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216
  • 1216

張大千 (1899-1983)

估價
600,000 - 8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Zhang Daqian (Chang Dai-chien, 1899-1983)
  • 黃山雲泉
  • ink on paper, handscroll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九三五年作
胡若思署簽
高存道題引首
傅增湘、鄭午昌等題跋

簽書:
張大千夫子〈黃山雲泉圖〉長卷。若思題。

引首:
黃山雲泉圖。
癸未冬十二月。炳豫先生大雅屬。存道高魚占篆。

款識:
黃山雲泉。乙亥重九前七日。
維之老道兄命畫,時將之太華,行李已戒,率塗應教。疾行無好步,幸恕幸諒。弟爰。

題跋:
(卷尾附傅增湘、邵章、俞陛雲、邢端、陳雲誥、葉恭綽、吳雷川、葉恭綽、高振霄、錢崇威、高燮、鄭午昌、吳華源、朱寶瑩、張原煒、張啓後、胡若思、惜午、黃仲明共十九家題跋,兹摘錄數家如下)

〈傅增湘〉余生平好游山,五嶽之外幽尋,徧於大江南北。然幽奇雄秀,兼擅其美,惟黄山號為獨絕,山峰壁立,宛若削成,松石靈奇,如游仙界,顧欲寫其勝概,非胸有丘壑,而又運以馬夏之筆,殆未足語此。嘗見梅瞿山所作〈天都蓮華圖〉,峰勢皆作雲頭,大非本來面目,深可怪詫。大千此卷乃寫文殊臺景況,風飛雲湧,萬壑陰沉,非身歷其境者不能摹,亦非心知其妙者不能識也。
炳豫仁兄屬為題識,爰舉兹山梗概於後,試澄心而細玩之,知其妙造自然,要非時史所能企及矣。癸未仲秋月。傅增湘識。

〈俞陛雲〉張君蜀人也,夙攬劍閣、青城、峨眉三峽之雄奇,以蕩其氣,肆其才而畫學益進,所作〈黃山雲泉圖〉,生動逸宕,可登營邱之堂,接清湘之席。趙承旨云,唐人畫雲水,極飛動之致;宋學士云,李公麟畫雲水,妙得天機;惲南田云,畫雲須有迷漫,掩沉浮橫,覆各趣態。張君此作得昔賢三昧矣。
炳豫仁兄雅令。七十六叟俞陛雲識。

〈邢端〉曏讀張皋文黃山賦,驚其浩瀚瑋麗,以為文士矜奇,人間安得有此境耶。十年前張大千自黄山歸,盛泉石松雲之美,不可方物,乃忻然偕傅藏園、周養盦、江翊雲諸君,買車往遊。山中七日,徧歷天都蓮花之勝,暢觀松濤雲海之奇,因歎皋文之賦,未足狀其萬一,惜未與大千偕遊,暢寫山靈真影。今覩此卷,煙雲幻滅,元氣渾淪,與元方方壼之〈雲山圖〉如出一手,殆黃左田先生所謂腕有古人,機無留停者矣。爾來畫史,足不出戶庭,惟日取古人陳蹟刻畫而描摹之方,且自詡為上溯荊關,近規王惲,獨不畏為山靈所呵斥耶。
炳豫先生屬題,意有所感,拉雜書之,藉博一粲。癸未秋九月。蟄人邢端時年六十有一。

〈陳雲誥〉黃山天下之妙境也,而雲水為尤奇然,非得奇筆寫之,則妙境亦無從而見,况雲泉更非可以形求耶。秀靈清淑之氣磅礡乎胸中,與造化相往來,又身歷目見,窮極幽渺,偶有所會,然後一發之於毫楮之間,乾端坤倪,軒豁而呈露,此畫中最高之境,不可以尋常蹊徑求也。昔人所謂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者,庶幾近之。大千此圖,略師大癡,兼用潑墨法,略形取神,可稱奇筆。劉彭城詩云:卻憶山中客,披圖日幾回。似為炳豫先生詠也。癸未九秋,陳雲誥題。

〈葉恭綽〉胸中五嶽欝烟雲,散作空花出至文;攝取須彌歸芥子,不須大匠運風斤。大千畫之勝處,在能以造化為師,且好游能游,烟嵐泉石,取精用宏,窮索苦究,有隙即噴薄而出,非閉門造車者比,此卷見豹一斑,亦自不凡。黄山吾所未到,不能評其真相,特暗中摸索,可得其神理,不必刻舟求劍也。天下何地非黄山,即何地非大千之畫,即何地
非畫境畫人耶。遐翁綽為炳豫先生題。

