畫的開始。」──羅伯特·勞森伯格(芭芭拉·羅斯,《勞森伯格》,紐約,一九八七年,58頁)

羅伯特·勞森伯格的「融合繪畫」標誌著美國藝術史上的一場革命。 通過運用非傳統媒材、並重視形式構圖,以及摒棄同期藝術發展,勞森伯格重新定義繪畫與雕塑之間的傳統界限,並朝著現代藝術體系發展出一種嶄新的藝術和情感表現手法。其立體作品如《卡通》革新了藝術創作和風格的語彙,脫離單一意義和模式的描述。《卡通》是勞森伯格「融合繪畫」系列的典範之作,同時展現他因社會和周圍環境而創造的畫作。

本作是一幅完全獨立的融合繪畫作品,亦是此獨特風格的典範傑作,展示羅伯特·勞森伯格筆下最重要的創作形式。畫中每一寸色彩斑駁的表面都描寫出勞森伯格的獨特概念,其概念藝術創作六十多年來一直保持創造力和實驗價值。作為一個典型的藝術家,勞森伯格從油畫到攝影、雕塑和拼貼,在同輩藝術家的推動下著手創作不同媒材,挑戰傳統的繪畫概念。正如卡爾文·湯姆金斯所形容:「勞森伯格的真正原動力是好奇心,是一種歷久常新的強烈好奇心,探究繪畫的是與非,而其好奇心導致他對其他人訂立的藝術界限進行愈來愈極端的測試。」(卡爾文·湯姆金斯,《與眾不同:羅伯特·勞森伯格的肖像》,紐約,一九八〇年, 86頁)他不斷打破傳統,創造出以獨特的動態風格及雅致構圖而著稱的《卡通》等非凡傑作,奠定其無與倫比的藝術生涯。

二〇〇五年,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為此系列作品舉辦著名展覽〈羅伯特·勞森伯格:融合繪畫〉,在展覽圖錄中,保羅·希米爾憶述道:「羅伯特·勞森伯格的融合繪畫代表著一種混合藝術形式的發明,從繪畫與雕塑兩種語彙中取材,並賦予題材一種戲劇性,同時成為更大整體的一部分⋯⋯在紐約畫派作品的首要地位並未受到挑戰的時候,融合繪畫為藝術方向另闢新徑。」(保羅·希米爾,〈勞森伯格融合繪畫中的自傳與自畫像〉,載於《羅伯特·勞森伯格:融合繪畫》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圖錄,二〇〇五年,211頁)

雖然融合繪畫代表著一種創新的藝術手法,但勞森伯格的美學卻深受前人與同輩藝術家薰陶。當他在建立自己的美學時,勞森伯格仍然與同輩藝術家的創作有密切聯繫,從他們身上持續得到啟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他在伊根畫廊看到約瑟夫·康奈爾的作品;一九五一年春天,他在紐約結識塞·托姆布雷;一九五三年三月,他到羅馬探望亞伯特·布里;一九五三年底,他在紐約結識賈斯培·瓊斯;馬塞爾·杜尚在一九五九年聖誕節參觀他的工作室;一九六〇年,愛德華·金霍爾茨創作《勞森伯格之所惡》,作為他的禮物;一九六〇年三月,他與讓·唐格里合作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創作一件裝置作品;一九六一年五月,他在瑞典韋姆德市附近參與創作妮基·德·桑法勒的《火》。他一生中最出色的作品大大歸功於他與同輩藝術家的個人和專業關係。這段時期亦標誌著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高峰,勞森伯格認同抽象表現主義大師對自己的影響,尤其是弗朗茲·克萊恩和威廉·德庫寧。勞森伯格主動來到位於住宅區著名的雪松酒館結識二人,並建立友誼。勞森伯格欣賞克萊恩的行動繪畫大膽豪邁,簡潔的畫面以無色為主,並堅持將人像與背景合為一體。他欣賞德庫寧作品的網格構圖,特別是《阿什維爾》(一九四九年作)等作品,並可能留意到結構分明的動態色塊,這都反映在《卡通》的構圖上。

勞森伯格的作品不斷受到周圍環境塑造和影響,而在其畢生作品中,《卡通》呈現一種抽象風格,特別展示──並深入揭露──勞森伯格創作本作時在曼哈頓下城的生活。本作充滿建築感,當中明顯的構圖元素展現其市中心社區的特徵,以及六十年代初紐約經歷大型城市重建後產生的急劇變化。利用藝術家紐約住所周圍的物件和城市垃圾,融合繪畫以馬塞爾·杜尚的反藝術風格與巴布羅·畢加索立體作品中的創新手法結合現成物;在他們的影響下,勞森伯格進一步在融合繪畫上加入個人化的細節,從而展示一種前所未見的自傳式元素。

關於其創作手法的主要哲學思想,勞森伯格道出箇中精髓,曾言:「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所關注的是彰顯人類能夠同時處理許多不同方面的事情⋯⋯但數百年來,在知識層面上,專心致志被視為認真思考的態度⋯⋯如果我們想要充分利用時間,我認為要盡可能廣泛涉獵,而不是專注於單一事情。」(引述勞森伯格,理查德·科斯特拉尼茨,《複合媒材的劇場:偶發藝術、動態環境及其他複合媒材藝術入門》,紐約,一九六八年,93-4頁)在《卡通》等作品上,勞森伯格將其藝術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運用豐富色彩和雕塑形態來結合現成的日常物品,以創造層出不窮的觀賞體驗。

勞森伯格作品中的戲劇性為人著稱,他巧妙地將繪畫和雕塑兩種不同體裁揉合成別具一格的美學,從而挑戰過去幾十年的創新風格,並為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視覺藝術作出終極突破。與文藝復興的透視法背道而馳,他開始將畫像延伸至觀者的空間,讓作品處於繪畫和雕塑的形式之間,形成勞森伯格稱為「融合繪畫」的新視覺藝術領域。他在畫中利用現成物,融入填滿顏料、雕塑及物件的畫面上,其藝術創作充分演繹兩種體裁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