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539
  • 539

巴布羅·畢加索

估價
12,000,000 - 18,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巴布羅·畢加索
  • 全套二十四件銀盤
  • 藝術家於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間以陶瓷設計;由弗朗索瓦及皮埃爾.雨果製作銀盤;每件各二十版,並加上兩件藝術家自留版及兩件版權版

    每件銀盤背面均有藝術家簽名、版數、銀匠保證章、法國銀器鑑定保證章及佛朗索瓦.雨果序號

  • 捶花銀盤
i.《沉睡者》─ Picasso,2/20(作品背面)
ii.《樹葉與臉》─ Picasso,EXEMPLAIRE D’ARTISTE (藝術家自留版),1/2(作品背面)
iii.《野獸騎士》─ Picasso,EXEMPLAIRE D’ARTISTE(藝術家自留版) ,1/2(作品背面)
iv.《手與臉》─ Picasso,6/20(作品背面)
v.《痛苦臉孔》─ Picasso,14/20(作品背面)
vi.《野獸臉孔》─ 28.6.55(作品前方);Picasso,HORS COMMERCE,4/6(作品背面)註:此作為非商業版本,共有六版,原為藝術家持有。作品為畢加索贈與弗朗索瓦‧雨果
vii.《吹笛手與騎士》─ Picasso,EXEMPLAIRE D’ARTISTE(藝術家自留版),1/2(作品背面)
viii.《魚》─ 19.5.56(作品前方);Picasso, 6/20(作品背面)
ix.《賈桂琳側臉》─ Picasso,22.1.56,EXEMPLAIRE D’ARTISTE(藝術家自留版) ,1/2(作品背面)
x.《牛頭》─ Picasso,3/20(作品背面)
xi.《模糊臉孔》─ Picasso,18/20(作品背面)
xii.《時鐘形的臉》─ Picasso,18/20(作品背面)
xiii.《幾何特徵臉孔》─ Picasso,25.XII.1959,Exemplaire avant la lettre(先行版),PICASSO(作品背面)註:此先行版為此系列銀盤的唯一 一件
xiv.《時鐘吐舌頭》─ Picasso,18/20(作品背面)
xv.《賈桂琳與畫架》─ Picasso,EXEMPLAIRE D’ARTISTE(藝術家自留版),1/2(作品背面)
xvi.《戴面具的頭》─ Picasso,18/20(作品背面)
xvii.《方形臉》─ Picasso,10/20(作品背面)
xviii.《時鐘形的頭》─ Picasso,10/20(作品背面)
xix.《瓦洛里》─ 《瓦洛里》(作品前方);Picasso,EXEMPLAIRE D’ARTISTE(藝術家自留版)2/2(作品背面)
xx.《瓦楞紙版上的臉孔》─ Picasso, 3/20(作品背面)
xxi.《半人馬》─ Picasso, 18/20(作品背面)
xxii.《有污漬的臉》─ Picasso, 14/20(作品背面)
xxiii.《喜樂》─ Picasso, 2/20(作品背面)
xxiv.《幾何臉孔》─ Picasso, 1/20(作品背面)

來源

艾克斯,佛朗索瓦及皮埃爾‧雨果工作室
歐洲私人收藏

展覽

倫敦,勒韋爾畫廊;巴黎,馬蒂尼翁畫廊〈弗朗索瓦及皮耶.雨果:畢加索 ── 十九件銀盤〉倫敦:一九七七年六月十日至七月八日;巴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七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出版