〈鄭午昌〉戊寅冬,大千將歸蜀,余與左盦餞之市樓。坐客有問,何謂有筆有墨,及用筆用墨之道。時余方釋〈石濤畫語錄〉,於筆墨二字,粗有會心,漫應之曰:精率曲直方圓,濃澹乾濕,多少輕重,出之心運,而合乎自然之形色,皴染點漬,無不握取景物之陰陽向背,高下遠近深淺,而有氣韻。如王蒙崇山密林不嫌其繁,倪瓚枯木遠岫不嫌其簡者,此用筆用墨法也。若超乎意象而得於物情,率處忽精,曲處忽直,圓處忽方,澹處忽濃,濕處忽乾,輕處忽重,淺處忽深,而能益見神韻氣趣,反之亦然。此如畫龍點睛,頰上添毫,吳仲圭峰頭數點,諸山並見崇高;八大山人魚口鴨嘴,不過一筆,而精湛生動,
遠勝呂紀之勾羽,是可謂有筆有墨也。問者聽之,微頷其首。於時大千掀髯笑曰,此畫經也。不悟其法與理,遊名山而不知其趣,寫名山而難攄心目之所有,蓋萬壑雲湧,千峰瀑泉,非濃處忽澹,曲處忽直者乎;雲際攅樹,林間藏寺,非輕處忽重,淺處忽深者乎。朝暮、晴雨、春秋,此自然之妙毫頂墨也;山水、雲泉、樹石,此自然之皴染點漬也。陰陽向背,高下遠近淺深,而幻出平澹奇妙,雄峻荒寒,種種美觀者,此自然匠心之運用也。吾將扶筆墨與造物者遊,則天下名山大川,不盡生我腕底乎!聞者亦豁然若有所悟,相與大笑。大千此卷,以石濤法寫黃山景,看若亂頭粗服,而峰姿峻厚,雲勢濔漫,樹石人物,位置生動,展卷相對,彷彿置身文殊臺前。畫耶,自然耶,是非深有得於筆墨之道者,曷克臻此。設在當時得此卷以示問者,藉證筆墨之道,不更瞭然歟。杖笠不羈,河山多阻,別大千五六年矣,見此卷如見故人,回憶前塵,拉雜書此。聞大千漫遊西北,窮流沙坐卧墩煌石室中,其所得於心而克應於手者,當更富且精,請以此卷待證於將來。
炳豫先生屬題。癸未仲冬。弱龕鄭午昌。

〈胡若思〉(七絕兩首,不錄)
大千夫子生平最喜寫黃山雲泉圖,用筆蕭洒,有世外之氣。癸未十二月廿一日。炳豫先生鑒家雅屬。孤朗道人胡若思題。

鈐印:「 張季」、「大風堂」、「大千」、「蜀郡張爰」、「兩到黃山絕頂人」。

(題跋者各鈐印數方)

拍品資料及來源

註:大千先生遊黃山,狀其貌,自壯歲至晚年,筆下所出,不知凡幾,本幅寫於一九三五年重九前,將赴華山之際,應友所囑而製。正是前瞻太華,回視黃岳,納之入圖,亦佳話也。

他下筆時,行程傖促,自謙曰「疾行無好步」,遂以有限畫幅空間,截取黃山一角入景。著眼於岩隙匹練激濺,與山巒間迴盪雲氣,交織一體,高士置身其中,負手仰視,雲泉煙靄繚繞,一片空濛迷灕,如登蓬萊瀛洲境界。他仍取法石師,惟用筆趨輕盈明快,勾石點樹,靈動而非沉積;施墨偏淺淡,擦染為主,皆切合畫境飄渺之致。

全卷無刻意雕琢,構圖簡約,佈局自然,純以氣韻意境勝。雖曰「率塗」,但淋漓酣暢,如行雲流水,當屬愜意順心之作。

上款稱「維之老道兄」,畫家尊崇之甚矣。從引首及卷末題跋,可知乃現藏者約四十年代初期所得,遂廣邀京滬名家,包括翰林、書畫及收藏界十餘人題之,不少乃大千摯友,如葉恭綽、鄭午昌,足見邀約名單經細心思量。最難得者,乃鄭午昌長跋,其筆勢靈動,起伏跌宕,姿態萬千,內容自抒畫理,兼與大千共探互闡畫法之要旨,無乃度人金針,有助觀者悟本卷精微處。

銘心絕品:重要私人收藏近代名家書畫(編號1201-1222)

「南吳北溥世譽,大千並此三元」。于非闇以此喻大千、心畬、湖帆三家,又稱曰「山水三鼎甲」。本輯所集即以上列三家為主,兼及北方畫壇能手,尤重溥氏王孫一系,復有遜清翰林書法相配,兼且捨大軸巨幅,純取書齋清供、掌中把玩之物,足証藏者品味雅緻。作品多具「炳豫」上款,即藏者陳炳豫(1921-2013)。陳氏,浙江鄞縣人,父輩經商,居滬。抗戰軍興,入上海聖約翰中學,後升讀聖約翰大學經濟系,一九四三年畢業。兩年後開辦經營油漆業務的天成公司。四八年遷港,從商之餘,長期參與教會事奉工作,包括擔任多所學校之校監職務。據炳豫先生後人所示,藏品蒐集多得力於其祖父。復按作品創作年份多四十年代初期,是時他尚在求學階段,且烽火阻隔,間關千里,往來京滬,以遂匯集名家精萃之舉,非年屆二十之青年力有所逮。

玉成此美事,實出其父旨意。抗戰期間,他因業務往返南北,絡繹於京滬津沽途上,其頗嗜書畫,交游廣,友輩中有文藝界人士,憑其襄助,訂製作品於書畫家,或購於市肆,再倩名宿題詠張之。所集者多請賜題「炳豫」上款,以成收藏,贈哲嗣留念。

從中牽線撮合名家題詠者,未悉何人,似屬地位崇高,身份清貴之輩,故散居南北之翰林耆老、書畫碩宿,一一應約動筆。而書畫相配者,如〈蜀客奇踪〉冊(編號1205),以北溥配南張;如〈出岫忘機〉冊(編號1210),以心畬配章梫,宗室遺老,共冶一爐;如〈書畫隔景〉扇面(編號1213),溥氏一門配翰林四老,皆身份相埒,襯托生色,可見組合細意經營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