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2
  • 12

趙無極 22.8.91 油畫畫布 一九九一年作

估價
20,000,000 - 30,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Zao Wou-Ki (Zhao Wuji)
  • oil on canvas
款識
無極ZAO
ZAO Wou-Ki 22.8.91(作品背面)

來源

藝術家
頂尖重要私人收藏

展覽

巴黎,Artcurial畫廊〈趙無極個展〉一九九二年,34頁
尼斯,Sapone畫廊〈趙無極近作〉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四年,圖版10
台北,大未來畫廊〈趙無極 ─ 1948至1999年作品回顧展〉一九九九年,44頁
德勒斯登,利普希烏斯宮藝術館,德國德勒斯頓國家藝術博物館〈瑪丹娜遇見毛澤東〉二〇〇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至二〇〇九年一月十一日

Condition

This work is in very good condition. There is evidence of a small paint flacking off at the bottom left corner of the work and minor scratches, approximately 30 cm from the top and 50 cm from the left edge of the painting. There is evidence of minor and very thin craquelure, predominantly along the right edge 15 cm in length, approximately 14 cm to the right and 60 cm to the bottom edge of the work, and in the centre, approximately 70 cm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ainting.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restoration under UV.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趙無極《22.8.91》金燦現身

每當我一早走進畫室,即使光線灰黯陰沉,只要看到留在書架或地上尚未完成的畫,都會帶給我重新拿起畫筆的力量,如果畫布上的顏料已乾,我又可以再去創造各種各樣的實與虛、空與滿,我要以我所餘的歲月,表達繪畫的喜悅。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塗顏料,我就一無所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時間完成手上的畫,要比上一幅更大膽,更自由。」這是華人西畫大師趙無極在1989年,所寫下的一段激勵人心的自述。

超越創新而集大成

趙無極自1950年代即在藝術上摸索出一條獨特的路徑,他一生不斷地挖掘、深探,並使之明朗,他全心投入,未曾縱容自己停滯於短暫的階段性成就,取而代之的是不斷超越、打破過往已建立的成就與框架,回顧趙無極過去60年,我們可見他豐碩的創作進程,從克利時期、甲骨文時期、狂草時期,到無境時期,其藝術語彙層層互扣地推演,獨樹一幟,此深獲美術界高度讚揚。他被藝評家評為「抒情抽象代表人物」,在戰後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浪潮中灼灼生輝,其藝術成就於80年代更廣受國際認可。

如1981年,他首度受邀至法國第一流的國家美術館-巴黎大皇宮(Galeries nationales du Grand Palais)舉辦個展,此展並在隨後兩年巡迴至日本、香港與新加坡的美術館,建立了趙無極在東西方的知名度;1983年,中國文化部首度邀請趙無極回祖國舉辦個展,並赴母校杭州藝術學院講學,其魅力渲染中西,並獲國際藝術世界高度認可。然而,他對藝術的熱情,並未因年齡增長而減少,繪畫如同他的生命,在1986年,已達65歲高齡的他,首在畫室裡安裝升降梯,讓自己可以坐在梯上揮筆作大畫,神采奕奕地在創作上追求比過往「更加大膽與自由」!而其創作,也在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的蛻變與新生。

無極自若 凌虛御空

繪畫是個長久的事業,而且不是說八年、十年就能夠成熟、成功。藝術的歷程漫長艱苦,後來的快樂,都是一點一點慢慢得來的。」
─趙無極

在此晚進階段,趙無極已達全然的得心應手、信手拈來的酣暢。隨著閱歷的增長和心境的轉變,其創作越趨瀟灑,在流動的色彩與調和的畫面中,挹注了畫家的溫情與淡泊開闊的心緒,中國文人的詩意與東方水墨的趣味更顯深濃,描繪那出於象外之景,達「天人合一」的如入無人之境。在此階段的創作中,我們可見兩個重點,一為對於輕盈的、抽象的宇宙空間的追尋,與更契合大膽的色彩運用。如趙無極曾說:「我常在心裡揣摩的是,如何畫風,如何表現光的明朗純淨?我不想表現自然,而是將形象並列、組合,使人能在其中看到靜寂水面空氣的蕩漾。我想創造新的色彩,新的空間,創造出輕盈。給人新鮮、輕盈和震顫的感覺。」而為了在畫布上創造新的空間,他開始突破舊有的、傳統的構圖形式與畫面格局,如藝評家賈方舟所點出的,趙無極由「聚」走向「散」,作品出現一種「中空型」的結構,或將作品重心由中心相左右或上下偏移,並常採用從畫外向內「包抄」的方法,畫面構成更加豐富多變。他自由調度時空,或聚或散,或虛或實,正式真切地進入一種凌虛御空的自由境界!而是次上拍,完成於1991年金燦輝煌的《22.8.91》,即為此時期的經典代表。

