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
魯道夫·斯丁格爾
估價
6,200,000 - 9,2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Rudolf Stingel
- 無題
- 鍍鋅鑄銅、鎳板及金
- executed in 2012
二〇一二年作
來源
巴黎,高古軒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法國,巴黎,高古軒畫廊〈Rudolf Stingel〉二〇一二年十月十六日至十二月二十二日
拍品資料及來源
愛是永恆
自創作生涯初期,魯道夫·斯丁格爾一直試圖拓展繪畫的傳統限制。一九八九年,藝術家出版名為《說明書》(Instructions)的小冊子,概述創作其銀色畫的各個步驟,讓任何人都能夠繪製銀色畫,並否定藝術原創性的概念。《無題》(拍品編號606)來自另一作品系列,但同樣以挑戰傳統的藝術原創性概念為題。
二〇〇七年,斯丁格爾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和芝加哥現代美術館舉辦回顧展,他在牆上安裝銀色反光隔音板裝置展品,藉以延續《說明書》的精神。參觀者可以隨心在板上雕刻,作品呈現一種反傳統概念,將世紀以來參觀者在博物館應有的行為禮儀顛覆。斯丁格爾隨後選出數塊隔音板,將之鑄成銅板,再鍍上黃金,製成一系列如《無題》的作品。
《無題》的製作過程不但展示出繪畫創作的新可能性,還探討繪畫與時間之關係。畫中圖案最初刻在隔音板上,代表著二〇〇七年時觀眾與展品互動的特定瞬間。隔音板從博物館除下後,則象徵這些特定時間的積累成果。相反,緊接隨後的鑄造過程將代表著不同時刻的圖案一併融合,形成一個完整構圖。
對於斯丁格爾作品中相互矛盾的時間概念,策展人弗朗切斯科·博納米寫道:「古希臘人曾敘述兩類時間,分別是良好時機kairos,以及持續或永恆的時間kronos。假如kairos是一個確切的時刻,那麼具象便代表kairos,如時間中的一百米短跑比賽。一切都局限於一個瞬間,而在那一刻觀者被賦予活在當下的意識或想像。假如kronos是智慧之時,那麼抽象便代表kronos,如時間裡的長跑比賽。它靜止而持續,讓圖像不斷地轉化成抽象意念。」1
畫中刻紋皆屬具象,大多是火柴人圖、字句和字母。在《無題》中,愛與和平的信息遍佈畫面,既見愛心及和平符號的圖案,又有不同語言的文字訊息。作品底邊更刻上「love is forever」(愛是永恆)的優美字跡。這些代表不同時刻的圖案顯而易見,匯聚於畫面之上,再被鑄成一體,此作成為一個完整的抽象構圖,所有時間碎片壓縮成單一結構。當作品仍是掛在牆上的隔音板時,可任人雕刻,注入當刻的時間性,但鑄成銅板後,這些時間痕跡停止凝結於畫中。然而,斯丁格爾令這一切變得更複雜,將銅板鍍金,製造出因應周遭事物而不斷改變的反光表面,包括那些為上傳照片至社交媒體而在拍攝作品的人影,繼續擴展和重演時間的積累。
透過作品表面的反射性,以及由他人複製圖像的創作過程,本作反映出全球性圖像資訊傳播的現象,而這正正是我們的文化核心。作於芝加哥及紐約的畫作後來移到香港高古軒畫廊展出,斯丁格爾的作品體現了當今世代經歷的全球化資訊發展。我們隨時都會為身邊的人和物拍照,再上傳至雲端資訊庫,構成匯集圖像化回憶的抽象個體。
[1] Francesco Bonami, "Paintings of Paintings for Paintings: The Kairology and Kronology of Rudolf Stingel", Francesco Bonami編,《魯道夫·斯丁格爾》,2007,第13頁
藝術家簡歷