〈 巴布羅.畢加索:陶瓷作品 1949-1971第三卷〉Georges Bloch編(法國,伯恩,一九七二年)59, 62, 69, 76-78, 80-84, 86-88, 90-91, 93-94, 96-97, 102, 104, 107-108頁, 編號 63, 68, 82, 90-92, 94-98, 100-102, 104-105, 107-108, 110-111, 116, 118, 121-122(白陶盤圖版)
〈 畢加索:十九件銀盤〉Douglas Cooper, 弗朗索瓦及皮耶.雨果編(巴黎,一九七七年)無頁數(編號xvii至xix及xxiii至xxiv除外,其它版數之彩圖)
〈 畢加索陶瓷作品全集1947-1971〉Alain Ramié 編(法國,瓦洛里,Madoura出版,一九九八年)145, 158, 164-168, 170-174, 176, 177, 178-179, 181, 184, 186-187頁,編號283, 309, 321-323, 325-327, 329-330, 332, 334, 336, 338, 340, 343, 344, 346-347, 349, 353, 358, 361, 363(白陶盤彩圖)
〈 藝術家珠寶:向弗朗索瓦.雨果致敬〉皮耶.雨果及Claire Siaud編(巴黎,Les Cyprès出版,二○○一年)147-193頁(編號xxiii及xxiv除外,其它版數之彩圖)

Condition

These works are in very good condition overall. There are extremely minor signs of surface scratches on each plate, all of which are inherent to the medium and only visible under raking light. Each plate comes in its own designated wooden box. Each plate has been professionally cleaned. There are no apparent condition issues with these works.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二十四件畢加索銀盤過往從未一次全部現身於市場,能一次覓得全套銀盤實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各盤的二十個版本已出售多年,為現任藏家花上多年的心血,方能匯集本次所有二十四件作品。

巴黎至坎城 — 一九五○年代的黃金時期

巴布羅.畢加索無疑是現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既是畫家,也是雕刻家、陶藝家,更擔任過舞台設計師,不僅留下了豐富多彩的作品,更對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發展與當代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一位多產的藝術家之,他以各種各樣的媒介與題材,創出風格多樣的傑作。1950年代是畢加索藝術生涯中的關鍵時期,多幅傳世傑作便成於此時。他的生活漸趨成熟穩定,開始從周遭環境、個人經驗與自己景仰的大師作品中汲取創作靈感。1946年畢加索第一次接觸到陶藝,並決定參觀瓦洛里的年度陶藝博覽會。就這樣,原定的陶藝小鎮一日遊激發了畢加索的創作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陶瓷創作中,在馬杜拉製陶工坊與蘇珊和喬治.哈米耶夫婦相識後,在陶藝工藝史上留下了無可取代的不凡成就。哈米耶夫婦為藝術家燒製作品並盡數售出,並提供材料供畢加索繼續創作,藝術家與馬杜拉工坊合作達二十五年之久,產量豐富,當中逾633件為限量版,並附馬杜拉工坊刻印。

本套共二十四件的銀盤是畢加索以此媒材所創的動人佳作。藝術家曾創作大量陶器,當中不少作品更有多個版本。然而本作的金屬媒材較為珍貴,成品數量較少,二十四件銀盤更是首次整套匯集呈獻,尤見獨特稀有。作品於1956年至1967年期間構思,由畢加索及弗朗索瓦.雨果共同設計,再由弗朗索瓦鑄造而成,其子皮埃爾.雨果後來亦按私人委託鑄造作品。所有版本的作品全已出售多年,觀者現可欣賞巨匠合作的精彩成果,機會難得。

弗朗索瓦.雨果 ─ 銀匠、摯友與合作伙伴

弗朗索瓦.雨果1899年生於意大利羅維扎諾。他是著名法國浪漫派詩人、劇作家及小說家維克多.雨果的曾孫。弗朗索瓦.雨果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成就卓著的法國金銀名匠,他在五、六十年代接受畢加索的委託,按照藝術家的原模及設計,製作一系列金銀托盤、碗碟及墜飾。畢加索是首位與弗朗索瓦.雨果正式合作的藝術家。