天光雲雨共徘徊 探險與傾訴

在1989年,趙無極的創作首度出現了若洞穴狀由外往內包的新構圖形式,起自三聯作《5.9.89》、1992年由台北市立美術館所收藏的《30.6.92》、1999年完成的《11.8.99-月蝕之後》 &,此與60年代山脊式內聚外放的構圖有顯著的差異,這樣的構圖形式一直延續到其2000年的作品。此《22.8.91》,體現了趙無極對此新形式成熟悠遊的表達。在這直幅的畫布之上,他以不同明度變化溫暖的黃色彩為主調,層層渲染、潑灑,創造出琉璃金光,若黃金雨與太陽光的灑溢,而藝術家在上頭與右側以紫彩,大筆一揮,流利地包覆這團黃色塊,黃與紫,原是色相中的對比色,趙無極大膽地讓兩者相親,卻又創造一點兒也不衝突的和諧感,見其高妙。而這種包覆式的構圖,帶給人一種安心與親密的感覺,外圍深黝,中心內部光燦,除了達到了聚焦的效果,更讓觀者如同一個探險者,深入古代的石窟,透過手上的蠟燭的火光,看著岩洞中前人所留下的遺跡與壁畫,趙無極如孩童一般,反虛入渾,將世界的晶燦,呈現在我們眼前,與我們分享他心眼中的世界。

而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我仿若見那天穹中的一輪滿月,壯麗光輝眩人眼目,金黃的色光下那些細微、震顫的嫣紫與墨綠的線條由畫作中心擴散地往下延伸,有如嫦娥飛翔和月兔跳躍的足跡,而那足跡又若米芾的書法字,寫下趙無極對於生活的繾卷,翳入天廳。其畫境如同法國詩人米修(Henri Michaux)詩裡所描述的:「空間幽靜,幽靜如繁生的魚苗落在平靜的水面,幸福,深沉的幸福,月牙高掛,榮耀、璀璨。」呈現一種華美恢宏的氣度。

神秘光燦 神馳忘我

在《22.8.91》裡,趙無極的色與線在柔和與沉靜、跳動與輕舞、矛盾與衝突間,連貫一氣地取得了一個完美的平衡。此作讓人聯想到兩幅極端的繪畫,一幅是十六世紀威尼斯知名藝術家喬久內的《暴風雨》(The Tempest),我們可見《22.8.91》與該作在明暗與空間處理的安排上,有著極為有趣的相似,喬久內具象地描繪在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夜晚,牧羊人發現了在樹下哺育孩子的母親,在藝術史學上,這件作品被認為是個革命性的突破,畫中的建築、樹林與氣象,首次非主角人物的附屬品,它們不光是背景而已,而是兀自地存在那兒,成為繪畫真正的主題之一,構圖上達完美的平衡。在《22.8.91》中,趙無極採取和前者相異的抽象路徑,但如同喬久內把眼見的自然、土地、光線、樹木、建築、人和城市當作一個整體來思考,兩人均同樣愉悅地用色彩、流動的空氣與光線去統一畫面,讓畫面融洽一致,作品呈現一種牧歌式的情感抒放,喬久內與趙無極在此均超越了西方古典傳統透視,繪畫成為一種自有的神祕法則與策略的藝術。

另一件是十九世紀的英國風景畫名家泰納(William Turner)的《光與色彩:大洪水之後-寫創世紀的摩西》,泰納晚年致力在風景畫中追求光的效果,融合霧氣、蒸氣 &在畫面中組成運動中的團塊和升騰的火焰,呈現出近乎抽象畫的韻律感,與沐浴在光中燦放著美的迷魅幻象。趙無極在《22.8.91》的表現上,同樣與泰納一般,流洩、洋溢著光綻的、如夢似幻般的戲劇質素。

如同藝評家賈可柏所言:「眼前是一個在世界形成之前的混沌,是一條路,不通向終點,卻溯至起源,在有形無形間,這就是趙無極的畫領我們去的所在,一個未完全定型的世界,仍在懸宕、在遲疑,是在形成秩序前最後一刻的翱翔。趙無極的畫恆在對宇宙提出疑問,恆在戮力重造 &展現著光的誕生或水的發明,或在物質的動盪之外,呈現生命,在隱約中,湧現。」為作品作出了完美的終結。