魯道夫·斯丁格爾(生於1956年,意大利)八十年代時以其概念藝術畫作及裝置藝術而聞名,其作品邀請觀者與之互動,跨越傳統繪畫概念的界限。斯丁格爾透過為熟悉的事物及意象賦予新意義,挑戰繪畫中的脈絡、理路、效果等傳統觀念。斯丁格爾作品曾於多次個展及聯展中展出,包括蘇黎世藝術館(1995)、意大利阿伯爾宮現代及當代藝術博物館(2001)、法蘭克福現代藝術館(2004)、明尼亞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2004)、意大利博爾札諾大樓(2005)、愛丁堡印弗利特樓(2006)、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2007)、及柏林新國家藝廊(2010)等。斯丁格爾作品亦獲多間機構納入收藏,包括邁阿密德拉克魯茲現代藝術收藏空間、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自創作生涯初期,魯道夫·斯丁格爾一直試圖拓展繪畫的傳統限制。一九八九年,藝術家出版名為《說明書》(Instructions)的小冊子,概述創作其銀色畫的各個步驟,讓任何人都能夠繪製銀色畫,並否定藝術原創性的概念。《無題》(拍品編號606)來自另一作品系列,但同樣以挑戰傳統的藝術原創性概念為題。
二〇〇七年,斯丁格爾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和芝加哥現代美術館舉辦回顧展,他在牆上安裝銀色反光隔音板裝置展品,藉以延續《說明書》的精神。參觀者可以隨心在板上雕刻,作品呈現一種反傳統概念,將世紀以來參觀者在博物館應有的行為禮儀顛覆。斯丁格爾隨後選出數塊隔音板,將之鑄成銅板,再鍍上黃金,製成一系列如《無題》的作品。
《無題》的製作過程不但展示出繪畫創作的新可能性,還探討繪畫與時間之關係。畫中圖案最初刻在隔音板上,代表著二〇〇七年時觀眾與展品互動的特定瞬間。隔音板從博物館除下後,則象徵這些特定時間的積累成果。相反,緊接隨後的鑄造過程將代表著不同時刻的圖案一併融合,形成一個完整構圖。
對於斯丁格爾作品中相互矛盾的時間概念,策展人弗朗切斯科·博納米寫道:「古希臘人曾敘述兩類時間,分別是良好時機kairos,以及持續或永恆的時間kronos。假如kairos是一個確切的時刻,那麼具象便代表kairos,如時間中的一百米短跑比賽。一切都局限於一個瞬間,而在那一刻觀者被賦予活在當下的意識或想像。假如kronos是智慧之時,那麼抽象便代表kronos,如時間裡的長跑比賽。它靜止而持續,讓圖像不斷地轉化成抽象意念。」1
畫中刻紋皆屬具象,大多是火柴人圖、字句和字母。在《無題》中,愛與和平的信息遍佈畫面,既見愛心及和平符號的圖案,又有不同語言的文字訊息。作品底邊更刻上「love is forever」(愛是永恆)的優美字跡。這些代表不同時刻的圖案顯而易見,匯聚於畫面之上,再被鑄成一體,此作成為一個完整的抽象構圖,所有時間碎片壓縮成單一結構。當作品仍是掛在牆上的隔音板時,可任人雕刻,注入當刻的時間性,但鑄成銅板後,這些時間痕跡停止凝結於畫中。然而,斯丁格爾令這一切變得更複雜,將銅板鍍金,製造出因應周遭事物而不斷改變的反光表面,包括那些為上傳照片至社交媒體而在拍攝作品的人影,繼續擴展和重演時間的積累。
透過作品表面的反射性,以及由他人複製圖像的創作過程,本作反映出全球性圖像資訊傳播的現象,而這正正是我們的文化核心。作於芝加哥及紐約的畫作後來移到香港高古軒畫廊展出,斯丁格爾的作品體現了當今世代經歷的全球化資訊發展。我們隨時都會為身邊的人和物拍照,再上傳至雲端資訊庫,構成匯集圖像化回憶的抽象個體。
[1] Francesco Bonami, "Paintings of Paintings for Paintings: The Kairology and Kronology of Rudolf Stingel", Francesco Bonami編,《魯道夫·斯丁格爾》,2007,第13頁
藝術家簡歷
魯道夫·斯丁格爾(生於1956年,意大利)八十年代時以其概念藝術畫作及裝置藝術而聞名,其作品邀請觀者與之互動,跨越傳統繪畫概念的界限。斯丁格爾透過為熟悉的事物及意象賦予新意義,挑戰繪畫中的脈絡、理路、效果等傳統觀念。斯丁格爾作品曾於多次個展及聯展中展出,包括蘇黎世藝術館(1995)、意大利阿伯爾宮現代及當代藝術博物館(2001)、法蘭克福現代藝術館(2004)、明尼亞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2004)、意大利博爾札諾大樓(2005)、愛丁堡印弗利特樓(2006)、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2007)、及柏林新國家藝廊(2010)等。斯丁格爾作品亦獲多間機構納入收藏,包括邁阿密德拉克魯茲現代藝術收藏空間、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