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16
  • 1016

余承堯

估價
3,500,000 - 4,5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Yu Chengyao
  • 春盛江山美
  • signed, titled in Chinese and stamped with the artist's seal
  • 彩墨紙本
款識:
春盛江山美 余承堯作 藝術家鈐印一方 (左上)

來源

香港,佳士得,2010年5月29日,拍品編號1009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隱士‧才情 余承堯〉(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七年),圖版 4-52,136-137頁
〈余承堯的世界〉(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七年),102頁
〈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余承堯〉(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七年),25頁

Condition

The work is overall in very good condition except signs of undulation due to mounting on the top left and lower right hand corner.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二十世紀中葉,中國水墨正面臨革新,在資訊傳遞方便、變化快速的新時代中,面對因襲千年的繪畫傳統,有識之士紛紛找尋改革的出路,試圖在保存文人精神的同時走出新路。 正是此時, 非美院出身的余承堯,從陸軍中將退役,在五十六歲高齡首次嘗試繪畫,以他對山石的熱愛及歸鄉思愁,直覺性的描繪,創造出別具風格卻符合時代精神的現代水墨,遙應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余承堯從科學求真的角度出發,謹慎觀察大自然中的地貌,以地形學識與過人耐力,開出一條新路。清代指標性水墨革新畫家金農於五十歲後開始繪畫,主張「師造化、抒個性、用我法、專寫意、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養」,立基於隸書書法,改進了文人畫,變革一代水墨習氣,而二十世紀的余承堯也如出一轍,於傳統上創新,以東方風骨為水墨在「全盤西化」與「閉關守舊」外,帶來嶄新希望。
余承堯中年退役,一生三十餘載的創作期,可概分為早期的結構水墨作品(一九五七年至六七年)、成熟期的彩墨山水(一九六七至七五年),與晚期回歸稚拙的絢彩(一九七五至八八年)。其中,成熟期的作品常被美術史家稱為余承堯的藝術巔峰,此時他獨自隱居陽明山,終日作畫以自娛,有別於早期的純墨色與晚期較鬆散的墨線,作品多用重彩,結構複雜、氣勢雄渾;《春盛江山美》(拍品編號1016雖未落年款,但以其完整的結構與構圖、綿密的墨線彩點與重彩畫風,可以判斷約完成於此時。余承堯的傳世作品本已稀少,如《春盛江山美》這般六尺整張(15.6平方尺)、保存完好的重彩巨幅精品更是極其罕見,本作中不僅可見藝術家於巔峰時期所寫,賦予江山強烈的生命力的「亂筆」,與其結構堅實飽滿的構圖,更可見藝術家以科學及文人的思想深入敘寫,改革並融會東方亙古的山水精華,引領文人山水畫走向現代藝術。
蘇富比於本季夜拍及日拍帶來的《春盛江山美》(拍品編號1016、《藍天白石》(拍品編號5012、《高崖新翠》(拍品編號5011三幅余氏傑構,皆完成於成熟時期,觀者不僅可欣賞亂筆下的奇山峻石,亦可分別透過巨幅、長軸與橫幅看見藝術家於構圖上獨特的巧思。
「繪畫要為真而寫,才能得其真髓」
余承堯
余承堯的作品是以科學現實的景色為底本,精確的捕捉景物的特徵,融會在藝術中,心靈體悟後重塑的家鄉山水。藝術家於一九二○年赴日修習戰略學,並於二三年歸國從軍,歷經北伐、閩變、抗戰等重要戰役,於一九四六年退役。軍旅中所研讀並用於作戰的地形學對其繪畫有極為深刻的影響,直接促成余承堯細寫山石以求真切的風格;二十餘年雖憑蹤不定,卻提供了觀察地貌的絕好機會,這些山形水態的探勘與紀錄,為日後的創作打好基礎,也成就了他獨樹一幟的藝術。
《春盛江山美》中的巍峨山石,驟看已傲然奇絕,呼應《谿山行旅圖》中山水自然樣貌的質感,但細節處的處理卻更是絲絲入扣。余承堯直言:「(山石)種類很多,凹凸紋理變化也多,千萬不可畫的平平板板,古代常有人把它作留白處理,就是未經深刻觀察的結果。」本作畫面中央水流沖蝕所形成的岩石面,來自於抗戰勝利那年,余承堯搭船返鄉時於長江三峽所見的頁岩節理;畫面左上的奇峰來自1943年潼關督戰,所見到受地形剪力推擠形成的華山山壁;而畫面中右的巨石,則具有台灣東部的麻岩碩大及光滑片理面的特徵。余承堯運用地形學的專業知識,在石面的表現遠超古人,使觀者如恍若親臨。他以過去走遍大江南北的心靈感悟為核心,抽取美感豐富的元素,不僅僅呈現一處地域的寫實描述,而是敘寫他的「胸中丘壑」與思鄉之情,一如他的詩:「景物形骸外,山川變化中;雲烟輕亂筆,水石各交融。」
傳統後的新傳統,余承堯的新「三遠」
《春盛江山美》並不依循東西方傳統法則創作,而是余承堯改良兩方構圖而自成風格的巨作。以東方的角度而言,本作固然具有傳統高遠、深遠、平遠的要素,然而,余承堯放棄雲煙,重於表達,在構圖上,以三遠為基礎上走出新的方向。本作中樹木可大略區分出近處以細密筆觸描寫具有實際形態的樹、中間以大片厚重色塊鋪成的林,與遠方漸淡的青綠,藝術家科學的以視覺變化點出畫面的深遠;而層疊的山峰與碩大的奇石被安排在畫面的前方,彷彿擋住觀眾的視線,創造出前中後距離引人入勝的構圖,用寫實的震撼衝擊力吸引觀者沿著岩隙河道逐步欣賞的手法,一反傳統風格,可感到余承堯所說:「胸中無窮之氣,奔到筆端,奪手而出,圖上面目,煥然一新」,不追求內斂隱藏,反而直接乾脆表達的大氣,給予觀者一片清晰且新鮮的機理,將自然景物以最原始的感受注入畫中,一改傳統雲煙的虛無飄渺,給人真實殷切的水墨山水。
創新中的再創新,余承堯的西方觀點
以西方審美而言,《春盛江山美》中余承堯看似融入明暗表現以及單點透視的手法,其實是他內化現代藝術並改革的成果。畫面中曲折的長河分隔了左右的山勢,左側背光面襯出了明亮的屋舍及樹木,右側受光面則夾雜著巨石,強調其上肌理的巧妙變化,但他並不使用西畫捕捉光源以營造假象空間的手法,而是以亂筆疏密間滲出的紙色製造出閃爍耀眼的效果,不僅在緻密的格局中透露空氣感,並在這種明暗中捕捉到真實與非真實之間奇妙的光感,如同樹蔭下稀疏的光點,以他的自創技法,帶領觀者看見自然中的抽象本質。視點上,驟看本作,余承堯似乎將消失點置於景物上方,如西方單點透視的效果,然而,實是余承堯為避免視點過多導致畫面散亂,將多重焦點隱藏於其下的變革,由畫面右方層疊的高聳山峰,以及中央的縱深之感,可見中國水墨中所謂「曲徑通幽」,帶領觀者在有限的空間中尋找更大的空間,變革了「高遠」及「深遠」的手法,為其所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