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OP

/

拍品 610
  • 610

凱斯·哈林

估價
4,500,000 - 6,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凱斯·哈林
  • 無題(23張作品)
  • 油漆筆紙本 鏡框
  • executed in 1982
一九八二年作

來源

紐約,Tony Shafrazi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每張作品附凱斯·哈林藝術遺產管理委員會發出的保證書

展覽

紐約,布里格斯·鲁滨逊画廊,《Keith Haring: The 1982 Coloring Book Drawings》,二〇〇五年十至十二月

Condition

This work is in very good condition overall. All elements are framed. Each sheet is hinged in places on the reverse to the backing board. There is slight undulation to the sheets, and a few faint paper creases in places. There are minor accretions to some extreme edges of sheets, not affecting the images. There is a minor surface disruption on the extreme upper horizontal edge of one element, likely a result of the artist's working method.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發光的嬰孩

是次呈獻的《無題》(拍品編號610)一組二十三件紙本作品涵蓋凱斯·哈林的發光的嬰孩與飛行小狗等代表圖像,展現藝術家生動的視覺語彙。豐富的階梯金字塔與神話人物,加上電視影像及電話通訊,他的作品既表現歷史古風,又展示當下時刻。不論任何時間情境,這些圖像表達依然充滿力量,而作品更曾在哈林一九八二年於托尼·沙弗拉茲畫廊首次個展,作為當中限量版填色冊圖案,見證他從嶄露頭角的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學生,躍身成世界知名藝術家的重要時刻。

紙本作品及書籍插圖向來是哈林的創作重心。他於賓夕法尼亞州成長,深受父親創作的漫畫以及小時閱讀的繪本和漫畫啟發,當中包括蘇斯博士及查爾斯·舒爾茨的作品。入讀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後,他便透過圖畫發展一套獨特視覺語彙。

「我買了一卷厚質繪圖紙,剪下來後便鋪在地上創作整組圖畫。開首的幾幅較為抽象,其後的圖像便逐漸成形,當中包括不同組合的人和動物,後來更出現飛碟攻擊人類的圖案。我曾設法回想這些東西到底從何而來,卻又茫無頭緒。這些場景就構成了整幅圖畫。我將圖案想像成符號、象徵事物的語彙。畫中一隻狗受到眾人崇拜,在另幅畫則被飛碟攻擊。我發現自己有話要說,頓時覺得在街頭創作適合不過。」1

透過創作多件繪畫,哈林開始掌握街頭藝術的語彙──隨心所欲地迅速畫出線條。隨著他技術愈見成熟,揮灑自如,他便開始把創作帶到街頭。

哈林自八十年代初便於紐約地鐵站塗鴉創作。他以白色粉筆在預留展示廣告的黑牆上繪畫,更特意在白天創作,使他可與月台上的人群交流互動,更使繪畫成為一種行為表演。

哈林當時於托尼·沙弗拉茲畫廊工作,其逐漸發展為紐約以至海外的知名畫廊。沙弗拉茲受哈林邀請參觀其個展,他憶述:「哈林邀請我參加他在魏斯貝絲舉行的個人作品展,其為藝術家聚居的社區。我在該展第一次觀賞他的創作。他以生動獨特的人物角色,配合各式各樣的如儀式般的動作,繪畫多采多姿的卡通與連環圖像。」2 透過藝術家的紙本作品,沙弗拉茲開始對哈林的創作感到興趣,並於一九八二年在他的畫廊為其舉辦首個個展。

此組紙本作品圖案均用於一九八二年個展圖錄中的限量版填色冊。如同哈林在城市塗鴉的公開創作,他以填色冊邀請畫迷為他作品增添色彩。此展時值藝術家事業的重要階段,令他一舉成名。他在同年參與第七屆卡塞爾文獻展、聖保羅雙年展以及紐約惠特尼雙年展,並於休斯頓街及包厘街完成首件大型戶外壁畫創作,該處更被稱為包厘塗鴉牆,至今仍是塗鴉及街頭藝術家的著名戶外展覽空間。

不論是書冊、畫作,或是大型壁畫,這些紙本創作為哈林的創作奠下基礎。作品創於藝術家的突破時期,捕捉他投入紐約藝圈的衝勁活力。

[1] 凱斯·哈林,引述於 David Sheff, "Keith Haring: Just Say Know",滾石樂隊雜誌,1989年8月10日

[2] 引述自托尼·沙弗拉茲,載於《The Keith Haring Show》,68頁


藝術家簡歷

凱斯·哈林(1958 – 1990,美國)作品紮根於八十年代紐約街頭文化,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一九七六至一九七八年,哈林於匹茲堡就讀常春藤專業美術學院,專研廣告美術,後就讀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主修油畫。哈林投身街頭藝術文化成名甚早,更有《閃耀嬰兒》等代表作面世。哈林於國際藝壇聲名鵲起,開始於多所國際機構參展,包括紐約托尼·沙弗拉茲畫廊(1982)、德國卡瑟爾Documenta 7展覽(1982)、紐約惠特尼雙年展(1983)等。哈林死後,其作品仍受注目,並多次成為展覽焦點,更獲納入多個主要收藏,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洛杉磯邵立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學院、邁阿密貝斯藝術博物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科隆路德維希博物館及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