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60
  • 1060

曾梵志

估價
6,000,000 - 8,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Zeng Fanzhi
  • 三年級一班 15,16及24號 (三張作品)
  • 款識
    (i) 曾梵志,16,96(作品背面)
    (ii) 曾梵志,24 (作品背面)
    (iii) 曾梵志,15,96(作品背面)


  • 油畫畫布 畫框
  • 48 x 38 公分 ,18⅞ x 15 英寸
一九九六年作

來源

香港,少勵畫廊

出版

中國,香港,少勵畫廊〈8+8-1:15位當代藝術家油畫精選集〉一九九七年,23頁

Condition

This work is generally in good condition. Having examined the works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there appears to be no evidence of restora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三年級一班 15,16及24號》將被收錄及刊載於由曾梵志工作室出版的藝術家全集

回首童年
曾梵志

曾梵志的創作生涯橫跨廿多載,風格多變,作品廣度深度兼備,曾於世界各地無數的展覽中展出,他被譽為亞洲當代藝術界的翹楚,絕對是實至名歸。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於二〇一三至一四年間為他舉行大型回顧展,其作品亦曾於高古軒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舉辦的群展中展出;這些都是世界級的藝術機構,可見他的藝術成就深受肯定。是次拍賣的作品《三年級一班》(拍品編號1060)令人不期然想起曾梵志「面具藝術家」的稱號,這個伴隨他十多年的稱號,已經等同他的名字。《面具系列》始於九十年代中期,與藝術家一起成長,也是藝術家探索城市景觀蛻變的載體。《三年級一班》來自曾梵志的早期作品;而最重要的是,它承載着《面具系列》許多關鍵性的符號,影響深遠,是一個具有定義性的範例。

《三年級一班》是曾梵志充滿苦難和創傷的童年的寫照,童年的陰影在他長大後仍然揮之不去。曾梵志於一九六四年生於武漢,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長,正好見證了社會的動盪和城市的劇變,以及其後國家的發展。早年武漢的生活在年少內向的曾梵志的心裏留下深刻的烙印,在日後的創作中不時重現:髒亂的醫院走廊、掛滿血腥生肉的店面和充滿壓迫感的擠擁感覺。然而,這一切都不及少年時一直不獲發紅領巾的遺憾來得刻骨銘心,這份心結使紅領巾成為作品中一個恆常出現的符號。

成長於毛澤東年代的中國,等於生活全方位受到集體意識的支配。在此環境下,對一個男孩來說,最高殊榮莫加於加入少年先鋒隊,獲發紅領巾。然而,曾梵志從童年以至青少年時期,一直未配戴過紅領巾,令他深以為恥,感覺受到排斥。加上他經常受到其他小孩的欺凌,情況就更加惡劣:「我感覺到自己有甚麼問題…它使我的情感受到了創傷,儘管很難準確地說出是甚麼樣的情感。有一些事情我無法指出來,但是卻一直在困擾我。」1

《三年級一班》中的三名少年先鋒隊員,都別上紅領巾。他們目不轉睛地盯着觀者,其中一人更一臉嘲諷。這些不無諷刺意味的面孔,就如凱倫.史密斯所形容:「相當煩亂、令人驚駭的,對於觀看者有着一種露骨的嘲弄態度。這是低劣的、帶有嘲弄的。」2 曾梵志小時候是一個害羞的孩子,也許《三年級一班》是一種心靈上的釋放,讓他宣泄自童年就壓抑在心底的情感,將童年的創傷轉化為具有諷刺意味、令人深思,卻又不失幽默的作品。

曾梵志解釋這個系列其實是關乎七十年代初統一街小學三年級一班的同學們在暑假中的一些故事。「紅小兵志志、勇勇、超超等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參加校外活動。在一次故事會中志志發現同學小利來的爸爸—被管制的歷史反革命份子『金銀寶』向小利來宣傳剝削階級思想,毒害少年兒童。紅小兵志志牢記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在工宣隊師傅們的幫助下,帶領紅小兵同階級敵人進行了針鋒相對、你死我活的鬥爭,終於使壞人落網了。」3 曾梵志並指出作品「塑造了紅小兵志志的少年英雄形像。」4

也許我們應該再三斟酌這個故事,儘管表面上誇張諷剌,它刻劃出辛勤的少先隊員的幼稚目光,視世界為充滿不義和惡行的地方。在某種程度上,也許曾梵志試圖通過作品體會這種心情,他雖然是少先隊員,但卻從未獲發完整的制服以肯定他的身份。

《三年級一班》所描述的孩子,帶有成人的深謀遠慮,隱藏着睿智的嘲諷。曾梵志為了揭穿「敵人」真面目,不惜掩飾自己的情感與利來交往。故此畫中的小孩都帶着面具,自有其道理,而這件道具也成為曾梵志日後創作的焦點 — 恰如其名的《面具系列》。在這些珍貴的早期作品中,面具還是帶有表情的,如中央一幅的面具,表情便凝住在張口大叫的那一剎那;然而,到了後期,面具已變得木無表情。曾梵志遷居北京之後,感到城市生活虛偽造作,終日步步為營,難以交得知心的朋友,他將這份深刻的感受以隱喻的方式化身為帶面具的人物。

《三年級一班》的另一特徵是紅色的肌膚,衍生自早期的《肉聯》和《協和醫院》系列,當時用上紅色是因為人的皮膚的顏色和生肉相像。在這幅作品,紅色的意義就更加重大,因為它與紅領巾有密切的關係。另一個重要的顏色是作品背景的淺褐色,這個顏色在藝術家九十年代的作品中經常出現,但千禧以後便幾乎絕跡。而面具的灰色調子,以及用來把面具掛在臉上的繩子,都是罕見的。在過渡至全白色的面具之前,曾梵志令我們以為那些帶着面具的人物可以隨心所欲地輕易卸下他們的假裝;然而,到了後來,偽裝已成為生存不可或缺的工具,那些冷漠木然的嘴臉再也不是可以隨便卸下的面具。在這幅作品,面具人物的瞳孔封着十字,滲透着一股令人看不透的氛圍;但千禧以後,封着十字的眼睛已徹底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空洞的眼神。

《三年級一班》承載着重要的歷史:它不僅反映中國的過去;還是藝術家生命中的重要印記,更是了解他的創作發展歷程的關鍵。《三年級一班》作於曾梵志的起步階段,洋溢着年青藝術家的創作熱誠,以幽默諷刺的手法向觀者呈現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渴望。這件作品蘊含曾梵志往後風格的所有重要元素,最終為他帶來空前的成功和熱烈的反響。

1 《我們曾梵志的繪畫》(中國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年),48至49頁

2 《我們曾梵志的繪畫》(中國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年),49頁

3 《8+8-115當代藝術家油畫選集》(香港少勵畫廊,1997年),20頁

4 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