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博古好雅,大興文事工藝,尤好悅目華器,故多精飾巧製,以至當朝所造新器,所用工藝繁複奇巧。大器沉穩厚重,製作尤難,非江西景德鎮御窰巧匠不能為,御窰由督陶官唐英指導,據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常令唐英特製新品供御,使瓷匠得以發揮技藝,佳器屢出。
此扁壺用上等鈷藍,妙繪蓮花及纏枝卷草,布局均勻,花枝婉約華貴,又不失清雅 。纏枝紋卷曲連綿,巧對呈幾何狀的蓮瓣及芭蕉 ,圈足及口沿加飾一圈波浪,襯托壺身橢圓線條及幾何對稱構圖。
此扁壺之形制及紋飾,原型出自清宮珍藏十五世紀明青花瓷。扁圓壺形仿阿拉伯銅器,明朝瓷匠取而用之,飾以中式蓮花紋。據《乾隆內務府造辦處檔案.江西燒造瓷器處》載,乾隆三年,曾仿製多件宣德青花扁壺大器(見張榮編,《養心殿造辦處史料輯覽》,北京,2012年,卷2:乾隆朝,頁65-68)。清宮舊藏一件宣德纏枝蓮紋扁壺,尺寸與本品相同,但矮圈足、無耳,現藏北京,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上)》,香港,2008年,圖版98。此扁壺且以青花點苔,營造色澤深淺不一,妙仿前朝回青黑疵。
可參考一件近例,曾先後售於紐約及香港蘇富比,分別為2000年9月20日,編號124,及2005年5月2日,編號650。拍賣所見另有三例,分別售於香港蘇富比1978年11月29日,編號231、倫敦佳士得1977年12月12日,編號164及香港佳士得,1988年1月19日,編號319。此類扁壺,且有紋飾布局略異之式,以大朵蓮花置中,外圈飾八朵小花,且壺頸芭蕉葉紋較自然像生,其中一例錄於《天民樓藏瓷》,香港,1987年,圖版65。另有兩一例,分別售於香港佳士得1992年10月1日,編號958及香港蘇富比1985年5月24日,編號549。
且有其他相近纏枝蓮紋龍耳扁壺,然比例上壺頸較短,並飾纏枝蓮紋。紐約佳士得曾售一例,尺寸較大,撇足,2008年3月19日,編號606。另一較本品略小之例,圈足較矮且飾三弦紋,口沿繪飾靈芝,售於香港蘇富比1996年4月30日,編號431。雍正朝青花扁壺雛例,可參考 Hsi Hai Chang 博士舊藏,售於紐約蘇富比1974年5月23/24日,編號426,後再售於香港蘇富比1977年5月16日,編號93。
整體品相良好,惟耳底有開片紋,足內有窰燒瑕疵,屬正常。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此 由於拍賣將在24小時內開始,拍賣登記已結束
如欲參與競投,請洽競投部
此 由於您的帳戶在24小時內剛開立,拍賣登記已結束
如欲參與競投,請洽競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