畢加索與雨果早在一○年代透過巴黎當時的前衛藝文圈相識,然而直至1956年9月25日,他們才經共同朋友、藝術史學家道格拉斯.庫珀再次會面,由此展開合作計劃。自畢加索看過從馬杜拉工坊送抵其加利福尼別墅的全新托盤系列,他便於1956年5月開始構思鑄器,以陶盤設計製成金銀作品。畢加索與雨果曾論及十六與十七世紀法國及威尼斯製造的華麗金銀托盤,藝術家對此深感興趣,決定以其部分陶瓷創作鑄成銀器,因此他在一個月後在庫珀協助下重新聯絡雨果。雨果在合作首兩年全心投入畢加索的工作,接受他的多個創作委託,並靈活適應畢加索的主導與指示。名為《沉睡者》的托盤是他們試驗首件銀器的原模。他們在1956年9月開始嘗試鑄作,當中亦曾發生技術與器具設計的誤失。雨果專職為工程師,強調設計器具的實際應用。畢加索的陶瓷盤不論在設計、尺寸及製作上皆屬複雜,別具挑戰性。因此雨果必須竭盡所能,方可完成鑄件,而畢加索終在1957年一月底確認首件銀盤成品。畢加索多年來一直不願展出他們的作品,直至1967年9月,他在巴黎基點畫廊的展覽上授權雨果鑄造限量作品以供出售,作品更由兩人聯名簽署。由於限量作品只售予一小群收藏家及朋友,成品直接送至買家手中,因此廣大公眾當時仍對其銀盤創作一無所知,直至作品於1977年倫敦勒韋爾畫廊及巴黎馬蒂尼翁畫廊舉行的「畢加索 ── 十九件銀盤」個展中首度面世。這次展覽一鳴驚人,更成為畢加索藝術事業中的重要里程碑,再次印證他的國際藝術巨星的地位,銀盤亮相更讓公眾重新認識他的陶瓷作品,同時確立其重要性。

靈感來源

馬蒂斯是20世紀前半部現代藝術革命的領軍人物,對畢加索的影響相當顯著。1940年代,馬蒂斯以剪紙作為主要創作媒介,此舉使他在後期作品的結構與線條均大大簡化,他對簡潔流麗的裝飾結構、簡單自然的線條甚為強調,從他創新的剪紙作品及後期繪畫可見一斑。身為現代主義的巨擘,馬蒂斯與畢加索密切留意著對方的作品,在事業上追貼對方。馬蒂斯於1954年11月3日逝世,對畢加索而言是一大損失,亦對畢加索的藝術風格演變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影響到他後來繪畫及陶藝作品。縱使畢加索並沒有為這位摯友離世表示哀悼,也沒有出席喪禮,他的憂傷仍可在作品中找到蛛絲馬跡。畢加索向各新舊大師取經,為其藝術發掘了新題材(宮女)和裝飾意象。馬諦斯對畢加索的深刻影響可從銀盤《樹葉與臉》和《喜樂》反映出來。而其周邊的紋飾,就像馬蒂斯的剪紙,如1952年的傑作,題為《女人頭像與花朵》的拼圖板一樣相似。《喜樂》的題材更是直接向馬諦斯1909年完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舞蹈》致敬。

公牛、馬匹、騎士,都使畢加索為之著迷,而這些動物意象在畢加索最代表性的作品中經常出現。自幼年開始,畢加索在出生國西班牙居住時,不時成為鬥牛賽事的座上客,直至移居法國後仍有繼續觀賽。畢加索對鬥牛的迷戀,在五張銀碟的設計中得以進一步呈現,四張銀碟作品分別為《野獸騎士》、《吹笛手與騎士》、《牛頭》、《賈桂琳與畫架》、《半人馬》。不論描繪牛、騎馬的人、還是牛頭人,畢加索都透過這些動物的動態,為作品意象增添動感與力量。

畢加索正是在瓦洛里小鎮與賈桂琳.洛克相遇,她不久便成了他第二任妻子,更是他最珍愛的繆斯之一。儘管當年賈桂琳芳齡僅26,而畢加索已是72歲的古稀之年,二人的婚姻還是維持了十一年直至畢加索辭世,他為她畫了逾四百幅肖像,是次上拍的一套二十四件瓷盤中便有其中一幅。《賈桂琳側臉》結構複雜,頸部與貓一樣的側面均被誇張化處理,令人聯想到畢加索1954年在瓦洛里繪下的著名作品《藝術家妻子肖像,賈桂琳跪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