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371
  • 1371

張大千 益都遊屐

估價
10,000,000 - 12,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Zhang Daqian (Chang Dai-chien, 1899-1983)
  • 潑墨潑彩紙本 鏡框 一九六六年作
  • splashed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framed
款識:
霽翠群峯滴,風湍眾壑號,
幽禽鳴不亂,老樹曲仍高,
扶杖攀危石,尋邨問濁醪,
十年嗟已晚,卜宅首頻搔。
丙午四月,二三友人招遊益都,峯石奇麗,川流湍激,為三巴勝境,因為作圖,兼賦小詩。南場丈人爰。

鈐印:「東西南北之人」、「張爰私印」。

出版

著錄:
〈張大千書畫集〉第四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一九八三年一月),圖版66
〈張大千繪畫藝術之硏究〉,巴東著(台北,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硏究所,一九八七年五月),頁170
〈張大千書畫集〉上集(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圖版19
〈典藏大師系列 — 張大千〉(台北,藝術家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八月),頁31

拍品資料及來源

註:大千去國後,遊踪處處,足跡踏遍歐亞美三洲。萬里遠程,固然數月一行,即使近如所居之地,附近風光勝迹,亦不錯過。既滿足其好賞自然風景之嗜,亦為攝取種種勝景供日後作畫之素材。

五十年代移家巴西,修築八德園以居,當地頗多華僑聚居,相鄰有四川故舊經營農場,門人子弟亦圍繞身邊,故周邊風景勝處,自有其往遊足跡。一九六六年春,他即有益都之遊,本幅鉅製所出淵源於此。

所謂「益都」者,實先生巴西居所附近之景色絶勝處。他去國後,故國山川無不縈懷於胸,常為異域不少地方取名,皆以「中國化」為標準,他有句曰「蜀中綿陽又稱巴西郡」、「予居摩詰城,隣縣曰:蜀山落」,直把如今棲身巴西之地代入昔日四川之故鄉。如「San Paulo」稱曰「三巴」,「Mogi」為「摩詰」,一喻蜀中老家,一取「詩佛」王維之號,以寄家鄉之思。

時距聖保羅約五十公里有一小城名「Itu」,山明水秀,景色絶佳,有小溪,盛產花岡石,溪石質堅細而發墨,可琢為硯,因「Itu」音近山東省益都縣,故以此命名。一九六六年春,他遂邀親友門人同遊,偕遊者包括同鄉好友賀寧一及親家李子章等。遊畢,於三月寫了首幀〈益都遊屐〉,並書五律一首作詩堂,送贈李子章。該詩實取自他一九三六年赴山東遊益都之行所賦,今以此地為彼地,遂迻錄於此。本幅寫於翌月,乃相同題材之第二本。雖一月之距,無論尺幅、構圖以至技法,皆相去甚遠,足見畫家不自設規限,在精益求精下得心應手之從新演釋。

送李子章者,因其受傳統文化薰陶,興趣未偏向創新,且為此題材初試之作,故畫家筆下構圖依循舊制,山水林木,溪流房舍,筆墨分明,層次井然,僅薄施淡彩,見虛實相生相輔之變化,或可歸類為近工寫意結合之作。

事實上,是時正大千潑墨潑彩技法大盛之年,他汲取借鑑西方現代藝術抽象表現手法,結合傳統大寫意法,故筆下所出變化多端,奇貌迭生,直造古今中外渾然一體之境界。故翌月再寫本幅,卻不蹈覆轍,題材如一,別出新法,取六尺整幅,乃「大風堂」訂製仿宋羅紋紙,以抽象手法寫之,主體以墨團積叠,復薄施赭石、花青,諸色濃淡深淺,相融暈化,頓見兩山對峙,層岩堆叠,復以留白法帶出河道曲折,貫穿其中,眺遠處,則見群山橫亘,蜿蜒起伏,正是畫家眼中當年益都之景。寫來墨彩淋漓,筆觸甚少,僅以粗線條淡墨略點出山石輪廓,而濃墨苔點,帶出樹叢密集之狀,寥寥數筆,經營三兩房舍,於山巒間錯落散佈,即畫中稍見具體之點景,餘者境界空靈,似不著人迹,莫非人間仙境乎?

參考資料:
贈李子章〈益都遊屐〉可參見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拍賣,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編號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